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凄美歌声,读懂两性心理
文/汤道夷
那夜的雨也没能留住你
山谷的风它陪着我哭泣
你的驼铃声仿佛还在我耳边响起
告诉我你曾来过这里
………………………
这首最近在大陆广泛流传的《可可托海牧羊人》的歌曲,其苍凉忧伤的旋律,诉说着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一个赶着羊群,更替着牧场草肥水美的年轻牧羊人,和一个驼着蜂箱,追随着采蜜地的花开花谢的养蜂女,两个同样漂泊,以绿洲为家的人,在野花盛开的可可托海相爱的故事。“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相似的生存手段,相同的生活方式,使得牧羊人和养蜂女两人心照不宣地相互体贴,相互关爱。善良的牧羊人觉得带着两个孩子的养蜂女不容易,就会经常送一些羊奶过来,而养蜂女也会把香甜的蜂蜜放到牧羊人的毡房门口,在这个花开草长的季节里,两颗漂泊的心终于走到了一起!
四季更替,夏尽秋来。当草木黄落,花谢枯萎之时,养蜂女也酿完了这个季节的蜂蜜,她告诉牧羊人她将要离去。那夜,养蜂女收拾好帐篷,带着孩子,赶着驼着蜂箱的驼队,在飘风急雨中默默离去。而牧羊人还沉浸在与养蜂女的爱情里,无法接受养蜂女离去的现实。倔强的牧羊人选择在草场等待,他要等待养蜂女回心转意,重归可可托海,他们破镜重圆的那一天。可现实是残酷的,他不仅没有等待到养蜂女的回归,而是养蜂女托人带来的她已经嫁人的消息。于是,在可可托海枯黄的牧场上,一个孤单的牧羊人,送来了无助而迷茫的凄凉歌声:“我酿的酒喝不醉我自己,你唱的歌却让我一醉不起。我愿意陪你翻过雪山穿越戈壁,可你不辞而别还断绝了所有的消息,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
倾听凄美歌声,读懂两性心理。从这首歌的背景便可预见事情发展的必然结果。放牧在空旷的大草原,漫长孤寂,和羊群在一起的时光是用日和月来计算的。年轻的牧羊人在可可托海放牧着他的羊群。日出,驱赶羊群游荡于绿草如茵;日落,弹起琴弦孤独在毡房蓬荜,追赶着日月,耗尽了青春。他渴望友伴,更渴望爱情。当养蜂女带着她的孩子和驼队向绿洲走来之时,他孤寂的心便有了温暖的慈润。牧羊人帮助养蜂女卸下蜂箱,搭起了帐篷。在放牧之余,他帮助养蜂女收割蜂蜜,也不时地送去羊奶,而养蜂女则以蜂蜜作为回报。日久生情,两颗流浪的心终于擦出了爱的火花。牧羊人需要爱情,他不在乎养蜂女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的事实,他愿意像亲生父亲一样照顾孩子们。牧羊人善良淳朴,把生活想象的非常简单。而养蜂女则不然,她有过婚姻,生育了两个孩子,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她知道养蜂,这个四处流浪靠天吃饭的行当不是一个女人的长久之计;更何况,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有责任把两个孩子养大成人,而流浪于可可托海,是无法给予孩子们良好的教育。虽然,当她遇到牧羊人的时候,死寂的心仿佛又被唤醒了,也爱上了这个开朗、善良、乐于助人的大男孩。但自己比牧羊人大许多,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尽管牧羊人不在乎两个孩子是否亲生,但她在乎,这对牧羊人不公平。她不想拖累这个年轻人,为了爱,她只能选择离去。于是,那夜的雨下的很大,养蜂女还是义无反顾地带着孩子赶着驼队悄悄地离去了,脸上流淌的是冰冷雨水夹杂着滚烫的泪水。当在伊犁的养蜂女听说可可托海的草都已经黄了,而牧羊人还在那儿苦苦等待着她的回去。她哭了,托人带给牧羊人她已经嫁人的消息,或许是真的,或许是让牧羊人死了这份心的说法。
《可可托海牧羊人》的歌曲充满着“阿多尼斯情节”,那种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追寻,但却追寻不到,只剩下无限的悲凉。这首歌无疑是一曲爱情的悲歌,共鸣了无数人的心灵,以至于歌曲一经面世便备受瞩目,以燎原之势在大陆迅速传唱开来,也震撼了海外华人圈。
浙大电子物理82级 汤道夷
2020年11月14日于多伦多
【作者简介】汤道夷,毕业于浙大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一个标准的理工男。2017年初成为加拿大高校文学社会员。也许是从小打下的文学基础,虽然以前很少写文章,但几乎每周都参与写作,常有好评。写作的原则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结合,以表达个人观点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