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短篇小说)
作者:一片红叶
演播:篁竹瑾
下 篇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半,宋大勇两口子还在吃午饭,王中智就给宋大勇发来了一条微信:“下午三点,准时开战,迟到了罚酒半斤。”宋大勇看后,抿嘴一笑。
下午,宋大勇两点四十就到了王中智的家,比往常提前了十分钟。刚刚坐下,李甘翠就说:“老宋,你们两个下棋,我到你家和小秀唠一会儿。”
宋大勇并不感到意外,他在看过王中智的那条微信后,就估摸着这两口子一定还有另外的“安排”。
十分钟以后,李甘翠走进了侄女的家。心直口快的李甘翠,没有拐弯抹角,三言两语后,直奔主题: “秀,听说你和老宋最近处得不太好,嬢嬢心里很是不舒服。都是因为啥?说给我听听。”
见了娘家人,没说先流泪。看到姑妈找上门来关心自己,李小秀本来并不太茂盛的委屈,却瞬间长成了憋屈。
一、二、三,四、五、六,说罢开关说龙头。先是数“表现”,然后批“态度”——李小秀把宋大勇的“不是”一五一十地向姑妈倾诉了一遍,宋大勇的“好”,却只字未提。
她压根儿没有想到,眼前的这位姑妈,并不是她的同情者,更不是她的支持者。她认为的宋大勇身上不能迁就更不能任其发展的“坏毛病”,在李甘翠的眼里,都是一些可管可不管、可问可不问、甚至根本就不该过问的事。

李甘翠听完侄女的“诉苦”,并没有评价谁是谁非。再次单刀直入:“秀,我就问你几句话,你实事求是地回答我。”
李小秀:“嬢嬢,您请说。”
李甘翠:“宋大勇值不值得你喜欢?”
李小秀:“值得,他是个大好人。”
李甘翠:“宋大勇对你好不好?”
李小秀:“好 ,就是脾气有点糟。”
李甘翠:“宋大勇是不是经常找你的茬?”
李小秀:“没有,从来没有过。”
李甘翠:“这不就得了。不是人家不好,是你要求太高。我要是宋大勇,我也做不到。”
李小秀这才感觉到:这位娘家人不是来听她“诉苦”的,更不是给她来“撑腰”的,而是来替老宋“打抱不平”的。刚才的“憋屈”,瞬间又不翼而飞。
李甘翠开始给姪女“上课”:“秀,叫我说,你做保姆是专家,当了主妇变傻瓜。殊不知:聪明的妻子,是让男人感到离开她了就不行;只有犯傻的婆娘,才一门心思地把男人改造成自己所希望的样子,却不管他高兴不高兴,也不会去想自己的办法管用不管用。”
李小秀只知道这位姑妈“很厉害”,但面对面、一对一地接受她老人家的“教导”,这还是第一次。她明白:姑妈的话,表面上是在为宋大勇鸣不平,实际上句句都是为她好。她在心里叮嘱着自己:姑妈的话再不好听,也得洗耳恭听。

李甘翠继续给侄女指点迷津:“两口子过日子,相互尊重,才是聪明人的选择,干嘛非要让别人向自己看齐呢?人家老宋个把月的请大家伙儿聊一聊,聚一聚,不就是为了和大伙一块儿乐呵乐呵吗?一年下来能几次?说你不会算账吧,有点冤枉你。说你会算账吧,我看你是只会算“小数点”右边的,不会算左边的。”
“嬢嬢,瞧你说的,哪能呢? ”李小秀不服,还是禁不住弱弱地表达了自己对姑妈“评语”的不认可。
李甘翠:“秀,我问你:你养一头猪,能赚多少钱?”
李小秀:“最多也就一千五吧!要是养不好和运气不佳的话,就不好说了。说不定还陪呢!”
李甘翠:“你一年最多养过多少头?”
李小秀:“二十头。”
李甘翠:“这不就对了,还说嬢嬢冤枉你。老宋的退休金每天就是七百五,两天就是一头猪。人家一年的退休金,等于你养多少年的猪,这个帐你算过没有?就知道盯着开关、水笼头,念念不忘人家请人喝了几次酒,吃了几顿饭。傻不傻?半个月请一次,一年下来又能花几个钱?你让老宋高高兴兴地多活它几年,不比啥都强?”
如果说李甘翠前面的一番“教诲”,只是让李小秀觉得自己的方式方法有些“欠妥”,那么,后面的这番“比对”,才使她如醍醐灌顶——感觉到自己确确实实是“糊涂”。

此时此刻的她,不仅服服地感到姑妈说她“只会算小账”并没有冤枉她,也感到自己的确是有点对不住宋大勇:我对猪儿都那么有耐心,有爱心,唯恐亏待了哪一个,对老宋为啥子就没有一门心思地疼、疼、疼呢?
李小秀的表情和心理变化,当然逃不过李甘翠的眼睛。她乘势扩大战果:“秀,据说'郁闷十小时,少活半个月'。一生能有多少半个月?多少钱才能买回半个月?一年的水费、电费、燃气费,全都加起来,才有几个钱?为省一方水、一度电这样的小事情闹得不愉快,值不值?
李小秀:“嬢嬢,甭说了,我知道自己应该怎么着了。如果小秀以后再让您说不起话,您就别认我这个侄女了。”
李甘翠:“嬢嬢一百个放心,只要秀儿肯用心,做啥子都是好样的。你是观念跑错了道儿,才会聪明人老办糊涂事儿。转过弯来,就会是金光大道——幸福满满,万紫千红。”
李小秀:“放心吧,嬢嬢,我不会让您失望的。”
一切都在这位姑妈的意料之中。看到火候已到,李甘翠笑盈盈地说:“秀,嬢嬢昨天晚上写了一首小诗,是专门写给你的。我现在就发给你。”
李小秀一看,写的是:
赠 侄 女
大勇是好男,遇到是你福。
马虎算个啥?电能省几度?
请客能几次?何必去在乎!
盯着小账算,越算越糊涂。
请客你操办,面子给个足。
喝酒你赞助,品茶你捧壶。
只有他开心,你才会幸福。
美满靠智慧,不是靠嘟嘟。
姑姑:2018年6月18日
李小秀看罢即刻道:“谢谢嬢嬢!您放心,秀秀一定背下来,一定照着您说的去做好。”
“嬢嬢希望你幸福,也相信你一定会幸福。”李甘翠满面春风、一脸慈祥,笑容可掬。

随后,姑侄俩又亲亲热热地聊了一个多小时。李甘翠正要告辞,手机忽然响起来,是王中智的语音:“领导,今天晚上我请你们三个吃火锅,还是”味鼎美”。我和大勇在大院门口等你们,你们五点半赶到就行。可否?请领导批示。”李甘翠马上回复了五个字:“好!正合我意。”
王中智所说的“味鼎美”,是一家火锅店的名字,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离他们居住的小区不到两公里。
烟气袅袅, 香辣扑鼻。金黄色的鸳鸯火锅翻滚着两种颜色的浪花——杏红的,乳白的;水果干果, 各类食材——荤的,素的,摆满了一桌。
两两对坐,笑声朗朗。 不知是触景生情,还是早有准备,酒未端,箸未动,王中智便借“景”发挥,慢声慢语道:
“我看这两口子过日子,就和这鸳鸯火锅差不多,我离不开你,你离不开我;可你是你,我是我。好就好在不一样,又互相供热着。”
李小秀:“姑父不愧是县委书记啊!”
王中智:“那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就剩下三个' 公职' 了:一个是党员,一个是公民,一个是你姑妈的专职'公务员'。”王中智一边“声明”着,一边又延续着他的“火锅”话题:
“你们看这鸳鸯火锅,一左一右,白鲜红辣,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味道。大家各取所好,各得其所,谁不惬意?如果将他们合二为一,两个都变了味儿——辣不辣 ,鲜不鲜,谁还会喜欢? ”三个人都在品味着他的“论火锅”的演说,却各有各的感想和联想。
男选辣,女择鲜,四人同饮青花郎。杯共举,箸交错,汗渗额头,喜上眉梢。 你一言,我一语,欢快的气氛和沸腾着的火锅一样热烈。
宋大勇忽然站起身来,双手捧起酒杯至胸前,然后道:“小秀,我敬你一杯酒。我只说一句话:今后咱们这个家,你说啥就是啥。别的我就不说了,都在酒里了。你随意,我干了。”此刻,他的国字型脸上,不仅凝聚着恭敬,而且布满了虔诚。
李小秀也赶紧端起酒杯站起来,一脸的红霞,啥也没说,也干了。坐下后,才又说两句话:“以前没做好,看我以后吧!”

四个人边吃边聊,海阔天空,谈笑风生,好一个快乐!
一瓶青花郎,下去了半瓶多。李甘翠看了看酒瓶,微笑着道:“凡事适度是为佳。我建议:咱们今天酒就喝到这里好不好?”
宋大勇:“那怎么行?老规矩,老规矩!你这个大才女,咋说也得给我们来一段“精神美酒”,这酒才能结束呀!你们俩说是不是?”
“好好好!”王中智和李小秀一边鼓掌,一边异口同声表示赞同。
李甘翠仿佛胸有成竹,立马表示:“行行行。厅长有指示,还敢不执行?”她端起杯,站起来,呷了一口茶,然后道:“我给大家来一首《生活》吧,是我前天刚写的一首小诗,还请两位多多雅正。”紧接着,便抑扬顿挫地背诵起来:
《生 活》
生活是一条河,
有浪花,也有漩涡。
漩涡,托举着浪花;
浪花,紧拉着漩涡。
漩涡是浪花心中的依靠,
浪花是漩涡永远的寄托。
生活是一首歌,
有歌词,也有音乐。
音乐,美化着歌词;
歌词,充实着音乐。
只有词与曲都恰到好处,
才能美在聆听者的心窝。
“好好好!好好好!”三个人连连鼓掌,赞不绝口。然后也一同起立,一起举杯,各自一饮而尽。

仿佛立竿见影。自那次“火锅”后,李小秀的变化,真可谓是180度——像是又回到了结婚前。
宋大勇的“进步”,也足以称得上“相当显著”——丢这忘那的“马虎症”,虽然“病根”未除,但却奇迹般的好多了;每次喝酒,不论是亲友聚会,还是在家自饮,一两居多,二两“封顶”,再也没有喝“高”过。
两个人除了一起游戏,一起打球,一起散步,一起买菜,还一起跳起了广场舞。
九菊争艳,三桂飘香——又是一个金秋扑面而来。枣儿红 ,梨子黄,葡萄摆满菜市场,款款月饼又“亮相”。
阳光明媚,暖风习习,早饭后的菜市场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人群中的李小秀,脑后乌髻发亮,脸蛋白里透红,几乎看不到一点皱纹;蓝短衫,白长裤,穿着入时,打扮得体,看上去比做保姆时还要年轻五六岁。
你再瞧,跟在她后面的宋大勇:银发灿灿,目光炯炯,微笑中洋溢着慈祥,慈祥里显露着豁达。腰板依然是那么笔直,步履依旧是那么稳健,上着米黄色短袖T恤,下穿老年型宽松式“牛仔”——比半年前越发矍铄了。
王中智夫妇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回到家里,喝了半杯“铁观音”,这老汉仿佛灵感来袭,书兴诗性一起迸发。挥毫泼墨,从右往左,自上而下,空拳下迅速飞出两排紫燕一般的行楷字:和颜悦色话儿暖,花好月圆并非难。然后笑对老伴道:“李校长,下两句该你了。”
李甘翠接过毛笔,几乎没有停顿,也顺序写下两行清雅飞扬的同一体:但愿对对老来乐,夕阳晚霞染红天。
撰稿:2019.01
修改:2021.12

【作者简介】一片红叶,本名冉庆忱,山东曹县人。中共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教13年,从事文秘工作、行政管理、党群工作16年。退休后的主要爱好:在方块字的园林里享受美好与愉悦;并乐于同亲友们一起分享其中的美好与快乐。

【朗诵简介】篁竹瑾,诗人,配音员,有声书播讲员,中国国家图书馆特约讲师,辽宁延安朗诵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全民悦读沈阳青少年阅读会朗读指导专家,华夏传统文化教育网、华夏传统文化网络电视台首席主播,诗之韵朗诵艺术团演员,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副社长, 荔枝FM签约主播,文学茶社创办人,篁竹瑾录音工作室负责人。

微信公众号平台《江南诗画艺术院》创建于2016年1月31日,《桃花艺苑》创建于2016年4月20日,《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创建于2016年6月21日,《晓犁文化传媒》创建于2017年6月21日。以文交友,文学之旅与您同行,美文美声与您共赏。
——总编:真真
投稿邮箱:975310694@qq.com
投稿必须原创,凡参与投稿均为自愿形式,只做推广,文责自负,无稿酬。
(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