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色遗址是党领导人民革命的历史物证,是不可再生资源,她见证着曾经浴血奋斗的历程,承载着艰辛曲折的革命历史,蕴藏着老一辈英勇无畏的精神光荣的传统和一心为党的思想,是新时代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进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场所。2月28日,洛阳市文物局干部李飞带领勘探人员专程到我乡对李翔梧故居进行测量,确定保护范围。

上午11时许,远道而来的领导和老师在乡文物工作者的引导下来到了李翔梧故居,乡文物工作者简要向他们介绍了先烈的历史功绩和地位,下车伊始,各位领导和老师不顾长途奔波之困乏,径直来到故居院内查看现状,了解所属建筑,市局领导对故居的完整性和完好性给予了充分肯定,只见他们分工合作:有的专心致志测座标,有的一心一意多角度多方位拍照,还有的操纵仪器进行航拍……他们是那样的投入那样的执着,辛苦和劳累好像与他们无缘……经过紧张有序的测量,各类数据已整理出来,这时已中午十二点多了,但他们谢绝了乡文物工作者吃顿便餐的请求,但急匆匆地赶到下个测量点,他们的敬业精神令在的乡村干群动容!

李翔梧故居位于底张乡中高村,是先烈幼年生活和学习的地方,1925年深秋,在故居内将《共产党宣言》交给李宗白等人,据记载,这是《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在洛宁传播,点燃了河洛大地的革命烈焰。故居始建于清朝,属豫西典型民居一一四合院,院内青砖铺地,上房合棚楼,楼下住人楼上存物,厢房两两相对,摆设简单。今天,和四周楼房相比,她显得矮小,但已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段能(李翔梧弟媳翔云遗孀)离世,故居内才不再有人居住,但在乡村的共同保护下,故居保存较好。2020年春,在县文物保护中心支持下,底张乡文化中心系统整理故居历史进行申报,2021年1月,省、市文物局领导专程到故居进行安全检查,同年12月,李翔梧故居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此次测量确定保护范围,必将对李翔梧故居的依法保护和先烈精神的弘扬产生积极的作用并提供法律依据。
(底张乡/刘丰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