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我心钟声情
文/姜超
“——铛铛……”一阵清脆的上学铃声从远处传入我的耳畔,一骨碌地坐了起来,拧亮床头灯,正穿着衣服,这一举动惊醒了睡在身旁的妻子问道:“天还未亮,你这么早起来做什么呢?”
“今天有一节早读课不能迟到,仿佛聆听到学校的上课铃声……”我回应着。
“这么回事?今天是礼拜天,别的学校都放假了,你们加班……”
“是星期天?哪我怎么听到上课铃声?”我拍了一脑袋,从恹睡中清醒了,原来是我在做梦,可谓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于是,我拿出床头柜抽屉里的手机打击一看,才二点三十六分,一旦醒来时没有一点儿倦意,唯有学校那悠悠且清脆的铃钟萦绕在我的耳际,孩提时一幕幕如烟往事又清晰的浮现在眼帘,那么鲜活,那么清晰,那么触手可及。
在我上小学二年级时,一日冬天翌晨天刚蒙蒙亮,爸爸妈妈到田里干活去了,只独自一人在家里,临走前喊醒了我。
“早饭弄好了放在锅里,你早点起床吃饱上学不要迟到……”妈妈絮叨着。
“——知道,知道了。你们去忙吧。”我随口应附道。
当爸爸妈妈离家后,又将头蒙在被窝里,蜷缩成一团又忘乎所以地睡了起来,很快进入梦香,太阳已得老高了,在外劳作的母亲放心不下,就叫父亲来家里瞧瞧我上没有上学,父亲大步流星地赶到家里走进卧室掀开被子,气不打一处来,把我从梦香里喊醒,还使劲地拧了一下耳朵疼得嗷嗷直叫唤:“别拧了,下次不敢了。”,自觉理亏急忙穿好衣服,狼吞虎咽地喝了一碗玉米粥,头也不回径直地向学校跑去。走到半路只见听上课铃声一如夏日暴风骤雨般的急速,一如军营里吹奏响的军号声声,此时的我三步化作一步,恨不得肩膀上生长出一对轻捷的翅膀,飞向校园里,飞到同窗学中,飞到老师的身旁。刚起来外面时觉得寒风刺骨,跑不多久周身喷发出朝气,说时迟那时快,当铃声刚停下片刻后,我来到教室门口,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这儿,老师叫我步入教室,一脸严肃地说:“晨读课与第一节早结束了,这是上午第二节数学课,为什么事耽误二堂课时间,你家仅与学校一河之隔,学校的铃声你耳朵难道就没有听见?下不为例。”
“又睡懒觉了,大懒虫一只。”和我坐同桌的姜倩嬉笑着。
“——大——懒——虫。”同学们吱吱喳喳地笑语道。
“强强同学虽然说迟到些,好在还能坚持上学……以后要改掉懒惰,上学迟到的坏习惯。”老师一番话打断了班上同学们议论纷纷,变得格外的安静,静得仿佛能聆听到血脉里血液汩汩流淌的音律。
二话没说一句默默地坐在自己的座位,心中油燃般升起一种难受之情。
“学校钟声对同学,对教师来说都要服从命令,服从指挥……”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述学校铃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那以后里,我也再不敢迟到了,学校铃声时时刻刻地提醒自我,警戒自我:做一个赶超时间前面的人。
记忆木匣一旦打开,有关学校钟声的事儿,又一次落尘般地涌来,多么的有趣,多么多滑稽,多么的不堪回眸。
当时学校有许多块地,按年级,年龄,班级人数等因素分块包干,一个班不少于两块,年级越高,分的田自然就越多啦。(那时候老师都是外地分配到这儿的,难得有本埠村人任教,不同于现在,教师绝大多数是当地的,不知不觉又扯多了。)分班包干,各块地里栽种不同的蔬菜,各班每周二节劳动课轮流由班主任教师带我们干活,挖田,整地栽菜,施肥,浇水……一季下来,班与班还进行评比,一看长势,二看收获数量,期未结束前,学校校长还对同学们发一些奖品:练习薄,大白纸,铅笔,书包……同学们可高兴哩。在三年期间,那日劳动课,我和同班同学韩晓华,姜海在一起平整菜地都累得满头大汗,老师见状后喊其他同学替换我们,此时,我们三人在同学们热火朝天的忙碌中遛到学校操场前一个小树林玩耍去了。
“学校铃声一敲起来声音能传几里路外,真的响。”姜海说道。
“学校铃声比我们校长权力大,无论谁敲响,个个都听他的。”韩秀华眉飞色舞着。
“你敢敲一下钟么?”姜海用手拉了一下我的衣袖笑语道。
“敢,但你们可不能出卖……谁说出谁王八蛋”说完后,我们三个用手指拉了勾,都是轻语道:“拉勾上吊一百年不准变。”
话音刚落下,我悄悄地遛到学校办公室里后面拉动系在绳子上的铃铛,“——铛——铛”钟声回荡在校园上空,回荡在各班级的室里,此时,所有师生都陆续地走出教室外面,就在这时,校长刘必贵走了出来连连呼喊道“教师,同学们都进教室里,敲打下课铃声时间还没有到呢。肯定是哪个调皮学生在闹恶作剧。”
过了一会儿,下课铃响了,凡上劳动课班级的学生都回到各自班级,要班主任查出擅自敲响学校钟声的学生,当语文老师赵秀丽站在讲台上以严肃的神情巡视全班同学时,我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害怕极了。
“刚刚敲响学校铃声是谁?自己站出来主动认错……”赵老师逐字逐句地说道。
此时,我仿佛觉得姜海,韩晓华目光一齐紧盯着,于是就站了起来。
“老师是我敲响了钟声……”我声音越说越小似夏日里蚊虫发出似的。
“别的同学站到操场站车放学,你随我去办公室……”
我尾随在刘老师身后来到办公室,于是刘校长将我拉到身旁询问道:“你为什么要敲响钟声?别的同学指使你做的?还是自己做的?抑或是其它原因?”
我来了个竹管倒豆子,尤其把敲响学校钟声的想法一五一十,原原本本说了个清楚。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现在你就要努力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长大才能做一名出类拔萃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就可以天天敲响钟声。”刘校长语重心长地说道。
在回家的路上,一粒理想的种子已播撒于心田,人生苦短当早立志,此是我蓦然回想起传承千古的一句箴言“天道酬勤”。时间在草木荣枯中流逝了,须臾间,当我长大成人选择职业时,那年母亲叫我学一门技术到工厂干活能挣更多的钱,如果像你父亲一样,做一名教书匠,社会上没有地位,遭人歧视,工资少,日子过得艰辛,恐怕连娶个媳妇也有点困难;当时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家有三担粮,不教活生王。
一句俗语说得好“——知儿莫如父”,父亲了解我内心世界,直言不讳:“子承父业怎么了,做一名教师光荣且自豪。人各有命,人各有志,生活自己过的,不是过给别人看的,用来攀比的……”
事后,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做一名乐于平凡,甘于寂寞的老师,从走上教育教学岗位上到迄今为止,已走过四十载春华秋实,一路有校园悦耳钟声陪伴,是一件多么惬意,多么愉悦,多么幸福的事。学校的钟声早已被智能铃声所代替,但昔日那悠悠的钟声依然回荡在曾经师生们的心间,又如花般粲然地绽放在我的幽蓝梦境,荡漾在我灵魂的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