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 命(13)
文/彭太光
董正才走进了市邮电局的大楼。从那天起,他的命运注定了与邮电局结缘,他几十年里,再也没有离开过邮电局,甚至邮电分家,他也分在邮政,直至退休。
一九五四年的五月份,董正才成了一个邮电局的邮政营业员。他从邮电局的邮政营业员,干到政工科的宣传干事、人事科的人事员、人事科的副科长、科长。遗憾的是,他没有进到邮电局领导班子中的一员,这也是他一生的遗憾。
董正才在邮政营业员岗位上工作,业余的时间里,仍是搞点文学作品的创作,这些作品,有的,又都先后在市报上、市区电台上发表,他在邮电局里也就小有名气,知道董正才是个文学爱好者,是个文学青年。邮政科有块黑板报,时常会出些专刊,也会选登董正才的诗歌、散文。董正才描写邮政营业员的散文《敬业》,被《萍乡报》发表,邮政科也准备在黑板报上编发。邮政科管理员乔华友,负责黑板报的编辑,他因手头上的事情繁多,安排不了时间去出黑板报。但吕科长催得紧。市邮电局,每个科室都有自己的宣传板报,可见,那个时候是多么的重视宣传教育工作。乔华友想要抓差来帮他完成出黑板报的任务,便找到董正才,说:你的散文《敬业》,被科里选中了出一期黑板报,你自己来写如何?
董正才上营业班是两班倒的,上午七点到下午一点为一班,下午一点至七点为一班。这样的班务安排,董正才是完全可以腾出时间来出黑板报的。
科里的黑板报,他从来都没有去投稿。不是他不去投稿,是科里从来都没有对员工有这个方面的要求。现在科乔管理员要他出编写黑板报,且是他自己已经发表了的散文,董正才也是满口就答应了,他也是想要露一下自己的手写文字。
黑板报,跟连队时的一样,用的是五颜六色的粉笔。因是散文,董正才在黑板上绘了些与文学相关的图案,点缀了整个版面,让人一看,新颖别致,就有些想要看的诱惑。
董正才是下午一点下班后去编的黑板报。午餐是买的食堂饭菜。在局里,董正才吃的都是食堂饭。邮电局,不同于其他的单位,好多的工作岗位是二十四小时连轴转。话务员、报务员、电报投递员、机务人员、电力人员等,都是没有停歇的岗位。局里面为了不影响工作,专门开设职工食堂,让员工们安心地工作。这个食堂,既方便了上班的员工,更方便了像董正才这样的单身职工。
邮政科的这期黑板报出来后,吸引了电信科和机关各科室的工作人员。有的是来看董正才的散文的,有的是来欣赏粉笔字的。局里面的几块黑板报,原来也是有人关注的。如重大的新闻,重要的通知,或者对员工的奖励或者处罚什么的。而这次的关注,与以往的不同,大家关注的是写散文的作者,关注的是编写这期版报的人。
董正才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敬业》散文、他的粉笔字得到了局政工科科长汤怀波的关注,还有一个人,就是话务班的话务员刘素洁的关注。
董正才正式调入到局政宣科任办事员。局成立了工会,原局政工科改为了政宣科,则政治工作、干部工作、宣传工作都在一起。汤科长看中了董正才的文笔和一手好字,点名将董正才调入机关政宣科。这之前,董正才已经成家。
那年,五十年代末,董正才已经在热恋中,热恋对象就是话务班的话务员刘素洁。
刘素洁跟村里的其他的姑娘一样,是被邮电局的人事科长黄水生招过来的。黄水生也是当兵回来后分配在市邮电局工作的。黄水生在部队上干到了营职,回来后在单位上直接进了机关,并安排在人事科。在人事科工作一年半,便接替了因身体原因而下来的老科长。
黄水生接手人事科长的时候,正好邮电局电话扩容工程结束,需要招用一批话务员。话务员都要上大夜班,城里的姑娘们吃不了这个苦,张贴的招工启事都过了一些时间,没有几个人前来报名。黄科长在回老家长坪村休假的时候,将局里招话务员的事说了。村里的人一传二二传四,在农村生活的年轻人,那有不想离开的?作为女孩,长大了嫁人首先都是嫁到城里去。现在市邮电局在村里招二十个话务员,符合条件的,都来找黄水生。
长坪村不小,有上千户村民。长坪村属于家族式村庄,黄姓人家占了百分之七十,剩下的是刘姓和陈姓。村里凡姓黄的,是一个家谱,是一根血脉。凡村里姓刘的、姓陈的,也是如此。黄水生之所以选择来自己的村里招话务员,其实也是想着照顾一下本村的孩子们,让她们有个奔头。
刘素洁姓刘不姓黄,可她的娘姓黄,是本村黄家大院的。刘素洁算得上是村里的村花:一米六的个头,水灵灵清沏的大眼睛,苹果样红彤彤的瓜子脸庞,眼眉细丝如帚,眼睫毛翻卷,头发乌黑亮丽,手脚灵巧修长,体型苗条,看不出来是下田种地的姑娘。刘素洁正好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也正期待着有人介绍她嫁到城里去生活。现在市邮电局招工,她立马揣着老娘,要老娘跟着她一起去报名。
黄水生休假在村里,目的就是招上二十个话务员。他带了二十五份招工报名表,也就是说,二十五个人里面,只能录取二十人。
刘素洁的母亲跟黄水生家是叔伯关系。虽然平常少有来往,但遇上红白喜事什么的,就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到一起来,喝喜酒。现在表婊子带着女儿前来应聘参加市邮电局的话务员报名,黄水生的心里乐开了花。市邮电局里是缺少美女的,这次在村里招工,长得好看的姑娘不多,而刘素洁是最漂亮的姑娘。
黄水生说,邮电局里做话务员,工作比较辛苦,你吃得了这个苦吧?
叔,你放心,我能吃这个苦的。刘素洁心里想的是,在城里工作,就是城里的人了,要我干什么工作都会答应的。
十五天后这天,是黄水生跟大家约定好的日子,长坪村的二十七个女孩前来市邮电局参加话务员招工面试。政审是第一关,政审没有问题的,则参加面试。黄水生在发布招工的信息时,已经告知了,要求家庭政治条件符合要求。有了这个要求,地富反坏右的女孩就没有来报名的。
经过面试的姑娘,其中年龄最小的(未满十八岁)偏大的(已超过二十三岁)被打了下来。二十个符合条件的姑娘里面,其中就包括刘素洁。
作者简介
彭太光,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萍乡市作家协会理事、秘书长。已出版散文集《走过春天》、《感叹时间》,长篇小说《走过秋天》、《高山上的花瓣》、《欲火(上)》、《祼局》。
作者QQ:2546961237。电话:13320099688
电子邮箱:pengtaiguang123@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