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探新守正
热点诗词共品评,
切磋格律日渐精。
学研经典心中范,
探讨新潮守正诚。
彭安文
2022年2月21日
彭安文老学友:
收到你友来的《诗词中国一群》赞美北京冬奥诗词专辑,慢慢享受,好好学习。
我看到一首赞美双人滑冠军的诗,发你点评。

牵手花滑十五年,
驰冰骋雪有奇缘。
碟中谍里龙蛇舞,
声起声歇燕雀旋。
搅动寒窟惊鬼魅,
翩飞蜃海赛神仙。
春雷一夜终折桂,
堪羡鸾凰夙梦圆。
老学友陈树堂
2022年2月19日
树堂老学友,
晚上好!
你给我提了学习题目。答复如下:
1、内容,按你的语文水平和文学修养,你一看就明了。
2、韵脚,中华新韵,寒韵部字:年、缘、旋、仙、圆(见《诗韵新编》P191之后。合韵。
3、格律第二种格式(见《诗诗格律简编入门》P11一12)。全诗符合平仄要求。
4、粘对。此律诗原则完善于唐代,是针对律诗只強调“异",平仄,平即阳,仄即阴。中国哲学的根本是“一阴一阳谓之道。"律诗的平仄体现了“道",特别強调律诗的“异"。
粘对,是在律诗中求“同"。“异"与“同"是辩证统一。这样,在唐代,七律诗就完善为近体诗。
律诗八句四联,也有十句以上的,称排律。
第一联,即首联的对句(第二句),与颔联(第一句)出句(第三句)的第一字可平可仄,第二字平仄必相同,这就叫粘对。颈联(第三联)第六句的第一、二字,与尾联(第四联)第七句的一、二字,同上理。这是七律诗的硬要素之一。七绝亦如此。不符此要求的,就不能称为七律、七绝诗。
5、对仗,难点。有三对:1〉、平仄相对,2〉、粘对,3〉、词性相对。软要素,难中之难。它需要有深厚的汉字、语文、文学修养才能做好。你发帖的那首诗的颔联、颈联工对好。如颔联:
蝶中蝶里龙
1一 1 1 一
蛇舞,
一 1,
声起声歇燕
一 1 一一 1
雀旋。
1 一。
联中平仄相对,艺术地运用了重字词性相和巧妙地运用律诗“一三五不论,即每句一三五字位可平可仄"规则。此规则第五字又受不能三连平和三连仄的规定制约。也就是说,每句诗的后三字不能都是平声字或都是仄声字。
此联中化典用典相对,如燕雀对龙蛇。燕雀典出司马迁《史记.陈胜传》中“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龙蛇在杜甫长五律《喜晴》中有“惨淡斗龙蛇“句,他还在多首诗中有龙蛇句。李白诗中也有多处龙蛇句。
有关对仗槪念及例解,我在《律诗的修辞》册子中写到,你手头有。按南朝刘勰经典诗论,对仗可分为四类:言对,不用典。事对,必用典。正对。反正。
此颔联属事对,正对。
律诗首联、尾联不要求工对。能工对更好。
6、七绝。为了加深对上诗的理解,简介一下绝句。它又称截句。意思是从七律中截一半。前后四句或首联与尾联组合,均可成七绝。此法起于南朝。七绝不要求工对。能工对更好。工对典范七绝,首称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门外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细啄磨品味,两联对句与出句平仄、词性相对,典故、鸟类、颜色、远近相对,且句内前后亦相对。绝了!它最全面地用一首诗概括体现了对仗的定义、类别,是学习绝、律诗的最好典范。
切磋互学。仅供参考。
20日晚观冬奥闭幕式间答复。
作者简介

彭安文,1943生,男,汉族,武汉市黄陂区人,大学本科,社科副研究员,公务员退休,洪山区和武汉市作家协会会员。
参加著作的《城区领导概论》一书,1991年1月荣获全国首届领导科学优秀著作奖。
专著《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新探》一书,韶山毛泽东图书舘收藏。
2010年前,论文、纪实文学、诗歌,篆书,共150多篇(幅〉,选集于58本书、画册中出版。
2017年12月,被武汉市老年书画研究会评为“卓越贡献奖",发文、发证、颁发奖章。
1999年9月,被黄陂区人民政府、政协黄陂区委员会选入《黄陂当代人物名録》。
2001年6月,入选人事部全国流动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人才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