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实散文
绒裤和旗袍
作者:白菊敏
荣荣手提一兜柑橘,还有一件旗袍,风风火火地给我送来。她骑着电车还带着一股凉气,我接过她手中的柑橘时,她的手冰凉冰凉的。“咳咳——”她的声音略带嘶哑,一看就有感冒迹象。
“感冒就别来了。”我心疼地说。之前她说过多次要送我一件旗袍,心里暖暖的。但我不愿意接受别人馈赠,穿旗袍还早着呢。想不到她竟然送上家门。
“我今天上午和她们去慰问了。九十六岁的老人啦!帮她打扫床铺时,被灰尘呛着嗓子了。”
“退了,咋还做这些公益善行啊?”我故作轻松地说。
“该做还得做,不能停啊!那些孤寡老人需要啊!她们把我当做自己孩子,不去会掉泪啊!”
荣荣是“沧州好人”,劳模先进,有数不清的荣誉。她社区书记岗位退休。自从她退休后,我们才开始交往。她提起最多的是绒裤。“哎呀——你妈妈那人忒好啦!太善良了。那些年你家条件好,我们村上的都很穷。我家兄弟太多,父母顾不过来。冬天了,我没有棉衣,穿着夹裤,冻得瑟瑟发抖。你妈妈看见心疼地说:‘孩子,这怎么能过冬?’拉着我回你家,就让我把你的绒裤给穿上了。俺一辈子忘不了啊!”
退休后,她还没忘当年那条绒裤情,一心想报答。不善于和人交往的我,心里很感动。她不说,我根本不记得我妈妈送她绒裤之事。她反复讲,我才恢复一点儿儿时模模糊糊的记忆。
那天,她来我家探望,对我说:“走啊!我请你去做足疗。”“啊?!”我睁大眼睛,用迷惑不解的眼神瞅着她。她笑笑说:“怎么?你这么保守?从来没去过?”我点点头。“想不到,你这当校长的,竟然对此这么大惊小怪。”她捉了一下牙花,点点头,百感交触地说:“不是乌七八糟的地方,不好的咱也不去啊。是正规的全国连锁足疗店,其中有健身按摩。”我一听还有按摩,心里更加拒绝。并想:几十年几乎没有什么联系,难道她?学坏了的想法,被我强行阻止。我的意识里,常去那个地方的没好人。她一个女书记怎么....她似乎看出我的心里。对我耐心地解释了又解释,我听明白了,还是迟疑。她几乎不容置疑地说:“走,你跟我去体验一下,若是不好,你可以不做。我们退休了,首先要关注自己的健康。我们身体好,才不会拖累儿女,那是我们自己的福,更是孩子们的福。”最后这句话,打动我的心。我实在不好拒绝了,就好像被人绑架着一般来到足疗店。
推开一楼大门,是一个长长的大厅,厅里靠墙是一个又一个的沙发椅。男女老少人很多,足疗师傅们个个忙碌着。先用保健材料水泡脚,这个过程有人给你揉肩捶背捏胳臂,泡脚和按摩结束后,是按摩腿脚或修脚。看她和师傅说话的样子,似乎很熟。看着师傅们的不容易,感受低价的高品质服务,感叹着各种人的生活之艰辛不易。足疗健身保健预防,且很正规,根本没有想象的黄色、灰色地带。于是,我当即买了打折的四十张卡。但心里的思维定式,却依然排斥,说去足疗,传统入骨髓的意识依然据抗,明知是个正当健康人民的朝阳行业,那卡用了快两年都没用完,还包括送人几张。
荣荣是我小学初中同学。当初我们都是小矮个,其实,长大后,我一直以为她有一米七高。她白净细腻的皮肤,身材苗条,五官端正。她性格开朗,快言快语,热心待人,遇事有担当。她有王者之相,一抬头,眉宇间流露出凛凛的王者之范。
小学,我们被下放到近郊农村上学。我们一起钻过长长的地道,跑上跑下着捉迷藏,追跑打闹。也会在草垛边,一群女生玩摔跤、撞拐、弯腰劈叉立大顶,踢毽、跳绳、跳皮筋等等。我们玩得不亦乐乎,开心的笑声充满温馨的记忆。初中我们又分到一个班级里,经常一起排练节目,登台演出。高中不在一个班,之后就各奔东西。
后来听说,她嫁给本市一个工人。她是一个要强上进,不甘落后的人。婚后不久,素有“铁娘子”之称的她,和一姐妹一起,用三万元做抵押,承包了公社修理厂。直到九零年,社办厂合并,荣荣去了社区办事处,从主任秘书、主任到书记,一干就是30多年。社区从15平方米一间屋,一直发展到800多平米的二层楼。从90年到2020年间,在这个民营的社区里,她工作不停开拓创新进取。建立青少年国防教育基地、才人之家、妇女之家、家庭服务、助老餐厅等等,尤其对孤寡和残疾人,更是千方百计给以慰问照顾。
她为无数无业、下岗人员找到工作,解决了无数矛盾和纠纷,使一个个家庭过上幸福日子,她的社区零上访。为此,社区被评为优秀社区,全国文明单位,她本人也获得无数荣誉。如:省三八红旗手,省爱国拥军先进个人,享受劳模待遇等。她丈夫是个老实巴交的人,在家为她分担家务,照顾孩子。她把心思,全部放到工作上。能评上沧州好人,也是她多少个日日夜夜,没黑没白的工作,无私奉献付出才得来的。
和荣荣的交往,感受她用赤诚火热,温暖着大家的心,让我知道了很多学校以外的事。从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人生中施撒大爱,与人为善是多么重要。尤其感恩的心,涌泉相报。这不是一句说说好听的话,而是具体行动。知道我最喜欢穿旗袍,她把一件精致的旗袍送来,还说是别人送的,她穿着小,才送我。可我穿到身上严丝合缝,就像是专门为我买的。她出去旅游,回来送我一件价值不菲的真丝上衣,我穿着非常合适。难道都是巧合?现在,是我心里不安啦,妈妈送的绒裤,是妈妈的善良福德,这个回报也太大了,让我受之有愧,也不知道何以回报她的真情。
滴水之恩,咕咕的涌泉相报。绒裤几十年了,和如今的旗袍交织在一起,感恩的心点点滴滴滋润着同学晚年的情谊。一件绒裤和旗袍,实在不能用价格相提并论。但它们承载着的深情厚谊,浓淡清浅总相宜,越韵越浓,日久弥香。
2022年 2月 20日

作者简介: 白菊敏,河北,教师,早年作品发表于报刊杂志百余篇。近年报刊微平台发表数百篇。上都市头条近百篇,均精华、热点。多篇文学作品获各级各种奖励,曾获各级各种荣誉无数。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沧州作家协会会员等。作家地带签约作家,世界汉语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