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贾善耕

春日的泉城有几天是个有雾的天气,或许是一场春雨即将来临的征兆吧。一清早便陷入晨雾的迷惘里了。
时已初春,枝头开始发芽、野草开始便利。早晨的街道上早已流动着忙碌的彩色人流,我站在窗口,独自面对着逶迤的远山,仿佛觉得自己也陷入这雾一般的氛围里了,走不出去又走不开,只好放飞思绪,任想象纵情驰骋。
朦胧中,我看见一条小路伸向远方的山脚,渐远的树木一例伸长着还没有长满叶子皈枝杈,默默站成自己的队列。我一个人去了千佛山、众里寻芳,不会有秋天的红叶,也没有夏天里满山的野花,只有苍绿的松柏与青黛的山路相映。我蓦地明白:季节本是一段经年轮回的风霜,把人与自然割裂的欲哭无泪。好在已经进入春天,用不了多少时日,这里将是鸟语花香、柳绿花红。

也许是蜿蜒的小路激活了我沉睡部分神经,脑海里忽然又切换到故乡、故乡的小路和那一望无际的阡陌,特别是故乡的明月,
到底怀念童年的时光和乡间天空下那皎皎明月了,那时我常常整夜地幻想,没有主题、虚拟与现实融合,或许就是现在所说的原宇宙概念吧。
永远忘不了月亮的色彩,故乡的月亮浅黄且硕大,一动不动地在天幕上高悬,神秘而清澈。所有的树木在月亮的光华里静静地站成木版画,时而有一两只犬吠或者夜鸟从头顶上飞过,随即便会又进入长时间的沉寂。那时候没有楼房,每一家的土房子都被院墙围得严严实实,只有从远门的栅栏缝里能看见谁家的窗户还亮着光:是奶奶纺线还是慈母缝衣,没有人去甚久,因为这就是那个年代普通农家人的夜生活。
童年漠然远去,我就习惯在远行的列车上做飘泊的梦。
有一天我带着大海的气息回故乡去,子夜的月光浓浓如瀑,田中的禾,或近或远的树,时隐时现的农火,全融入这如诗的月光里了,不染半点儿尘埃,那份宁静与超然,令我感动不已。

走过如水华年,心事也如这小径在攀升中婉蜓,在这条路上,有黄或白的小花在吐芳,也有或艳或绿的草丛在密语,更有拾杆的轿夫与疲惫的旅人在同行,虽相视无语,但淡淡地一瞥便能洞察彼此的心事,不知在这样的季节里,他们在那条山路上是否攀登依然?
我到底渴望远山了,或许在这样的季节里,山巅会有凛例的风,会有栖息的鸟,仰或放牧的老人或满山的荆棘,但山毕竟是山,在它坚韧的胸襟里,一定会有为你挡风的树,为你遮雨的石,还有那种从容面对
一切岁月的超然。
渴望远山。

作者简介:贾善耕,男,1963年生,高级经济师,四川大学管理学硕士。曾先后在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务院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在多家金融机构担任过管理职务。现任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诗词学会、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金融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金融文学艺术社副秘书长、《中囯金融文化》杂志编委。2014年被中囯金融文联评为首届全国金融系统“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