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者:朱银坡,石家庄市栾城区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评语:
银坡书友此件作品主要取法米芾《蜀素帖》,作者用笔得米字笔法,用墨润而不肥,结字对立而平整,笔画沉稳,轻重错落,大小悬殊,抓住了米字的稳而不俗,险不怪,老不枯的特点。可见作者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和艺术实践经验,尤其在浓淡大小轻重等关系上协调做得很好。不足之处,落款与正文不太协调,行气不够险绝,用笔还不够沉着痛快,捺笔的变化较单,如“逐”“随”。建议作者再加强临习,深入理解。避开米字的框架束缚而有自身面貌,方得米字之神韵。
点评人:郭建峰,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栾城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评语:
朱利锋书友这件篆书作品,取法清篆,用笔熟且结构得当。但细品这件作品,乃有不足之处。一是作品的气息还不够高古。二是结体大小趋于一致。三是用笔上缺少变化,起行收过于雷同。
孙过庭说:“篆尚婉而通”。篆书用笔应以委婉通达为上,这是我们篆书的用笔准则。再看这副作品,在笔画圆厚度上,笔圆而势方的处理上明显存在不足,在结字张力与宽博上还不够。同时,下笔如果能更多考虑线条的韵律,则线质必能更上一层楼;边跋笔力还有更大的进步空间。
总而言之,小篆创作的要旨,在于整齐有序与参差生动的结合,是静穆的高贵,是有序的生动。
点评人:刘建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石家庄市栾城区书法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