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 唐 醫 案——寄生蟲案例,少陰證,乳癌(3例医案)
2018-04-25 弘五学堂
寄生蟲案例
眼診舌象
一位8歲西語裔小女孩,上腹持續性疼痛,伴嘔吐,食欲不振四個月,全身發黃,嘗經兩度進急診室,注射止痛劑,及服用抗生素。皆無改善,反而增加打呃,胃酸逆流至咽喉,一周排便兩,三次,成球狀,有未盡感,排氣臭穢。查舌苔白厚而膩,右半部尤甚,脈沉細緊,四肢冷,口不渴,夜十點就寢,凌晨兩點必醒(換算非節約時間為一點),腹診查有繞臍壓痛伴鼓音。
診斷為<脾胃虛寒>。處方 [理中湯合安中散化裁]丁香 乾薑 白朮 人參 桂皮 延胡索 牡蠣 小茴香 砂仁 甘草 良薑 厚樸 。
一星期後回診,其母說服葯兩天竟然排出數條約三寸長半透明的白色寄生蟲,此後腹痛銳減,安睡到天明,追問病史才知小女孩睡眠中常磨牙,並有肛門騷癢。此時才意識到,原來是寄生蟲作遂,補查眼診,果然如倪海廈恩師所言,有藍色斑點。
處方不變,再服一周,另給一瓶烏梅丸,囑若痛發則服。
回診時告知,胃口體力睡眠皆恢復正常,不再腹痛嘔吐,皮膚無發黃,查無繞臍痛。毋需服烏梅丸。
此案未服任何一味驅蟲葯,卻能治蟲證,可見依證不依病的重要。
張孟超敬筆
倪醫師病案紀錄 初診日期:2008/08/29
姓名
性別:
年齡及體型
來診日期:
Lin Jennie
F
47歲 160cm 50kg
2008/08/29
來診原因:
今年一月發現乳癌,3/20做過切片。有吃鈣片(ß快停掉),沒吃乳製品。
停經前4、5年有吃痛經止痛藥。
問診:
1右乳時刺痛,無定處(切片後嚴重許多),多在心包經上
2月經停了有兩年(2006開始無經)
3雙足冷
4睡不好
5大便每日行,未盡感
6小便淡白
7口渴無,逼自己喝水à裡寒
8自覺體內冷
9不易出汗,胃口好。
脈診:沉小,細,無力à秋得冬脈很好治
望診:
1、舌診:淡紅黃(好治)
2、眼診 :
特殊診斷:
耳診:
診斷: 裡寒之人,心陽不足
中藥處方:
生附子二錢(另包) 乾薑二錢 炙甘草五錢 桂枝四錢 白芍四錢 當歸二錢 細辛二錢 木通三錢 防己五錢 牡蠣一兩 瓦楞子五錢 川芎三錢 黃耆五錢
拾付 九碗煮三碗水 早晚飯前
解說:
1手足冰冷加重桂枝白芍到四錢,無積水可以加重炙甘草到五錢。
2大便不通加重木通到三錢,下焦寒用細辛,防己入三焦淋巴。
3左血右氣,因在右邊所以加黃耆補氣行氣,若在左邊則加重活血化瘀的藥,如茜草、牛膝、三七、續斷。
倪醫師病案紀錄 初診日期:2008/08/14
姓名
性別:
年齡及體型
來診日期:
Lin Chun Yang
M
42歲 中等身材
2008/08/14
來診原因:對風敏感。右側冷左側熱,右側手足麻脹有十年了。長期大便不成形。睡不飽,睡越多越累。每天早上四點會醒來去喝水,口苦,眼腫感,有時因手足冷而醒來。手掌背面皮上生疣。
前陣子吃肺結核藥過量,肝受損。
問診:
1胃口還好
2每日有大便
3小便淡黃
4口渴有,喜飲室溫水
5雙足冷手冷
6不易汗,運動少,白天有時打瞌睡
脈診:沉細無力,夏逢冬脈
望診:
1、舌診:舌淡白紅
2、眼診 :
特殊診斷:眼診:肝脾腎好,右肝區有圈紋à積肥氣
耳診:
診斷: 少陰證,肝區積肥氣
針灸處方:
中藥處方:
1炮附子四錢 細辛二錢 麻黃三錢
拾付 六碗煮二碗水 早晚飯前
2HT-68護肝丸 六兩 30X2 中餐飯前,睡前
解說:
1脈證皆為少陰病。少陰脈微細,因臟腑肌肉之間有水濕把臟器壓住,陽氣出不來。
2此人臟腑之間有很多濕,使臟腑工作速率慢下來,故發展為少陰病。
3麻黃發陽氣,即可使陽氣走到右邊。
4 濕跑到大腸故大便稀。
備註:
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