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疳节俗臆想
唐建武(甘肃合水)

中国人过年踏实,过年自腊八始,至燎疳终。腊八节是上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十二月亦称腊月,所以叫腊八。吃腊八粥、腊八饭及腊八蒜。燎疳节是新一年的农历一月二十三,而一月又叫正月,所以又称正月二十三。
那时候家家都穷,只盼全家没病没灾的。燎疳节白天吃凉粉,晚上燃柴火。吃的凉粉是荞麦凉粉,解腻,和胃,真不错。晚上燃柴火,人要从火上跳过去,灶具要用火燎一燎。燃过的柴火,用锨拍成火红的粒,在胡基上吐唾沫,然后粘上那些火红的粒,亦名火籽者,向远处抛,一般为沟畔,有烟花的效果。如果密集好看,预示来年米谷要丰登。
据说燎疳的目的是要除去人身上和灶具上的疳毒,就如同现代科学所提倡的高温消毒。消杀疳毒之后,人畜兴旺,百病不生。
到了二十一世纪,在庆阳,一些超市、大卖场、学校等,到了燎疳节这一天,举办篝火晚会,大家围着圈跳舞欢呼,应该是燎疳之仪式的升级版。
由此我想到,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或许一直在改变,变得热闹亲民。比如端午节仅吃粽子多冷清,赛赛龙舟多喜庆。比如凡过节,人们都喜欢放放炮,以增加节日气氛。
随着浓浓的炮声,燎疳节也结束了,年也过完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新的征途,学习十九大,创造新时代。

唐建武,七零后,甘肃合水人,中学语文教师。喜好读书,业余写点文字,记录情感,记录生命历程。曾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作品。《孤寂怡人》是第一本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