
电视剧《人世间》的精彩

近日来电视剧《人世间》在央视一台黄金时间热播,我和先生一集不拉的认真观看,偶尔出门总怕错过播出时间,不断猜测剧情的发展走向,甚至为了最终结局发生激烈争议。身边的朋友也有好多人在“追”剧,俨然成了作者梁晓声、导演李路和众多演员的忠实“粉丝”。
此剧于昨晚已经拉上帷幕,心中总有点恋恋不舍,感觉意犹未尽。仔细思索它之所以吸引观众,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真实。该剧反映了中国近50年沧桑巨变中,东北某个城市平民区(光字片)不同人物的命运,这期间也是我们国家几千年来发展变化最剧烈的时期,插队、三线建设、知青回城、恢复高考、国企下岗、改革开放和棚户区改造等。每个角色都有血有肉,感觉故事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让人容易产生共鸣,似乎自己就是剧里的某个人,代入感极强。其中有大人物运筹帷幄,更多的是小人物的挣扎和奋斗,有无奈,有彷徨,有反抗。比如忍辱负重、外柔内刚的郑娟,孝顺热心、自尊心强的秉昆......
演员的真实。每个人几乎都是素颜出境,真实本色出演,没有以往电视剧里浓妆、美颜滤镜的功效,感觉他们就是自己的邻家的叔叔阿姨、大哥大姐,非常接地气。秉昆迷茫而又小心翼翼的眼神特别到位,谨慎地佝偻着身体,只想做一个踏踏实实的平民百姓。
场景的真实。泥泞破旧、拥挤的街巷,私撘乱建非常普遍,大家都为生活所迫,已经习以为常。墙上贴的年画,演员身上穿的毛衣,看着非常温暖和熟悉,鸡爪花、搓板花和菱形块等都是当年流行的毛衣花样,一时风靡全国,几乎人均一件。帽子围巾、发型和连接绳挂在脖子上的棉手套等都有那个时代的烙印。秉昆在家里穿的红一道、绿一道的花毛裤,都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二、善良。百善孝为先。秉昆是家里最小的孩子,虽然没有哥哥姐姐那么优秀,能够靠读书出人头地,但他在母亲生病卧床不起的日子里,和郑娟一起没日没夜的伺候在母亲身边,按摩擦身,端屎端尿,两年后终于终于迎来了母亲的痊愈。换个角度看,正是因为他资质平平,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陪伴在父母身边,以尽孝心。
朋友们私下议论说,优秀的孩子都是为国家养的,将来肯定要远走高飞,或者忙得没有时间照顾父母,也确实如此。周秉义北大毕业,成为父母的骄傲,一路走来小心翼翼,最后做了高官,清正廉洁一心为了百姓奔忙,忙的没有照顾家里和自己的身体,最终积劳成疾离世。西汉时期陕西韩城人司马迁编著《史记》,名垂青史。他的父亲司马谈在《命子迁》中的曰:“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意思是,孝道始于奉养双亲,进而侍奉君主,最终立身扬名。扬名后世来使父母显耀,这是最大的孝道。周秉义成为被老百姓称颂的好干部,就是最大的孝道。

三、正直。郝省长、曲书记和秉义分别代表高层和中层干部,他们看似高高在上、不近人情,不为亲戚朋友开后门办事,不被熟人理解。其实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好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秉公执法,不肯为熟人开绿灯,我们的国家才能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

四、担当。周秉昆无疑是最受大家关注和喜欢的人物之一,他看似默默无闻,却是家里的顶梁柱和主心骨,朋友家里的大事小事都来找他,他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给予帮助。比如给朋友的妻子、妹妹找工作,把自己的房子无偿让给朋友住,甚至连拆迁房都过户给了朋友的遗孀于红。大家甚至形成一种共识:有事找秉昆。但他却明辨是非曲直,在春燕和德宝为了房子之事找他帮忙,坚决地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
同时他又是一个宠妻狂魔,在儿子周楠惹郑娟伤心时,十分霸气地训斥他:“你妈妈高兴我才能高兴,全家才高兴”。甚至为了维护郑娟的声誉两次对骆士宾大打出手,表现了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的担当。但又有他顽强的一面,他告诉儿子周楠 “觉得苦吗,自己嚼嚼咽了!”。其实说的就是周秉昆自己!这句话感动了无数人,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谁不是在自己默默承受,对外强颜欢笑?

五、坚韧。俗话说女人才是家里的定海神针,在郑娟的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在秉昆遇到挫折、困难时,她始终不渝,没有一句抱怨的话,总是鼓励和安慰着秉昆,设身处地地为他着想,想办法解决问题,成为他身后的坚强后盾。尤其是秉昆入狱九年,卖烤红薯和糖葫芦,对监狱里的秉昆总是报喜不报忧,不离不弃,独自撑起一个家,甚至攒了一点钱成了他出狱后创业的启动资金。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周家父母和他们的三个孩子,传承了父母身上吃苦耐劳,团结一心,乐于助人的高贵品质,集真实、善良、正直、担当和坚韧于一身,成为街坊邻居眼里别人家的孩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被人羡慕和称赞。周秉昆支持落魄的郑娟,郑娟反过来为周秉昆守护整个家;郝冬梅将唯一的入学机会让给陶俊书,陶俊书帮助郝冬梅实名举报了不负责的戴书记……正如一句话所说:“你想得到什么,就去给予什么;想要拥有什么,就去付出什么。”助人者,人恒助之,成全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想成就自己,先学会成全别人。因果有轮回,终有一天,你所有的算计、付出,都会反馈到自己身上。

梁晓声说,《人世间》就是要将从前的事讲给年轻人听,让他们知道从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在悲观离合中书写情怀和热望,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



作者简介
樊春亮,女,1970年出生于陕西韩城,爱好文学和韩城当地民俗文化,先后在《韩城文学》、《渭南网》、《都市头条》等公众号发表文章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