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22章 正月里来是新春
大年初一这天早上,一家人吃完早餐后,带上鞭炮、纸钱和香等,一起随婆婆李银芝到村头的山上给坎老爹上坟。坎老爹去世四十多年了。他生前是一名游击队员,长年在天沔汉一带奔波打日本鬼子,和妻子聚少离多。老坎家祖祖辈辈都是单传,临到李银芝嫁到老坎家,也是年近四旬才幸得一子,取名为坎耘昌。儿子不到两岁,坎老爹在一次战斗中不幸牺牲,留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来到坎老爹的坟头,柯蓉芳让坎家福将黄纸钱、香从布袋拿出来。坎家旺点燃三柱香插在坟头,然后烧着黄纸钱。坎耘昌和妻子扶着母亲胳臂蹲下,然后拿起黄纸钱在坟前烧起来。李银芝老泪纵横,边烧纸边哭诉,“老头子,今儿个春节,你儿子儿媳、孙子孙女,还有重孙,都来给你上坟了。你这一去就是四十多年……你倒是好了,一了百了,却把一切的难处都扔给我和耘昌。你都不知道我们孤儿寡母是怎样过来的……”说着说着,老太太呜呜地哭出声来。
柯蓉芳心软,眼泪涮涮地从眼眶溢出。李银芝继续诉说,“要不是耘昌早些年投奔到他表弟家,后来娶上了蓉芳这样贤惠的好媳妇,我都不知道这日子怎样过了……”坎耘昌烧着纸,又让孩子们上前烧着纸钱。
“现在,老坎家发人了。你有了三个孙子、一个孙女,两个重孙子。你儿媳会操持家,开年了,准备再盖新屋,坎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来……你在那边不要睡着了,要保佑老坎家一家老小,保佑耘昌兴旺发达,保佑蓉芳身体健康,保佑你的子子孙孙们平平安安……老头子,你要记住我说的话啊。”李银芝说完,合上双手,向坟头三叩头。
柯蓉芳双膝跪地,合上双手,叩上三个头,随后起身走到婆婆身旁扶住她。随后,坎耘昌率子女、孙子辈双膝跪地,双手相合,叩上三个响头。礼毕,坎家旺拿过一挂“浏阳”鞭炮点燃引线,不久听见“啪啪啪”的鞭炮声。一阵阵灰烟腾空而起,缓缓的,缓缓的由近及远,化作一股股青烟,随风而去,不远处的不老湖和不老山清晰可见。
回到坎家老屋,坎家旺带着儿子坎志成走亲戚,坎家福和坎家和一起去了楚国良家拜年,坎耘昌到不老湖照顾鸭子。柯蓉芳抱着小孙儿坎志明从儿媳房间出来,来到李银芝跟前,“姆妈,小重孙儿给您老拜年了。”她瞧着小孙儿,“志明,给老婆婆拜年了,祝老婆婆长命百岁。”
小志明一脸天真地微笑。李银芝欢喜地站起身,“哟哟,老婆婆看看。”
柯蓉芳将小孙儿抱到她跟前,“姆妈,您看,那眼睛多像家旺。”说完,她把孩子递给婆婆。坎家顺盛碗藕汤出来。
李银芝笑眯眯抱过小重孙儿,“哟哟,你咋还不轻呀。哟,小乖重孙儿笑了,老婆婆见到你喜欢得不得了。”她把脸贴了贴孩子的脸,小家伙全身直动弹。李银芝正欢喜,却不料小志明一泡尿射到她棉袄上。
坎家顺咯咯大笑。
柯蓉芳呵呵一笑,伸手在小孙儿小屁屁上轻轻打了一下,“你这小东西真会来事,这是你给老婆婆的礼物啊。”她拿过尿布给小孙儿擦拭,然后从李银芝怀里接过他。
坎家顺还在嘻嘻笑,忽然听到敲门声。她赶紧上前打开门,见是一男一女站在门前。男孩二十多岁的年纪,一米七几的个儿,国字脸两旁有两小酒窝,眼眶上架一副眼镜,上身穿着中山装,里面一件毛衣;下身一条黑色的喇叭裤,脚穿一双光亮光亮的黑皮靴,手提礼品盒。女孩年纪二十岁左右,一米六八左右的个儿,手上提一个小布包,头戴一顶白色的绒线帽,颈脖上围一条白色的围巾,方正的脸上笑容可掬,两个小酒窝很是好看,上身穿一件粉红色的呢子大衣,下身穿一件牛仔裤,脚穿一双女式皮靴,整个人儿青春亮丽,很是好看。
坎家顺打量一番,还没开口,男孩和颜悦色地问,“新年好。请问这是坎家福家吗?”
坎家顺一笑,“是。春节快乐。稀客,稀客,快请屋里坐。”坎家顺把两人迎进屋子,“姆妈,来客人了。”
柯蓉芳听说有客人来,赶紧把孙儿抱进媳妇的房间,然后出来招呼客人。她吩咐坎家顺去盛藕汤,自己倒茶、端花生、麻糖、京果盘招呼客人。
来客不是别人,是胡佳和她大哥胡志远。两人和李银芝、柯蓉芳客套一番,胡志远将两瓶“洋河大曲”酒和两盒“湖北特产”放到桌上,然后和妹妹在方桌西侧坐下。柯蓉芳在李银芝右侧长板凳上坐下。
胡志远扶了扶眼镜,“伯母,我妹妹也在华师大上学。去年我送她去华师大时,也和家福见过面,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妹妹在学校出了意外,受了伤,多亏家福及时送医和照顾。”
坎家顺端个条盘从厨房出来,条盘里盛两碗藕汤和两双筷子。她把藕汤分别端到兄妹俩跟前,随后在桌子南边坐下。
柯蓉芳起身上前拉着胡佳的胳膊,关切地问,“哎哟,这水灵的姑娘受了伤,伤哪呀?要紧不?没留下什么病根吧?”
胡佳感激看着她,微笑摇了摇头,“伯母,不碍事,现在全好了。谢谢家福同学,也感谢您。”
柯蓉芳轻轻在她手背拍了拍,“没事就好。我说胡姑娘,你们既是同学,就不用客气。家福啊,一定是做了他应该做的事。可他今天去了同学家,可能要到晚些时候才回。”
胡志远扶了扶眼镜,“伯母,没事。我们今天来,就像家福去他同学家一样,给长辈拜拜年,给家人问个好。”
柯蓉芳一笑,“你们兄妹俩,也是有情有义。志远,先喝碗藕汤,等会我再做饭,再叫家福他伯回来陪你喝两杯,说不定那时家福也回来了。”
胡志远微笑地看了妹妹一眼,“伯母太盛情了,我们却之不恭啊。伯母,我们吃。”他拿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嗯,油而不腻,香脆可口。真香。”
胡佳吃了两口,“尺颊生香,余味回甘。见到伯母您,就能感觉这家很温暖。”她微笑地看了柯蓉芳一眼,见柯蓉芳笑容满面地看自己,她脸一下绯红。
坎家顺见了,看了看母亲也微微一笑。
胡志远和胡佳喝完藕汤,坐了一会便起身告辞。坎家顺和母亲挽留不住,只好送两人到村口。
母女俩送走客人往回走。坎家顺嘻嘻笑了笑,“姆妈,胡佳姐姐八成喜欢上我二哥了?”
柯蓉芳微笑地往前走,“家顺,这话可不许瞎说。这胡姑娘啊,也许对家福有那份心,可家福做事应该懂得分寸,不会辜负玉冰的。”
坎家顺嘻嘻一笑,“姆妈,您说得对。我二哥对玉冰姐那是情有独钟。两人是才子佳人,天生一对。”
柯蓉芳欣慰地笑了。
坎家旺走亲戚回来,已是傍晚。他让小志成进屋,自个向妹妹坎家顺房间走去。他心里痒得慌,因为邻村的赌场里十分热闹。经过上次母亲一顿训斥,坎家旺收敛了许多。开始的几天,他天天陪在屋,和妻子说说话,抱抱孩子,做些家务。可没过多久,他心里又惦记着赌场。但手里没钱,也不好意思向妻子开口。于是,他厚着脸皮进入妹妹房间。见妹妹正在灯下打毛衣,他干笑两声,“家顺,大哥年前有两笔帐没收回,你嫂子又刚生了孩子,又赶上过年,用钱的地方有点多。你看能不能从你这借点,我也好周转周转……”
坎家顺只顾低着头打毛衣,“大哥,你知道我做衣服的钱都交给姆妈了。”
坎家旺听她这么一说,仍不死心,“家顺,你也知道,哥一个大男人,过年身上没点钱,就缺少了胆气,这年也过得不自在。你也不想大哥这样吧。借我点,我双倍的还你,我说话算话。”
坎家顺仍旧不理他。那知坎家旺赖在那不走,软磨硬泡,极尽哄骗足足一个多小时。坎家顺拗不过他,从柜中的衣袋里拿出200元给他。
坎家旺接过钱,高兴地走出门。他马不停蹄地溜到赌场。场子里烟雾缭绕,在灯光下慢悠悠慢悠悠徘徊不定。屋子里人堆了起来,大多都是熟悉的乡邻乡亲的。三张方桌拼在一起,“老爷”坐在中间桌子的中央,掌盒子;“二管”、“三管”在他的两旁坐下,主管人们下注,维持场子里的秩序;其他比较有“声望”或者比较有钱的主坐在桌子的四周。其他的人站在坐客的背后,紧随站客背后有的站在一旁地上,有的站在板凳上。
坎家旺在一旁看了一会,马上加入下注的队伍。鏖战大半夜,终于嬴四五百元钱,把年前输的钱赢回一大半。他心里乐呵呵的,觉得老天还是眷顾自己的。
转眼临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早上,天耍起小性子,阴沉个脸,没有一丝阳光。然地上仍不失热闹非凡的场景。一家人吃过早饭,除婆婆李银芝、嫂嫂牟美芬和两孩子外,一家人一起出门送坎家和到江林镇乘车返回少林寺。坎家福推着自行车,慢慢向村公路走去。坎家和跟在自行车后用手扶着箱子。父母、坎家旺和坎家顺跟在他身后慢慢往前走。
走村公路上,柯蓉芳向坎家和说,“家和,家里的事有姆妈和你伯伯,你就放心。出了远门,要学会照顾自个儿。和人相处,多关心体谅别人,多替别人着想。遇到事儿不要急躁,尤其不要冲动。”
坎家和不停地点头,“姆妈,您的教诲家和记住了。”
坎耘昌看了看他,“家和,你姆妈刚才说的,都是一些做人的道理。你去少林寺,学习武艺,伯妈都不担心;你自个儿还是要多学点文化,能文能武,今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伯伯,我记住您的话了。”他停了停,动情地说,“伯伯、姆妈,以前我不懂事,让你们替我操心了。以后,我要像二哥一样,凡事让你们放心。”
柯蓉芳听了他的话,会心地笑了,“你们兄弟姐妹几个,心性都不坏。家福的心性最正,所以整个人看上去很阳光,做事也容易成事,而且很讨人喜爱;家旺的心性有些偏,难免有些阴暗和急功近利,做事能成,却不易成大器;顺儿的心性正,然心怀抑郁,事能做好,却无端的劳心而又伤身;和儿心性正,但易急躁、冲动,这毛病有了改变,以后也能有大出息。所以呀,你们四个要记住,只有把心放在正道上,日后都会有好的出息,坎家就是幸福的大家庭。”
四个孩子一起说,“姆妈,您的话我们都记住了。”
坎家和又说,“姆妈,家和会想您和伯伯,还有婆婆的,您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
柯蓉芳停下脚步拉起他的两只手,“孩子,姆妈和伯伯,还有婆婆,你哥、姐,都会想你。到了学校,安心学习。”
坎家和一头扑到她怀里,“姆妈。”
柯蓉芳手在他的头上摸了摸,“好孩子,去吧。”
坎家福骑上自行车前行,弟弟坎家和在万分不舍中告别了父母和大哥、姐姐,他哪里知道,这一离去,却是和母亲最后诀别。
坎家福骑车刚到江林镇汽车客运站前公路,便见余艳红和庞玉冰站在候车室大门前说话。
坎家和左手提着箱子下车,挥舞右手向她们跑去,“艳红姐、玉冰姐。”
庞玉冰见他跑过来,笑嘻嘻迎上去,“家和。”
坎家和跑到庞玉冰跟前,放下箱子张开双臂一把扑到她怀里。
庞玉冰扶了扶他的双肩,然后从包里拿出条刁刻木船,“家和,看姐姐给你带什么来了?”
坎家和高兴接过小船,“好漂亮的小船,谢谢玉冰姐。”他喜滋滋地端祥着刻有“一帆风顺”的小船。坎家福和余艳红走了过来。
余艳红见坎家和喜形于色,笑嘻嘻看着他,“我说家和,我知道你喜欢你玉冰姐,也知道你玉冰姐喜欢你这个弟弟。不过,姐给你提个醒,你也快一个大小伙了,以后见到你玉冰姐,不要随随便便就往她怀里扑,听到了没?”
(责任编辑 胡采云)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