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桃花源记》
作者 胡世清
丁酉清明,天光如洗,艳日熠熠,则武陵之西,思州之北,山色凝羞,红云重染。有天设人间仙境一处,命名桃源。
桃源,古址秦益荆楚接壤,今毗渝鄂湘黔。上古交通闭塞,人文不扬,故无浮华奢侈之风,溢德养才之都,风景绝伦,故遐名古今中外,堪为华夏精神,延绵不绝。今之桃源,交通便利,通途五洲四海,风土人情,更为卓绝。昔日陶公远遁,避秦祸,耕读幽境而不复出。然今土家八千,依然诗书不倦,耕樵不息,更是另一神韵。日月之速何其神也。或可云:人人可寻桃源,人人可为陶公。无须文章斐然,但必德重则可为耳。
细观桃源仙境,早融人文,绝壁自云端而下,着陆千里,嶂生桃形小口,乃通幽径,约莫百米。春溪旁卧,加连日阴霏不断,不觉粉浪高溢,桃蕊散落溪中,骤成一池春水,流向人间。
极目前寻,绿帘之内,堪为绝佳,不可方物,有蓑翁一二立于烟舟之上,有木舍三四交错于俢竹之中,有良田五六罗列于桃林柳丛,有锦鲤七八嘻戏于粉波绿浪,夫者可携佳偶良侣一人,春耕山月野星,夏读诗风词苑,秋伐鹊枝凤巢,冬狩荒兔流獐。渴饮山露,饥食鹿脯,偶尔徒步酉州古邑,沽酒一壶,围炉于柴扉,聆听妻声子语。倘酒力不济,或醉舞长剑于庭院,或醉抚七弦于幽阁,以彰雅德,忘却春秋。独枕操守于日月,试问俗欲何在,乃不俱泯乎?
然太古遗书,秦风晋韵犹在,则人生百年不可逾制,终循于生老病死之定律,况且无常意外时时浸扰。真可谓如履薄冰,如临深渊。能不时时自省乎?若能抑制俗欲,或可长久。虽不竭求闻鸡起舞之清境,但毋坠于邯郸学步,声色犬马之浊流,三万余日之残喘乃为不负。
宜弘大德,以正视听,为夫立身之本。天之生酉,意在人之知酉。人之知酉,意在恋酉。读酉髓,品酉魂,谱酉风,励酉志,是为桃源风采之一也。酉德便可有德,酉才宜溢有才,方不愧此间方不愧净土乐园之本心耳,故今人怀彰其气而慨曰,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您心中,一个在重庆酉阳。任他金乌玉兔不息,则延子传嗣,不负桃源真谛妙旨,君宜琢之!
胡世清
公元2017年4月4日
丁酉年清明节题于甘肃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