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入我心
——词坛巨匠石顺义老师印象
作者:鞠长荣
石顺义老师是当今词坛巨匠,他所有的作品都受到广泛传唱,经久不衰。我是他的忠实粉丝,和石老师第一次见面是在2019年,这一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我和来自大连市的音乐人才金日奎老师合作的一首歌曲《中国声音》,在第四届中国优秀词曲群星盛典活动中获得了金奖,荣幸的受邀去北京参加颁奖活动。颁奖仪式上大咖云集,当主持人宣布石顺义老师名字的时候,台下一片欢呼。当天下午,组委会安排大家听石顺义老师讲课,石老师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他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全国闻名的词作家,是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是他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热爱的根基所奠定的,是他谦虚朴实的作风和辛勤耕耘取得的必然成果,更是他把每一首作品充分融入感情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石老师的作品以小见大,以物托志,以情感人,以意化心。
“月光抚摸我的头,柳梢拉着我的手”表现了战士怀念家乡的美好,“小米饭把我养大”“胡子里长满故事”,给我们叙述了父老乡亲的朴素和歌者无法遗忘的情怀,这些词语感情真挚,是每个人的心里话,可亲可爱又可敬。
“风平浪静的日子,你不会认识我,我的绿军装是最普通的颜色……”;“我是那样深深地爱着你,爱你我才更爱这绿色的军衣…..”;众多的军旅歌曲中,石老师的作品是大放异彩,不胜枚举。石老师的作品之所以受众之广,传唱至今,主要特点就是接地气,大处让人回肠荡气,小处使人回味无穷。多年来,他创作了上千首作品,无论是充满深情地《想家的时候》《父老乡亲》《白发亲娘》,还是诙谐幽默的《女人是老虎》,无论是激扬的《一二三四歌》,还是俏皮的《兵哥哥》,都深入人心;《军人本色》《绿色军衣》《黄河的源头在哪里》《我用胡琴跟你说话》等所有的作品都是经典之作。
听完石老师的讲座,众多粉丝迎上前去,把他团团围住,纷纷要求合影留念。我眼看无法靠前,于是大声对石老师说:“石老师,我是接厚芳老师的朋友”。石老师听到我说出他空政文工团战友的名字,笑盈盈地向我打听接厚芳老师的近况,不仅与我合影,还让我转告接厚芳老师,约定冬季在海南相见,半年多以后这次约定成为了现实。
2020年年初,海南“候鸟”文化研究会陵水分会在清水湾举行揭牌仪式,大家知道石顺义老师在海南,都想目睹词坛巨匠的风采,于是就让接厚芳老师请石顺义老师前来参加活动,经过接厚芳老师邀请,石老师欣然应允,这是我们的第二次相见。这次的揭牌活动,我荣幸地担当主持。石老师的老战友,空政文工团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接厚芳老师清唱了石老师的作品《父老乡亲》,其他业余歌手也都拿出看家本领,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石顺义老师虽然是名作齐身,却丝毫没有大碗的架子,他和蔼可亲,谦虚低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我又一次进京去参加感动中国音乐盛典的活动。到北京的当晚,接厚芳老师请我吃饭,为我介绍著名作曲家李昕老师,让我没有想到的是石老师从海淀区也赶来了,石老师一句话让我一个普通的业余爱好者激动不已,他说:“我知道你来北京了,我一定要见你的”。这一句暖暖的话语就产生了兄弟一般的感觉,难怪他的歌词充满深情,他把每一份信任和尊重都像谱写歌词一样,做的细微极致,使人顿刻融化其中。
石老师的儿子石一枫深受父亲影响如今已是著名专业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曾获得鲁迅文学奖。每当网上看到有关石一枫的文章我都会联想到他的父亲,也不由的点赞,石老师看到都会回复:谢谢。
2021年秋,我又开启了海南之旅,当我自驾行驶在广西的时候,手机响起,是石老师打来的电话,他问我在什么地方,我说正在去海南的路上,他又一次约定我们在海南见面。到了海南之后,石老师忙于在海口的事情,见面一直拖到春节之后,石老师说给我介绍一位哈尔滨的老乡——武警文工团的任老师。2月18日一大早我就赶去博鳌,谈起春晚歌曲《春风十万里》我是赞不绝口,我告诉石老师,我们的业余合唱团也在学唱这首歌曲,等大家学会之后我一定把视频发给他看,石老师高兴地说:“大家喜欢就好”。随后石老师又给我发过来他亲自写好的歌词,以免我下载网上的歌词出现误差,足见大师做事的严谨。
这是我与词坛巨匠石顺义老师接触的短短过程,他为人如兄长,作品如清流,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难忘的,也是我这个业余作者最大的幸运。我称石老师为词坛巨匠是当之无愧的,然而石老师却谦逊地说他只是人民的工匠。我想说正是有了这样的巨匠,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正是有了这样好的作品,才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扬帆远航。为此,我写下了一首短诗送给我仰慕的偶像,算作此文的结尾:
《巨匠风采》
——石顺义老师印象
迎春枝俏遍芳华
文笔精髓有百家
阅尽词坛天下客
心崇军旅这枝花
鞠长荣,海南陵水县文化艺术协会艺术顾问,全球华人词曲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哈尔滨市篆刻学会会员。在各类媒体发表过小说、散文、诗歌、歌词、篆刻及硬笔书法作品,多次获奖,被录入《中国作家诗人大辞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