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自上而下教育的弊端
传统教育,从古至今几乎都是“自上而下”施行的。数千年来,这一铁律贯穿古今,不曾改变,雷打不动。它像紧箍咒一样笼罩着教育的五大板块:文化、课程、课堂、管理、质量。
当代教育最突出的问题是:满堂灌、填鸭式、注入式,加班加点、死记硬背、苦拼硬干,搞题海战术、增大作业量考试量,周末假期不放过、夜晚干到12点,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师讲生听、人云亦云、风吹一边倒,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守株待兔,固步自封、孤芳自赏、画地为牢……这些问题形成了中国教育的两大奇观:一是把不同的人培养成了相同的人;二是培养了一个厌学的民族。
真所谓:
教育齐步走,
伤人不用手;
教育一刀切,
伤人不见血。
从个体出发新教育颠覆了这一铁律,开启了“自下而上”的新教育航程:
自下而上的文化;
自下而上的课程;
自下而上的课堂;
自下而上的管理;
自下而上的质量。

二、从个体出发新教育致力于建构“五大体系”
从个体出发的新文化建设体系;
从个体出发的新课程建设体系;
从个体出发的新课堂建设体系;
从个体出发的新管理建设体系;
从个体出发的新质量建设体系。
从个体出发新文化建设体系包括个体文化、甲乙文化、小组文化、班级文化、年级文化、学校文化、社区文化、县域文化、省域文化、国家文化、人类文化、宇宙文化,旨在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大观园”。
从个体出发新课程建设体系包括个体课程、甲乙课程、小组课程、班级课程、年级课程、学校课程、社区课程、县域课程、省域课程、国家课程、人类课程、宇宙课程,旨在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课程大世界”。
从个体出发新课堂建设体系包括个体课堂、甲乙课堂、小组课堂、班级课堂、年级课堂、学校课堂、社区课堂、县域课堂、省域课堂、国家课堂、人类课堂、宇宙课堂,旨在形成一个快乐灵动的“课堂百花园”。
从个体出发新管理建设体系包括个体管理、甲乙管理、小组管理、班级管理、年级管理、学校管理、社区管理、县域管理、省域管理、国家管理、人类管理、宇宙管理,旨在形成一个科学艺术的“管理新高地”。
从个体出发的新质量建设体系包括个体质量、甲乙质量、小组质量、班级质量、年级质量、学校质量、社区质量、县域质量、省域质量、国家质量、人类质量、宇宙质量,旨在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新天地”。
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矢志不渝实施“五大教育”:
体育——体质教育、体格教育、体重教育、体态教育、体魄教育;
情育——志向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性格教育、气质教育;
智育——观察教育、注意教育、记忆教育、思维教育、想象教育;
创育——实践教育、个性教育、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人格教育;
和育——和气教育、和真教育、和善教育、和美教育、和合教育。

三、从个体出发新教育极为重视“三育”
一)自育
自育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突破口;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根本保障。我们一直坚定地认为:
最好的教育是自教自育;
最好的教学是自教自学;
最好的管理是自管自理;
最好的评价是自评自价。
为凸显“自育”的重要性,我们特别强调反复高唱《自主歌》:
父母不要靠,
老师不要依,
自己命运自安排,
自己快乐做自己。
志要自己立,
书要自己习,
自己学习自己抓,
自己就是好老师。
路要自己走,
饭要自己吃,
自己事情自己做,
自己开辟新天地。
二)创育
创育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命脉;实践、创造、创新、个性、人格,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核心灵魂。我们旗帜鲜明地亮出:《创新歌》《个性歌》《人格歌》。
三)乐育
乐育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归宿;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是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真正的乐”——
体乐:体质良好、体格健全、体重均衡、体态优雅、体魄魁梧。
情乐:志向远大、情感丰富、意志坚强、性格迷人、气质高雅。
智乐:观察敏锐、注意集中、记忆快准、思维灵动、想象宽广。
创乐:勤于实践、个性鲜活、有所创造、不断创新、人格独立。
和乐:和气和睦、和谐和平、和真和善、和美和畅,和分和合。

四、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三大途径”
一)互动
与自己心灵的互动;
与他人心灵的互动;
与社会生活的互动;
与天地万物的互动。
二)内化
把文化、知识、技能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灵与肉的一个有机部分,真正做到: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
三)打通
唯有打通,才能做到通则不痛。打通是育人的重要手段,更是育人的主要目的。

五、从个体出发新教育的使命
从个体出发,
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
从个体出发,
让不同的人成为更好的人!
从个体出发,
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
从个体出发,
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
作者:孟国泰
编辑: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