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当读林清玄
耿志平(甘肃)

以前在《读者》上或别的某本杂志上读过林清玄的文章,没有太深的印象。去年从朋友处借了本林清玄的《人生最美是清欢》,一下子就爱不释手了。
前天又去图书馆借了本林清玄启悟人生系列《林清玄作品》精华本,每一篇文章都没有生僻字,更没有辞藻华丽的语言,在娓娓道来中给你人生的启迪,让你思考人性的光芒。
他在《送一轮明月给他》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禅师一天夜里,在林中散步,在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当他回到自己的茅屋的时候,发现一个小偷正在偷东西,但是他的房子里什么也偷不到,他一直等到小偷出来,他脱下了外衣,对那个人说:“你走了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回啊,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说完,他把衣服披到了小偷的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着头走了。他看着小偷离去的背影,没有责备他,而是说:“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第二天打坐完的禅师发现了自己的衣服被小偷整整齐齐的叠放在门口,非常高兴,说:“我终于送了他一轮明月!”
大家都知道明月是不可以赠送的,就像慈悲、爱情、正义,幸福、平安,智慧、友谊这些无价的东西都是不能赠送的,但禅师用他的慈悲让小偷感受到了温暖和善良,而使他心生忏悔,于无声处教育了走入迷途的人,使得他悬崖勒马,迷途知返,这样的功德胜过任何的说教,如果禅师没有开悟,也许会对小偷大发雷霆,正因为他的开悟,用一句风轻云淡的“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让小偷感受了对方的真诚和善良。“禅师真正的人格的馨香,使得小偷感到惭愧,受到映照而走向光明的道路”。

这个故事读起来让人觉得温馨,温暖,禅师用他的慈悲,使一个小偷开了窍,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
文章没有对小偷进行指责,然而他送回了禅师的衣服,并叠的整整齐齐,可以肯定的说小偷内心有过挣扎,彷徨,犹豫,他还是勇敢的走出了迷途知返的这一步,这是一个禅师对一个误入歧途的人的灵魂救赎,也是对他人生的开悟。人不怕犯错,只要能知错改错,悬崖勒马,以后仍然可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读林先生的文章,总是给人温暖,他在写两位性格截然不同的老师的时候,当我看到因为饥饿而翻墙出去吃阳春面的七个学生被凶狠的老师堵住,用木棍把他们的手都打烂了,流着血,好长一段时间连动都不能动,而他们再有三个月就要高考时,心中不免对这位冷酷无情的老师有了指责和怨恨,然而作者却没有埋怨老师的粗鲁和暴力。
还有王雨苍老师,在作者被学校记了两个大过两个小过,被留校察看,赶出学校宿舍的情况下,没有嫌弃这位调皮捣蛋的其他老师眼里的“差等生”,把他叫到家里吃师母亲自做的饭菜,给他的作文本上打最高的分数,推荐他参加校外作文比赛,老师请假的时候让作者代替他给同学讲课。
王老师用他的包容与宽广胸怀,让作者找到了自己的理想,并且坚持了下去,王老师把他的大爱给了犯错的学生,让他得到了反省,我不得不佩服王老师的仁慈和智慧。
文中王老师有这么一段话:“这个世界上关怀是最有力量的,时时关怀四周的人与事,不止能激起别人的力量,也能鞭策自己不致堕落,我当学生的时候正像你一样,是被一位真正关心我的老师救起来的……”
无疑作者是幸运的,没有前一位老师的暴力,没有王老师的善良与宽容,也许就不会有后来的大师林清玄。老师用他真正的爱与智慧,开发了那些幼小的心灵,使他们进去了更广大的世界,这是值得老师们借鉴的。
这样的故事总是让人受到启发,在我写作遇到瓶颈期,当心烦意乱的时候,读林先生的文章,会让人神清气爽,让人眼前一亮,心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整个人也精神百倍,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勇气。林清玄的文章就像一条清澈的小溪,波澜不惊又充满智慧和正能量,给人的心灵来一次洗礼,让人不再迷茫和彷徨,给人以奋斗的力量。读他的文章,就像和老师谈天一样,让人轻松自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又给人以启迪。
多读林清玄的文章总会有收获的,我迫不及待地买了一本《林清玄散文精选》,期待更多的精彩和启发。

作者简介:耿志平,七零后,原籍甘肃镇原人,定居黄河象故乡合水,爱好读书写作,有文章在《九天文学》杂志和公众平台发表,都市头条实力作者,数十篇作品被都市红榜和热点精华推荐收录。写作出道不到半年,以文章朴实多彩受到读者关注,成为庆阳网红作者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