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命(14)
文/彭太光
董正才、刘素洁的婚礼很简单:在局食堂摆了三桌,邮政科室和邮政营业班的同事、话务班的同事在一起吃了个晚饭,晚饭后有部分同事去闹了新房。
新房就是局里分配的一间职工宿舍。这间职工宿舍原来是要住四个人的。后来地方政府将人武部搬迁到军分区这边去了,将人武部紧邻市邮电局的几间房划给了市邮电局,市邮电局将新划入的房子做了职工宿舍,并将其中的几间用作职工结婚时的暂住房。
董正才是在结婚前跟局工会提出的申请的。在五十年代中期,是没有商品房的。有的,都是福利房。就是由居民所在的街道政府部门负责居民的住房安置。董正才、刘素洁的户口挂在市邮电局,邮电局的工会也跟所在的街道提出了职工的安居申请,但一年里难得能安排上几户。对于急需住房的,局工会采取职工个人申请,局工会审批的程序来解决职工的燃眉之急。
董正才跟刘素洁能从谈恋爱到结婚,其实局工会徐主席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
刘素洁对董正才有好感,董正才是被蒙在鼓里的。是五一劳动节,局工会搞活动,从事电信工作的邮政工作的员工在一起参与,一个男女绑腿跳的游戏活动,许是天意,正好将董正才、刘素洁安排在一起。这样,两个人就都认识了,便有了往来。
局工会有块板报,徐主席有意安排董正才刘素洁两个人出黑板报。刘素洁写的字不怎么好看,但刘素洁会弄板报的花边,她可以在文字边上搞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这样,整个板报更加好看。
工会的黑板报经董正才刘素洁两个人精心打造,成为了局里面的一道风景:干部职工们品头论足,都说板报充满青春的活力。这以后,工会的多期板报就都是董正才刘素洁两个人联手完成的。
两个年轻人都有了好感,就是没有捅破窗户纸。徐主席是个热心肠的人,他就想要局里的年轻人太多的可以成为伴侣,这样于工作于学习于生活都是有好处的。徐主席分别找董正才和刘素洁,弄清了两个年轻人的想法,徐主席亲自做这两个年轻人的媒人,牵线搭桥促成了两个年轻人的恋爱到结婚。
有这么些因素在里面,董正才刘素洁结婚申请暂住用房,徐主席在职权范围那有不帮的理?
董正才认为,认识刘素洁是天意。他不到市邮电局来工作,或者刘素洁没有招工进市邮电局,他们两个这一辈子都可能没有认识的机会。何况,刘素洁长得这么漂亮,是局里的局花。董正才记得,蔡雪的母亲叫张素洁,只是一字之差。董正才的内心世界里,仍然是有蔡雪的,蔡雪是他生命里的第一个女人,他不会忘记的。他想的是,要是生女孩,她的名字就叫梦雪,要是生的男孩,他的名字叫做国强(蔡雪的父亲叫蔡国强)。
一九六四年七月,董正才刘素洁的女儿出生了,她的名字就叫董梦雪。一九六八年的三月,董正才的大儿子出生了,他的名字叫董国强。
董正才的大儿子出生的时候,他已经在市邮电局政宣科任政宣干事。
那年的一场文化大革命已经燃起,红卫兵运动已经开始红遍全国。局政宣科原来的政宣干事在局里呆不住了,参加了红卫兵运动,周游世界去了。
汤怀波科长当时是因为科里的确是需要一个政宣干事,便提名将董正才要了过去。董正才写得一手好字,又能码文章,政宣干事就是做这个工作的。
董正才不懂政治,他从来都不参加什么派性的活动。在那场席卷全国的红卫兵运动中,他从来都没有狂热过。在局里的造反派揪斗局长和其他的被造反的人的过程中,董正才从来都不参与。作为一个机关的干事,本人家庭出身好,夫妻双方都没有政治问题,又都能做好本职的工作,不论什么运动,都不会动到你的头上来。
大革命运动结束后,董正才在汤科长、徐主席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也正因为如此,部队转业分配到市邮电局当上了人事科科长的吴守义,在配备人事员的时候,挑选上了董正才,一九七三年春节后的一天,董正才从局政宣科调整到了局人事科任人事员。那个时候,他的小儿子董国平也已经出生了。他的家,也已经搬迁到了离局距离不远的八一街武官巷的一户居民楼房里。
那年,局里面的造反派骨干分子李木生被提拔到了市邮电局任副局长,成为了局班子的成员。那些年,许多的造反派骨干力量,经革委会力荐,大都走上了不同单位的领导岗位。
作者简介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理事、秘书长。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欲火(上)》、《祼局》。
作者QQ:2546961237。电话:13320099688
电子邮箱:pengtaiguang123@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