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雅阁文学 关注精彩

聚雅阁文学投稿邮箱:
553952083@qq.com


【编者按】:
郑毅先生诗词,构思新奇,立意优雅,风格秾丽,韵美辞工,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其虚实对仗,结构严谨。文笔之洒脱,感情之奔放,心境之辽阔,语言之流畅,不同凡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又逢周末时,还读郑公诗。
细嚼平凡字,欣然解渴饥!
——开卷有益
郑毅诗作欣赏(117)

水调歌头·文昌雨中观潮之一(用辛词“说与西湖客”原韵)
二月十九日
◆◆故岛难穷雨,潮恍立如山。又如兵垒飘乐,鼓角阵相观。胜败何求天意,战绝云逃浪逐,万水不春澜!问我学叱咤,休矣只羞闲。◆◆惑抟沙,滩浸漫,响残欢。斯潮推昼呼夜,涨落雨飞寒。射虎屠龙寄梦,心迹难消惆怅,灯火漱城关。罢说情如渍,白首镜中看。
【注】:
“兵垒”,起源于五帝时期,出自《吴越春秋》中“鲧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句,包括夏商之城垒、西周之周道、秦汉之长城、东汉之坞壁、隋朝之运河、金代之界壕、明清之海防及太平军之地道等,均极具防御功能。
“浸漫”,涨溢,出自《金史·河渠志》中“以其河水浸漫,堤岸陷溃”句。
“射虎”,典出汉. 韩婴《韩诗外传》卷六第二十四章中“昔者楚熊渠子夜行”时射石以为伏虎之典;
“屠龙”,出自《庄子·列御寇》中“朱泙漫学屠龙”之典。
“渍”,染,出自《周礼·考工记·钟氏》中“钟氏染羽以朱湛丹秫,三月而炽之,淳而渍之”句。

水调歌头·文昌雨中观潮之二(迟闻昨乃邓公忌日,适海边,公恩我,一如海恩我,记为赋;并用辛词“万事一杯酒”原韵)
二月廿日
◆◆万木最椰处,长舞似行歌。翠风白雨,同洗春浪动婆娑。慈念如尧如舜,曾指千年南海,即孕万千波。睥睨亦圣者,故事敢今多?◆◆雨初歇,奉来月,问素娥。蓬莱犹远,新生云气霁青何?浩浩开源入海,早个潮高一路,东去不蹉跎!惟汐忘前了,惭我少心磨。
【注】:“最”,聚、收聚、聚合,出自《管子·禁藏》中“冬收五藏,最万物”句。

鹧鸪天·琼岛昨补过大年,答谢三姐七姐邓哥(用辛词“别后妆成白发新”韵)
二月廿一日
◆◆屈指周遭苑内新,苍苔幽径过来人。不言踏岛花庭醉,约上层楼便洗尘。◆◆听扰扰,指流云。笑将真性说开春。当时海味痴痴嚼,更借香风走海津。
【注】:
“周遭”,周围、四周 ,出自金. 元好问 《乡郡杂诗之四》中“云锦周遭霜树秋”句。
“扰扰”,纷乱烦杂世事,出自《国语·晋语六》中“唯有诸侯,故扰扰焉”句。

木兰花慢·海间雨(用辛词“路旁人怪问”韵)
二月廿二日
◆◆我为登岛客,忖跃浪、可心不?竖天海为屏,传晴过雨,“转播”从头。观清绝,观渺渺,一轮轮、翻景演风流。啖菊秋声尚早,趁春旧绪难休。◆◆所来飞雨欠何由?惟逸气悠悠。雨仔细如篦,贯丝斜过,耳畔修修。物和我都悦也,此琼川胜过楚巴丘。休说这春迟缓,妒天重把春留?
【注】:“间”,间或、断断续续;出自《战国策·齐策》中“时时而间进”句。

木兰花慢·闻禹阶兄携肖老师三亚留连,作答并议时事
二月廿三日
◆◆我才初岁约,去年也、聚悠悠?海岸访其多,手机相趣,三亚滩头?共搔首,春渐朗,却萧萧、一似走清秋。慷慨天风谁揽,江山自在淹留!◆◆论今古得失何由,次第衍欢愁。忆健足峨眉,风发往昔,欲上天楼。人世识新角力,望天涯、铁血主沉浮。信得和平奇贵,今疑月似吴钩!
【注】:
“去年”,兄曾于去年邀饮于文昌海边。
“淹留”,久留、长留、永留;“淹”,久也,出自《尔雅》。
“次第”,顷刻、转眼,出自白居易《观幻》诗中“次第花生眼,须臾烛遇风”句。
“忆健足峨眉”,兄及选中与余曾在大学时代结伴登峨眉山。
“铁血主沉浮”,指乌克兰问题:昨日国际快讯,因大国博弈、棋子变弃子之乌国被肢解。
“吴钩”,春秋吴善铸钩,后赋多义,此取泛指利剑之义。

蝶恋花·晴海(用辛词“何物能令公怒喜”韵)
二月廿四日
◆◆欢海临眺晴亦喜。趺足轻滩,听诉寥天意。洗尽虫沙非不齿。春风与我成知已。◆◆漫数高潮心肯记。奔浪耕云,浪忽齐天比!却又回头澜再起。猜涛咋个鱼龙醉?

江神子·因澄迈疫情取消行程,更悉时事,有叹(用辛词(梨花著雨晚来晴)韵
二月廿五日
◆◆深宵了悟旅虽晴。疫难明。雾犹横。破晓嘘嘘,惟有海吹声。出梦身慵人境早,堪问海,浪先行? ◆◆大兵督昨下哀城。苦民生!苦民情!不老人吾,老更恨心平!旋说高言真理孰?填大炮,尽为倾!
【注】:
“了悟”,领悟、明白;出自晋.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中“ 羡 ( 陈羡 )使人扶孝 ( 王灵孝 )以归……乃稍稍了悟”句。
“嘘嘘”,云雾涌出状;出自宋.苏轼 《孙莘老寄墨》(诗之二)中“嘘嘘云雾出,奕奕龙虵綰”句。 “哀城”,指俄此次使乌“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之特别军事行动。
“旋”,霰韻,此为去声,绕也。
“正说……”句,乃指1862年俾斯麦于普鲁士下院之演讲中“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句。


言言若抵玑,好个郑公诗。
不厌萦回品,直教来者痴!
【作者简介】:
郑毅,大学专攻汉语言及古典文学。从事过工农军学商教政警等职业,长期从事涉外经济工作;同时作为社会学者,曾连续参加中韩东亚文史学术交流、全国和省级海峡两岸文史学术交流并宣读诗词研究成果,连续为教育部中美交流项目中的美国高校教授访华团开办诗词讲座等。
历经人生甘苦心路,重学养、重生活积累,包括长期囯内外行旅经验,创作大量诗词,极少投稿,诗词作品及理论研究也尚未整理出专著。担任市内外一批文化、经济团体职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