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芝登山记
图文作者: 西海情歌
荐稿:叙永县作家协会
策划:李腾双(自由翱翔)
制版:春到百草园

踏上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仓央嘉措的诗句就不由自主的在耳畔回响: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我也记不清在西藏过了多少个春节了,今年的藏历年比我们汉族的春节推迟一个月,由于生意的缘故,我又来到林芝过春节。

中国人有句俗语叫做:入乡随俗,我也自然不能列外,新年的正月初一,吃了汤圆去转山。按照家乡的习俗煮汤圆吃,尽管超市买的汤圆馅儿没有妈妈做的好吃,还是狠狠的吃了一大碗,主要是喜欢,还有就是吃了汤圆,能讨个吉利。小时候吃汤圆,都说叫抢元宝,爸妈会在汤圆里放一个硬币,说谁吃到了,一年都会顺顺利利,好运相随。因而,每年的大年初一,吃汤圆也是儿时的一种情趣。

虎年的第一天,林芝的天空飞舞着雪花,瑞雪兆丰年,预示着今年应该是一个好年头,但愿可恶的新冠病毒早一点被消灭,还人间一个美丽的尘世。雪花轻轻洒落在肩上,衣服上,好像给我温柔的抚摸。下雪给我无尽的欢喜,因为在老家已经很久很久没有见过下雪了。沿着工布映像修建的人工湖往比日神山走,大约需要20分钟的时间,就能到达比日神山脚下。转山是藏族人表示虔诚的一种方式。他们相信徒步围着神山绕行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心怀信仰、敬畏自然,虔诚的藏民离开世俗的现实生活,走入荒野自由穿行,历经磨难后回到出发地。途中经历的艰险丝毫不能吓退生生世世围绕神山转经的藏民,因为在他们看来,苦难和折磨正是他们延续着朝圣之路前行的理由。

我不是虔诚的信徒,但是我还是敬畏自然,也深信徒步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还有就是比日神山上风水很好,只要我在林芝过年,每年的大年初一,都会和邻里做生意的老乡相约,一起去登山祈福。希望山中的神灵保佑,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生意红红火火,家里的老人能够健健康康。路途中,会遇见很多的藏民,他们也是去转山祈福的,其实对于藏民来说,转山没有外界想象的神秘,普通的藏民们相信,转山能为他们消除此生业障,祈福家人平安,保佑庄稼丰收。转山活动就是他们实实在在生活的一部分,是他们身体中流淌的血液。

比日神山藏语意为“猴子山”,离我们做生意的地方不远,平时散步也会走到这里,只不过没有上山,走到山脚就返回了。比日神山在西藏林芝是享有盛名的神山,相传为莲花生所赐。来林芝旅行的游客,都会慕名前往。相比往年,去比日神山的盘山公路,已经修缮的比较完善,公路边修了水泥的安全保坎,行走起来也较以往更加平缓。三三两两的行人,行走在盘山公路,有的手牵着手,有的在给亲友打电话拜年,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息。我们往山上行进,也有出门早的人,已经开始下山了。下山的人看起来神情比上山的惬意,毕竟没有那么累,他们有的手上拿着捡拾的柴火,有的就是一根小木棍,但是对于他们来说,是财。不是柴。寓意着,空手出门,抱财归家之意。

比日神山可以说是一座很神奇的山,从尼洋河沿岸的海拔2900米到5000米左右的山顶,各种植被交相呈现,就算是到了寒冷的冬季,放眼望去,整个山谷都是苍翠的,偶有几株松树变黄,反而更彰显了神山的深邃与神秘。走到比日神山的半山腰,透过稀疏的树木,可以看到蜿蜒流淌的尼洋河,穿城而过的人工河,看到远处的山峰,由于天空飞舞着雪花,远山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云遮雾绕,恍若仙境。站在半山腰,你几乎可以俯览整个林芝城市的全貌,高低错落的城市建筑,让你忘了这是高原还是内地的一个古镇。

沿着山路行进,你会看见山中五彩经幡迎风飞舞,你可别小看这经幡,之所以叫做经幡,是因为这些幡上都印有经文,在信奉藏传佛教的人们看来,这些经幡随风飞舞一下,就撒诵经一次,在不停地向神灵传达心里的愿望,祈求神的护佑。这些经幡都是藏民们挂上去的,经幡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哪里有经幡,哪里就有善良吉祥。如果你来到西藏,看见经幡飞舞的地方,那就是有神灵的地方,不妨停下脚步,双手合十,默默地祈福,神灵会听见你的声音,带给你好运。

登临比日神山,一定要去看看中国第二大的自然博物馆,这里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标本,如藏羚羊、孟加拉虎、小熊猫等标本达580多种,可以想象林芝远古时代是多么的繁华。既然是神山,我轻轻地走进寺庙,学着藏族人的样子,烧一炷香,拜一下供奉的菩萨,里面的活佛往我手心倒了一些圣水,叫我迅速抹在头上,嘴里念念有词,应该是请求神灵的护佑,默默地祈愿全家安康,生意兴隆。

林芝有东方小瑞士之称,人淳朴善良,风景绮丽,如果你来林芝,我一定陪你去比日神山走走看看,当你走进带有仙气的山林,远离城市的喧嚣,让你领略给心灵放一次假的旅行!

作家风采

西海情歌。本名刘道勇,四川省散文学会、泸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一个喜欢文字、旅行、电影、偶尔写诗、会做饭的暖男。为了生活,曾经游走在西藏高原,足迹到过西藏、北京、台湾、巴厘岛等等,有作品发表在省市多家纸质刊物和网络平台,出版了散文集《孤独的焰火》。因为喜欢,所以执着!
(电话: 15282472388,微信同步)

温馨提示

投稿邮箱
2563560978@qq.com
投稿要求
古体诗:律诗(古风意境佳)六至十二首,绝句(古风意境佳)十至二十首。投稿时每行两句排列,格式如下:
作者姓名(省名)
诗题
XXXXXXX,XXXXXXⅩ。
……
现代诗:两首及以上(最多不超过五首一百行)。
散文:一篇
小说:视篇幅而定
另外:附作者简介和一张清晰的个人生活照。
可以应作者要求配图和配乐(投稿时加入想配的图片和乐曲名称,注明演唱者等)所有投稿都以正文发送或加编辑微信707904340直接发送投稿,不发附件,如果投稿十日内没有收到用稿回复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投稿以后记得加编辑微信号707904340,以便联系,未加微信的投稿,一般不予编发。
关注《春到百草园》能欣赏更多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