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旮旯闲话(455)一一豁达应世
文:杨忠敏
中华五千年文化是内省文化,其中有个主旨就是把脉人生。儒释道三教,最终关注的是人性的教化开化。众生诸相达也罢穷也罢、富也罢贫也罢、顺也罢逆也罢、贵也罢贱也罢,无论生态如何,谁人都走在一条自我救赎的路上。修齐治平四字,不就是人生的夙命和使命么。
东方文化,从不认为人类是一个一个独立的个体,那种"四海说"和"天下观",自始至终都在寻求人类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易•爻辞》有"观我生进退"一爻辞,体现出最初的人文观大局观。此爻告诫人们处一时要想到前后左右,了一事得想到前因后果。不断退路,不绝后路。有大局才有全局,有全局才有好结局。 
豁达应世,既体现着人生的态度,也体现着人处世的方略。这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循天应命,顺应历史潮流而动。一代人有一代人所处的历史条件,事与业、功与绩、成与果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展开的。任何超越和滞后都是枉然。称时而动,逞势而上,量力而为,循天道而动。一代人有一代的使命,承天命之赋,载天意之予,不负韶华,不负担当,有所作为。 
二是虚怀若谷,汇涓水以成江河。"旷兮其若谷",做一个心中无块磊,空旷如山谷的坦荡君子。学会居一隅见六合风雨,视一抹知八方阴晴。有主见而不守成见,集众论而弃绝谬论,採智撷慧、积优聚良而汇众志成滔滔江河,泱泱湖海。
三是容人性之良莠,扬善抑恶成就惠风。容得恶言恶语,让流言者自暴自弃;容诸事加身而不推诿,急事急办,苦事力办,难事尽心办,大事执著办。处事有原则,事事有着落;人无定相,心无定型。多方位看人,多尺度量人,取其长掣其短,以大格局容纳小方寸。
古今中外,无论是朝堂权贵,还是僻壤贤良,凡豁达之人终有广阔无垠的大格局,大格局才能酿就大气象。文化,最终化的是人的视野和心胸,有了这个底数底气,命理运程就不会空泛苍白。
作者简介

杨忠敏,1950年出生,共和国的同龄人,经历过时代的风风雨雨。就个人来讲,沐浴着共和国的阳光,走过人生一段又一段里程。
军营里,最爱闻靶场上射击时飘出的硝烟味。最终,有幸走上血与火的战场。虽无前辈的艰苦卓绝,也不及先烈血沃中华,算是尽到一份固疆守土的责任。为祖国平安,站哨几十载,算是个合格老兵。
有幸在垂暮之年,生活在风清月朗,政通人和的好时代,常与战友们切磋互励,网上闲聊,真是人生之大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