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陉路南抗日根据地是随晋冀鲁豫边区的创立和开辟而形成的,1937年12月初,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第一营,在孔庆德营长率领下进入井陉路南开展游击活动,先后袭击了头泉火车站和微水火车站的日军,之后深入金良川和芦王川各村,向群众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讲解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联络爱国青年,拜访当地名流士绅。孔庆德营长首先与南良都村开明绅士李正芳取得联系,让其协助建立抗日武装等组织。李正芳先生变卖了部分家产,购买了枪支,与当地青年梁敏章、马安之(东尖山人)、马子清(东尖山人)等共同组织起抗日武装。

1938年初,井陉(路南)县抗日政府杨庄成立后, 采取征兵办法,迅速扩大武装,成立了井陉县游击大队。同月,马子清、吴靖东等人在南芦庄村成立了第一个抗日区政府。此时,部队派来民运干部李震、周璧等以八路军工作员的身份协助政府工作,中共冀豫晋省冀晋特委与部队共同派八路军工作团进驻井陉路南,其工作团团长(县委书记)先后由李震、池必卿、张增堂担任,期间介绍梁敏章、马安之、马子清等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4月,日军向晋东南进行九路围攻,井陉的日伪军也兵分两路向县政府驻地杨庄和区政府驻地南芦庄进攻。这届抗日县政府不能再行使职权。


1938年5月初,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再次活动在芦庄、尖山、长峪一带;同时,冀西民训处派吴锡彤来井陉路南重新组织抗日县政府。吴锡彤首先与梁敏章、马安之、马子清等人取得联系,于5月5日在胡家滩村召开了各村村长和有名望人士大会,宣布井陉县抗日政府宣告成立。吴锡彤任县长,县政府驻高家峪村。与此同时,中共冀晋特委与部队共同派八路军工作团进驻井陉路南,与抗日县政府一道开展工作,这即是最初的井陉(路南)县委。工作团团长先后由李震、池必卿、张增堂担任,工作团成立不久,各村农民抗日救国会相继成立。工作团在李震带领下进驻南芦庄大湾做抗日宣传工作,因联庄会和八路军有过节,1938年出有一位姓汪的营长,带领几个人到南芦庄劝说解散南芦庄联庄会帮助八路军打仗,可是联庄会不听劝阻,将汪营长及带领的几个人打跑,当时汪营长是从东尖山村问子背向吴家窑方向撤退的。因此被当地反动武装联庄会包围,解除了武装,李震等19位干部将要遭杀害。危机时刻,马子清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高呼:“不要动手!不能枪杀他们”,东尖山村马贵江协助马子清去和联庄会谈判交涉,对联庄会负责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性命担保共产党是抗日救国的队伍,会团结一切抗日的力量,才把李震解救出来,从此马子清、马贵江和李震结下革命战友之交,解放后李震将军还与马贵江有书信来往,询问生活工作情况,东尖山的村庄发展情况。


1938年5月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住村东官房)、三八五旅政治委员谢富治、旅长陈锡联率部进驻井陉(南)县南芦庄、康庄、尖山一带,当时的旅部在东尖山马胜利家石窑洞,旅长陈锡联(住马喜楼家),当时23岁,常骑一黑骡子,还有随军医生(李震之妻白某某住马贵江家旧院),在此居住期间陈锡联曾认马喜楼为义子(成年后曾任村支部书记)。井陉县抗日政府随同三八五旅一部活动,从高家峪移驻东尖山村,本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部队协助县政府解除了当地的地主武装、联庄会等反动组织,重新打开了路南的抗日局面。这时县政府也先后成立了政务、军事、除奸、组织、经济、总务等室,还在东尖山村召开了一次有七十余村群众参加的千人大会,从而扩大了抗日声势,掀起抗日高潮,并组建起井陉正太游击大队。


这次组织抗日政府和游击队时,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作到扩大与巩固并重,对各群众组织负责人慎重选择。时间不长,各级抗日群众团体自下而上纷纷成立。在建立抗日组织的同时,党的组织也在迅速发展壮大,至1938年底路南抗日根据地百分之五十的村庄都建立了党的组织。此时八路军工作团(即县委)对外改称“派报社”,设有组织、宣传两部,县委书记由智化日接任。


孔庆德(1911年2月14日~2010年9月29日),山东省曲阜市保宁村人,孔子73代后裔;1911年2月14日出生,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1930年12月入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历任营长、团长、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阳明堡、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历任旅长、纵队副司令员、军长等职,参加了上党、邯郸、邓县、襄阳和进军大别山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区炮兵代理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3年10月离休;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李震(1914年12月—1973年10月21日)河北藁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小说及其改编电视剧《亮剑》中“赵刚”一角的原型。1936年加入山西牺盟会太原民训团,1937年入党。抗日战争时期任冀西游击大队第二大队政治处主任、太行军区直属游击大队政委、太行军区第六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十八旅政委、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部副主任、代主任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二军政委,陆军兵团政治部代主任。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公安部革委会主任等职。中共第九、第十届中央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