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天铸老师题字)
图片由兰光武老师提供
主编:姚京平

路不好走,慢点走
文/兰光武
诵/边军
收割完了,该准备烧的了。我们那里树木少,烧的比较困难。要上山打柴和买煤炭。收割后的田里,只留下谷桩,不时有麻雀在那里找散落下的谷粒。院子旁边的的树上已堆起草垛,谷草是要留给牛过冬吃的,只有到了犁田的时候喂牛户才把牛牵到院坝中间,当着大家的面,给牛喂泡过的胡豆,还要打一个鸡蛋。农民知道人,更知道牛,农民也是牛。牛要犁田了,该吃点好的了。

过年从梁平乡下回万州的时候,遇见杨兴凤,她和我舅母家住得的近。摆谈中得知她们那里有煤厂,她叫我到她们那里去挑煤炭。我想,找兴凤姐去。我挑着箩筐往山里走。我肩上的这根扁担,还是从万州带到梁平乡下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梁平过去也称过梁山,没有山东梁山的名气大,那是武松打虎的地方,四川的梁山改为梁平了。这个地方有高高的山梁,有广阔的平坝,尤其是那坝上的古刹“双桂堂”远近闻名,叫梁平也好。小平南巡的时候,和女儿议论哪里的柚子好吃,女儿说沙田柚好吃,小平讲还是梁平柚子好吃,梁平柚子风味独特,甜润可口,是四川的特产。在万州的时候,读不成书了也没有工作,这根扁担跟着我到陈家坝挑过石板,给53所挑过沙,到南门口挑过沙,在码头上下过力,挣点钱减轻家里的负担。现在这根扁担跟着我到乡下挑谷子,今天又进山挑煤炭。
一路问起走,来到了兴凤姐下乡的地方。有人喊,“杨兴凤,有人找你!”兴凤姐兴冲冲的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梳着短发,穿一件浅白色带花的衣服,挽着袖子,挽着裤脚,阳光撒满她流着汗水的脸。我说“兴凤姐,我来挑煤炭。”兴凤姐看着我晒得黝黑又风尘仆仆的样子,说先进屋坐坐再带我去。兴凤姐的知青屋,收拾得干净,墙上有一张现代戏“红灯记”里李铁梅的剧照,下面还有几个字,“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旁边挂着一个黄色的挎包,挎包上绣有一颗小红心。右边有张小桌,还有几个小木凳,左边是一眼柴灶,灶台上那油灯的罩子亮亮的。艰难困苦也磨炼人,兴凤姐就像苦寒中的梅花。兴凤姐边给我倒水边说:“出工的时候是听到喜鹊叫,原来是光武要来!”我喝了几口水后,兴凤姐就带我往煤厂走。
这是个小煤窑,在半山上,远处还能听见乌鸦的叫声。兴凤姐给煤厂的人说了几句话,看来他们很熟。兴凤姐叫我去选,她回去做饭,这里还有块煤。小煤窑里不时有人满脸煤灰,光着身子,弯着腰拖煤出来,只有把煤拖出窑口,他们才站起来长长的喘口气,有的人竟什么都没有穿,只有那双转动着的眼珠子在渴望着什么。有人说挖媒的人是埋了没有死,挖媒的人苦啊!
我挑了满满一挑煤炭,到兴凤家的时候,她已把饭做好了。土豆丝炒的得黄金亮色的,看得出比平常的油放的多,青菜是刚从地里摘回来的,炒的得青攸攸的,还散发着原野的青香。一盘自己做的咸菜有色有味,还有一碗好久没有见过的鸡蛋汤。蒸的新米饭馨香满屋,洋溢着主人家对生活的热爱和粮食丰收带来的喜悦。

兴凤姐盛了满满一碗饭对我说:“多吃点,这一百多斤煤炭还要挑几十里地呢!”兴凤姐看着我吃,还关心的问我是怎么做饭的。我说我是每天晚上煮饭,有时煮闷锅饭,有时煮一锅稀饭,煮一顿吃三顿。菜就放在饭里,放点盐巴。有点肉我也是煮在饭里和着吃。撘谷子的时候,天不亮我就扛拌桶到梯田上,撘满一挑,我又挑谷子回院坝,才吃早饭。打柴是起早模黑,要到很远的山里,渴了喝点山里的泉水,饿了吃自己带去的饭坨坨和冷红薯,吃起也香。有一次进山砍柴,下面护林的人在叫“谁在上面砍柴?”我拿着柴刀边砍边大声呼应“是毛主席派来的知青!”下面的护林人不作声了,才算啦。我还说听队上的老人讲,青黄不接的时候和遇到灾荒的年头,饿饭的竟是单身汉和人少的家庭,他们不像人多的家里,大人娃儿兼扯,还容易过。有时队里分东西,是按人头分,大人娃儿一样多。队上的贫协组长刘伯伯当兵进藏的时候,还修过川藏公路,高兴时还能唱几句“二呀嘛二郎山,高呀嘛高万丈”,到了春荒的时候,要到公社要点返销粮才能熬过青黄不接的日子。有次我到刘伯伯家里,接开他们的锅一看,还蒸的糠粑粑呢。有的人喂不起猪,喂了还要杀一卖一。一年做到头,红薯半年粮,还不能吃饱饭,农民苦啊!兴凤姐边听边点头还不时的笑着。
我吃了三碗饭,把菜也吃的得差不多了,汤也喝完了。我说:“兴凤姐,谢谢了,我走了。”日头照着路边的蒲公英,兴凤姐把我送过一个小山坡,我说“兴凤姐,回去吧!”兴凤姐给我指了指前面的路,又叮嘱到“路不好走,慢点走!”山路湾湾,没有尽头。
我挑着煤炭走在山野间的小路上,只有那杜鹃声声,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要来啦!要转过一个湾了,我歇下来,回过头望那个小山坡,兴凤姐还站在山坡上,她怕我走错了路。我向兴凤姐招了招手,兴凤姐也向我招了招手。湾还多,坡还多,路还长。“路不好走,慢点走”,我们是一九六九年下的乡,到现在将近五十多年过去了,这句话还记在我的心头。





作家简介:兰光武 在长江边上长大,当过知青下过乡,后来到铁路上工作。现随女北漂带小外孙,偶有诗文喝上两杯,喜从中来不亦乐乎。
主播简介:边军,曾是北京下乡知青,是朗诵爱好者,喜欢用声音传递人间的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