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26章 爱有几分
川江县人民医院住院部柯蓉芳病房,柯蓉芳躺在床上输液,坎家福坐在母亲的床前,他一手持药碗,一手舀上一匙药,用嘴轻轻吹了吹,再用舌头试了药温,然后喂到母亲的嘴里,如此反复。
坎家顺站在一旁,她手里拿一干净的毛巾,时不时给母亲擦拭嘴唇,“二哥,李教授说姆妈喝完7副药,就会醒来,今天正好7天了,姆妈会醒来吗?”
“相信李教授,姆妈会好起来的。”他继续给母亲喂药,“你玉冰姐也说过这药一定管用的。”
“二哥,姆妈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我好担惊受怕……”话没说完,泪水不住地从她眼眸流淌。
坎家福继续给母亲喂药,“家顺,家里的人都很担心姆妈的病,但二哥相信姆妈一定会醒来,一定好起来。”
坎家福耐心地给母亲喂药,忽听门口有人喊自己。他扭头一看,见胡佳提着水果和罐头走进病房,辅导员老师杨爱君紧随其后。
“杨老师,胡佳。你们怎么来了?”坎家福端着碗,手持汤匙站了起来。
胡佳把手里的水果放在床头小柜上,“伯母的病,我们都惦记着。今天周末,杨老师和我一起来探望伯母的病情。”
杨爱君把女式包放在一旁的凳上,然后走到他跟前,“家福,把碗给我,我来给阿姨喂药。”她从他手里接过盛药的瓷碗和汤匙,来到柯蓉芳床前,用汤匙舀上一匙药,用嘴轻轻地吹了吹,再试了试水药的温度,觉得不烫,便一口一口地喂药。
胡佳看着躺在床上的柯蓉芳,“家福,伯母病发有一些日子吧?”
“41天了。”
“我姆妈是太累了,一觉睡40多天。”坎家顺说完,突地看母亲的左手指微微动弹了一下,她不敢相信,仔细盯着,发现母亲手指又动弹两下,确信无疑后,她惊喜喊,“二哥,姆妈手指动了,你看动了。”
坎家福赶过来看,果然见母亲的左手指动弹几下,“我姆妈手指真动了。杨老师,我姆妈有救了。你们等一会,我去找贺院长。”
坎家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杨爱君、胡佳也显得十分高兴。
坎家福说的贺院长,是县人民医院院长,和李安欣教授是中医药大学同学。后来中药大学毕业,他自修了西医,在川江医疗届也算是中西医结合诊疗的权威专家。
坎家福带贺院长走进病房。他查看了脑电波传感器,又用手拨开她的眼皮仔细看了看,发觉她的眼珠有活动的迹象;再摸摸她的手脚,也有一些轻微的反映。等做完这些,他心里暗暗佩服起自己的老同学李安欣来。
他语气肯定地说,“病人的病情的确在好转,她清醒过来,估计就在这一两天。”
坎家福情不自禁地握住贺院长手,“贺院长,真的非常感谢您。非常感谢县人民医院。谢谢。”
贺院长也紧紧握了他的手,“我们一起继续加油。”他拍拍坎家福的肩膀,随后走出病房。
坎家顺激动的泪水又止不住,她扑到母亲怀里,“姆妈,医生说您很快会醒来的,您快醒了吧?我们……好想好想听您说句话,我也有好多好多的话跟您说,您知道吗?姆妈……”
坎家福一把扶起妹妹,“好妹妹,姆妈能听得见我们说的每句话。姆妈也有很多很多的话和我们说,就这一两天。我们耐心地等啊。”
坎家福用手给妹妹擦了擦脸上的泪珠,“笑一笑,姆妈醒来看见了,她会很高兴的。”他自己率先笑了起来,坎家顺免强笑了笑。
坎家福一眼瞥见显得高兴的杨爱君,他放下妹妹,欣喜地看着她,“杨老师,你这一来,我姆妈的病好了一大截,今天真得好好感谢你。你和胡佳来了,给我们家带来喜气了。”
杨爱君咯咯一笑,“家福同学,瞧你说的?你真要感谢呀,得好好感谢医生,感谢所有照顾和关心阿姨病情的人。”
坎家顺满心欢喜,“二哥,杨老师说得对。自从姆妈病重后,十里八村的乡亲、亲朋好友,不知有多少人关心和牵挂着我姆妈的病。”
坎家福频频点头,“是啊,家顺。大家的这份情意,我们要永远铭记在心,日后好好回报大家,回报这个社会。”
杨爱君看着兄妹俩,微微地点了点头。她走到凳子跟前,打开自己的包,从里面拿出个装有一沓百元钞票的信封走到家福的跟前,“家福,阿姨治病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可能需要用很多的钱,这是1000元钱,就算我的一点心意,你收下。”
坎家福赶紧拦着她的手,“不行不行!杨老师,你已经给过我们很多的帮助,这钱,我们是断然不能收的。”
“家福,治好阿姨的病可能需要很多的钱,这钱我暂时也用不上,权当是我借你的,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胡佳微笑着从她手里拿过信封,“家福,杨老师说得对。伯母治病可能需要花很多的钱。老师既然有这份心,你就不要再拒绝了,快收下。”
坎家福听两人这么说,不好再推辞。他接过信封,觉得沉甸甸的。其实,早在十几天前,他就知道父亲在为母亲治病筹钱,自己恨不能为父亲分忧而倍感自责,更为治母亲的病担忧。杨老师此时雪中送炭,正好解燃眉之急。想到这,他看了杨爱君一眼,“好,杨老师。这钱我收下,这份情意,我会永远铭记在心。谢谢你。”
坎家顺激动地走到杨受君面前,拉起她的双手,“杨老师,我好感动。你不仅人长得非常漂亮,心眼儿也也特别好,你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老师。”
杨爱君高兴地拥抱了她,“家顺妹妹,你说的话,姐姐听了很高兴。你长得也非常非常漂亮。不过,姐姐还要劝告你,女孩子,只有在微笑的时候才是最美的。所以呀,今后要多笑笑,要多开心,少哭鼻子。”
“嗯,杨老师,你的话我记住了。”她手轻轻地摸了摸杨爱君的一头卷发,开心地笑了。
双湖村坎家福的老屋里。深更半夜,李银芝迷迷糊糊地从睡梦中醒来。自从柯蓉芳病重以后,她的觉睡得比以往更少了。头天晚上,坎家顺回家告诉大家她母亲病情好转的消息,她听后欢喜得不得了,觉得这个家确有神灵在护佑着,于是,对佛龛里镶过金的金龙更加地顶礼膜拜。
她闭着双眼,却怎么也睡不着,只好任由自己胡思乱想。柯蓉芳对她的孝顺和照顾,为支撑这个家而付出的点点滴滴,对自己儿子倾心的关怀和体贴,对孩子们的抚养和教育,对亲戚、朋友、乡邻的善意和友好……,这个儿媳一切的好,在她的脑海里不知浮现过多少遍。她心里为柯蓉芳的病十分担心,担心她一病不起,担心她度不了这个“关口”,担心没有她的日子,这个家不知道会发生怎样的变故……
如今,她终于听到了她病情好转的消息,她满心欢喜,觉得自己这辈子在困难的时候,老天总能眷顾她。她喜极而泣,她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这样的好媳妇,这个家里不能没有这个好女人。这个家,只要有这个女人在,她心里才感觉踏实,才感觉这个家有盼头,有好日子在后头。
她想着想着,忽然,她又想起自己曾经做过的梦,梦见柯蓉芳变成一条金龙,在新屋子四周盘旋一番,然后在屋顶上空伫立了一会,摆了摆龙尾,最后悄然消失在夜色之中的情景。想到这,她禁不住从床上坐了起来,嘶哑的嗓音从布满老茧的唇口迸出,“蓉芳啊,你一定要好起来,你可不能丢下这一家老小啊。”说完,她拿过枕头将它竖起靠在床檐上,自己随后将身子靠在上边,再将被子向脖子边拉了拉,闭上眼睛,继续胡思乱想着,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待李银芝醒来时,太阳已爬得老高。她用手揩了揩自己惺忪的双眼,然后穿上衣服起床。等她拄着拐杖出来,见牟美芬已经将做好的早饭,细数端出放在桌子上,“美芬,美芬啦。”
牟美芬听到喊声,抱住孩子从自己的房间走出来,“婆婆,我把早饭做好了,等会您自己吃饭。我和家旺今天到县城看姆妈,晚点和伯伯、还有家顺一起回来。”
“你伯也去了?”
“今天姆妈应该会醒来,伯伯和家顺一早就坐明叔的拖拉机一起去了,还有村里的刘书记和我婶子她们几个人,这会应该到了。”
“好,好。美芬啦,见到你婆婆醒来,就跟她说,说老婆婆很想她,希望她的病快好起来,早点回家来,啊。”
“婆婆,您放心,我一定把您的话带给姆妈。您一个人在家,也要好好的,听见没?”
“嗯,那我等你们的信。”
牟美芬抱着小儿子走出大门。见坎家旺已推出自行车,将小志成放在车前面的杠上,自个儿坐在车座上,用双脚点地,正等着她。她赶紧上前几步,走到自行车旁,然后一屁股坐了上去。坎家旺骑车往县城赶。
柯蓉芳住的病房里站满了一屋子的人:坎耘昌、坎家福、坎家顺、刘平山、罗长美、明叔和他媳妇、王婶等人。
柯蓉芳在夜半十分醒来,早上又迷糊地睡觉。见家人和村里人来看她,她强打精神从床上坐起身子,靠在床背上,胸前用被子盖着。她睁开双眼,虽无往日的光泽,但仍不乏神韵;脸色苍白,却坦然与平和;身子虚弱,但仍不失往日的坚毅和淡定。
她用慈善的目光望着跟前的丈夫,慢慢地挪过右手。坎耘昌赶紧握住她的手,放到自己的脸庞,“孩子他妈,你醒了。”没说上两句话,他两行热泪像断线的珠子从眼眶里流出来,滴到柯蓉芳的手上。
柯蓉芳用手慢慢地拭着他脸上的泪滴,“他伯,让你……担……心了。”
坎耘昌摇了摇头,“没有。只是,你这一觉睡得时间有点长,一家子的人都有些害怕……现在,醒了就好,醒了就好。”
罗长美走到床边,“嫂子。”刚喊完一声,泪水不听使唤地一个劲往下落。
她抹了抹脸上的泪珠,“嫂子,你吉人天相,这场病就像阵风,很快就会去的。”
刘平山挪了挪背着的黄书包的肩带,“蓉芳,这段时间你不在村里,乡亲们都蛮惦记你的。今我们几个来看看你。”他从黄包里拿出一个白色的小旧布袋,从里面拿出几札用橡筋捆着的人民币钞票,伍拾块一札的,十块一札的有好几札,也有伍块、贰块、壹块一札的。
坎耘昌见状赶紧推辞,“老书记,您这是干啥?乡亲们的心意我们都领了,可这钱我们不能收啊。”
刘平山摆了摆手,“蓉芳,这钱共玖百玖拾八块一角。乡亲们说,你得这场病就像唐和尚西天取经,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这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你就要好起来了,这是乡亲们的一番心意。”
王婶也说话,“是啊,嫂子。你这次遭了大病,乡亲们都念叨你,担心你,听刘书记说凑一百块钱,就都到老书记家去凑钱。大家呀,都巴不得你能快好起来哩。”
罗长美接过话,“嫂子,过去,你有个头疼脑热的,怕用钱,都不愿上医院,结果,让自己遭这大的罪。所以呀,别担心治病用钱。你病治好了,身子骨硬朗了,说不好今后要赚回多少钱啊。”
明叔也答话,“我说嫂子啊,你这病啊,就是劳累过度造成的,再有,总爱操心。今后啊,昌哥得多关心关心你,你呀,自个儿也得好好爱惜爱惜自己啊。”
众人听罢,都纷纷点头。
柯蓉芳见大伙一片的赤诚,激动的泪水从眼角溢出。大家关切的话语,句句说到她心坎上,使她感到特别的温暖;乡亲们对她的关心和善举,令她十分的感动。她看着大家,用微弱的声音慢慢说,“他伯,家福、家顺,乡亲们的……恩德,要永远……记住。”
坎家福为母亲擦拭了眼角的泪珠,“姆妈,乡亲们对我们家的好,我都记得的。”
(责任编辑 胡采云)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