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钱能买鬼推磨——产品销售故事
李金山 王拴紧
无论什么工厂,生产都有三大要素,即选购原料、组织生产、产品销售。这三个要素密切相关,缺一不可。今天我讲一个产品销售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
话说中国古代有五大发明,即指南针、火药、二十四节气、活字印刷和造纸术。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后,纸张便代替了竹简书册,既方便了书写也更便于保存。蔡伦生产的纸张非常畅销,各地的文人墨客、印刷工业纷纷前来采购,生意十分兴隆,自然也赚了不少的钱。
蔡伦有个哥哥名叫蔡谟,娶妻王氏。他们夫妻二人一看弟弟的纸坊赚了大钱,也想造纸。两人商定后,蔡谟就整好行装前去蔡伦的纸坊学习造纸技术。
光阴荏苒,蔡谟一去半年没有回来,妻子发财心切,便托人捎信让丈夫回来。蔡伦呢,也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回到家便筹备开工生产。原料是就地取材,麦秸稻秆竹木均可。然后添置设备,招收工人,很快就开工生产了。
经过几天努力,产品生产出来了,他们家产的纸张和蔡伦的纸张一比,厚薄大小、柔韧性都一样,就是蔡伦的纸是白色的,而他们的纸却是黄色的。各地的文人、厂家、商人来购买时,一看是黄色的都纷纷走了。常言说得好“白纸黑字”嘛,哪有用黄纸写字印书的呢?产品卖不出去,全部积压,只好关门停产,俩人对此束手无策。原来是蔡谟回来时,有一道漂白工艺没有学会,所以生产出来的纸张都是枯黄色。
天无绝人之路,夫妻俩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促销绝招。他们买来一口上好的油漆棺材,放在堂屋中间,棺材内铺上褥子,让王氏穿戴一新,躺在棺材以内,用麻绳捆住脚脖,一张黄纸盖在脸上,盖上被子充当死人。在棺材板不明显处,凿一小孔,使之空气流通,然后盖棺,用黄纸封上口。棺材布置好后,蔡谟在棺材前摆设香案,放上祭品,点燃蜡烛,烟花爆竹齐鸣,大量燃烧黄纸,放声哭喊着,让王氏起来拾钱,亲朋好友、街坊邻居闻声赶来,纷纷烧纸吊唁,给王氏送钱。从上午一直烧到下午,他们的黄纸快要烧完时,蔡谟拍棺报信,不一会棺材内的王氏拍打着棺材呼救,蔡谟叫大家掀开棺材盖子,拿掉蒙面黄纸,王氏打了个哈欠纵身坐起,死而复生。
众人把她拉出棺材,问他是如何活过来的,王氏就说:“阳间有钱盖瓦屋,阴间有钱好买路。有钱能买鬼推磨,有钱阎王都照顾。”
王氏接着告诉人们说:“你们知道吧,我死了以后,一群小鬼小判来接我,去到四川酆都城,进了阴阳间,走过奈何桥到阎王那里去报到。”
阎王对我说:“人生在世作恶行善,到阴间都有报应,要经过几道磨难,才能进册入户。推磨、碓捣、磨研、扒皮、油炸来洗清罪过。你先推磨去吧!”
小鬼们领我到了磨坊,对我说:“你有钱吗?”
我回答他们:“有钱,我来时,阳间人给我送了好多钱哩!”
小鬼说:“你给我们钱,我们替你推磨,这一关就过了。”
我这才知道在阴间钱也是宝,用哪哪好。以后的几道关,我只要一给钱,就马上顺利过关。再次回到阎王那里时,阎王对我说:“我知道你都是用钱过的关,你还有钱吗?”
“钱多的是,阳间还在不停地送呢!”我爽快地回答。
“那你想不想再回到阳间过人的生活?”
“当然想回去了,那里有我的家人孩子,很多事都等着我做呢!”
“你把钱全部留下,我放你回去。”
我一听说放我回去,忙给阎王躬身施礼说道:“启禀阎王,你只要放我回阳间,我不但把所有的钱全部留下,今后阳间一死人,我都叫他们烧纸送钱。管保你永不差钱。”
我话音刚落,随着一股阴风就回来了。
蔡谟夫妻二人收起灵堂,积压的黄纸已经烧完,马上扩大规模再度生产。因为从那以后,谁家死了人,都要买蔡谟的黄纸给亲人送钱。于是,黄纸的销售量越来越大,总是供不应求。这个人死烧黄纸送钱的习俗在我国就一直流传至今。
作者李金山系西平县人,漯河3515工厂退休干部。曾经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河南日报》、《诗刊》《漯河日报》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上百篇(首)。
作者王拴紧系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