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诗人曾云香女士怡人风采

《十里桃花十里香》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鸟语花香无边乐
万紫千红总是春
十里桃花十里香
春风得意景色美
2022、3、2

《桃花红》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春回三月桃花红
暖风扶柳馨香生
心有期盼乾坤定
望家昌盛国兴隆
2022、3、2

《十里桃花十里香》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十里桃花十里香
洞庭湖畔闻歌声
山恋如墨水似翠
幽径高楼花巷深
衣带渐宽终不悔
觅得芳踪情系真
为伊寻得芳情在
不枉凝眉虚此生
2022、3、3

七律、巜十里桃花十里香》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蝴蝶绕着花儿飞,
偏偏蝴蝶爱花美。
都说花蝶俩相恋,
蝶去花落何处寻。
一江春水绕百村,
遍地桃红惹艳魂。
若可雨来萧瑟下,
丽阳霁后满乾坤。
2022、3、6

《十里桃花十里香》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 一>
十里桃花十里香
望中田野绿茫茫。
还寒咋暖撩春意,
竞放红花压群芳。
《十里桃花十里香》
< 二>
举国河山万里新,
金枝曼舞艳阳晴。
杏桃瑰丽相形喑,
因尔春光倍亮明。
<三>
阳春三月村野行,
百卉争妍百草茵。
任他桃红杨柳绿,
难得桃花遍地红。
<四>
大地万物竞争春,
穿红着绿笑新晴。
桃花最是显特色,
万里红光耀眼明。
2021、3、6

《十里桃花十里香》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挑花盛开的地方
就是我的家乡湖南洞庭湖
看到满山田野的桃花盛开
一眼望不到边!
一古浓浓挑花香味
是多么美丽漂亮
一道风景井色
阳光明媚
灿烂辉煌
多姿多彩的景色
十里桃花十里香
香喷喷的扑鼻浓浓的香味
浓郁的香味让人陶醉
好多美女们争取分分秒秒
拿出相机拍摄照片!
我愿是那只蝴蝶🦋
蹁蹁起舞,
飞过那片花海
我愿是那只蜜蜂
采撷花蕊,
为人类酸造醇香的蜜糖
真是十里桃花十里香!
2022、3、2

《十里桃花十里香》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桃红醉三月
蝴蝶舞翩翩
江边田野山坡村庄
处处花香吻遍,羞红了春天
满目风光好
挠痒诗人骚
蠢蠢欲动 寻花问柳
穿梭在桃花园,单相思叙旧
寄一缕情思
对桃花诉说
爱你的火烟疯狂蔓延
有你,我的灵魂就有了安放
草一样鲜美
撩动我心弦
有你的地方,总让我心驰神往
想起你,我就会找到梦的天堂
2022、3、1
《迎春花》
文/曾云香(网名天香)诗(广州)
雪中迎春有精神,黄花点点露娇唇。
子规带血千般唤,不及卿卿瘦腰身。
2022、2、28


作者间历:曾云香,网名天香:广州市,军转干部,转业到学校当舞蹈老师,后转到民政局,共产党员。
学历本科,已退休。公务员,愛好文学舞蹈。
铁岭市诗词学会会员。
华夏诗文苑成员,其作品曾多次在华夏头条,《新版北京头条》幽雅阁文学诗刊,等谋体平台发表。

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全国大型征文正在进行中……
欢迎各界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写出您心中最美好的憧憬,优美的文字,登上我们的平台!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必须是原创首发,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4月底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000元。
一等奖4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1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20元。
主编希望之梦(木易)欢迎您投稿!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