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16章 少女中标枪
被标枪射中的姑娘不是别人,正是胡佳。标枪刺穿她的灰蓝灰蓝的女针织衫,直插她的左胸脯乳房。她白晳的左乳房上部塌陷一块,标枪尖放肆地向里咬住不肯松嘴,鲜血随枪尖溢出浸染她的衣衫。胡佳睁着双眼,额上渗出豆大般的汗珠,脸上显出十分痛苦的神情,泪水顺着眼眶向脸的两旁流淌。她双手握住胸脯上的标枪,不敢有丝毫的动弹。
坎家福冲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抱起胡佳。他看着那杆扎入她肉身的标枪,格外小心地向医院方向行走,边走边安慰她,“胡佳,你忍着点,就快到医院了。”他身后跟着七八个同学。
胡佳泪水流经两颊,低声问,“家福,我是不是要死了?”
“胡佳。你只是受了伤,不会有事的。你忍忍,马上就到医院了。你别说话。”
胡佳止不住泪水。
她来到学校的操场,本是来看坎家福他们打篮球的。自从在县城中医院里见到他,胡佳便对他产生了好感。在华师大校门前再次遇上他,并得知他也考上了华师大,她更是异常欣喜,觉得这是上天安排的机缘。没过几天,借送坎家福的照片之际,她也借机把自己的照片送给了他。此后的每天,她的心都在他的身上,有意无意间,关注关心起他的学习和生活来。尽管她没得到坎家福任何的回应,尽管她也知道他和庞玉冰的关系可能很亲近,但她仍默默地爱他想他,希望见到他,即使不能和他说说话,能看着他也行。哪曾料想到,今个刚走到操场边,便遇上了这档子事。想到这,她的泪水又止不住外淌。可能是疼痛难耐,也许是流血过多,她的眼睛慢慢地闭上。
坎家福见此情形,焦急地喊,“胡佳,你一定挺住。你醒醒,别睡觉啊,就到医院了,就到了。”
坎家福和大家一起将胡佳送到华师大附属医院,三四名医护人员立刻把她放到急救床上然后推到手术室。
坎家福和一同来的同学都焦急地在手术室外等候。
一位男同学走向另一位同学跟前,一把抓住他的衣领,厉声斥责道,“刘海涛,你真混蛋!让你去把标枪拣回来,你倒好,把标枪射了回来,闯了这么大的祸,我看你怎收场?”他随手将他朝后一推。
刘海涛满头大汗,他早已紧张得不知所措,身子直打哆嗦,嘴里喃喃地道,“我……我不知道会发生这样的事。我我……我……不是故意的……不是……”随即,他开始呜咽起来。
坎家福上前正打算劝说几句,手术室门打开。一名身着白大褂护士走出门来问,“胡佳家属?”
坎家福赶紧上前,“护士同志,我们都是她的同学,请问胡佳人怎么样?”
护士看了他一眼,将几页纸和一只圆珠笔递给他,“手术马上进行,请在上面签字。”
大家也都望着坎家福。坎家福犹豫一瞬,拿起笔签上了自己的姓名,随后将纸和笔还给护士。
护士接过笔和纸,“请你们先预缴三千元治疗费。”
大家听了,惊得面面相觑,没人敢说一句话。刘海涛垂首痛哭流涕。大家一时也不知所措。
坎家福看着护士,“护士同志,我们是华师大的学生。胡佳同学家人不在,我们身上也没带这么多的钱。但我向你们保证,也尽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把医疗费筹齐,请你们先行给胡佳同学做手术吧。”
女护士打量了他一下,“那好吧,请你们尽快想办法缴费。”随后转身进入手术室。
坎家福让其他同学都回学校,自己在手术室外等候。听到消息的杨爱君赶紧到了医院,和坎家福一起在手术室外等消息。三四个小时过去了,胡佳终于从手术室出来。
杨爱君和坎家福赶紧迎上前去,一位戴眼镜的医生看着他俩,“标枪刺中女孩左乳房的上方,标枪取出来了,缝了17针。如果枪再往里多一公分,这花一样的姑娘就没了。”
坎家福看着胡佳苍白的脸,握住她的手,“胡佳,你受苦了。”
胡佳身子虚弱,得知自己的左乳房缝了17针,将会留下一大圈疤痕,她情绪激动,“早知是这样,倒不如让我死算了。”她嚎啕起来。
医生赶紧制止,“这位同学,你刚做完手术,必须保持平和稳定的情绪。”
杨爱君扶着急救床安慰她,“胡佳同学,我能理解你的心情。听医生的话,理性冷静,稳定情绪。一切都会好的。”
胡佳的爸爸胡德好、妈妈苏春兰,接到女儿学校发的电报,得知女儿受伤,第二天清早便火急火燎地由川江乘车赶到华师大附属医院。
胡佳妈妈一进病房,看着脸色略显苍白的女儿躺在病床上正在输液,上前揭开她胸前的被子,用手撩开她秋衫的衣领,看着左胸前绑着的纱布,眼泪花花溢出眼眶,“我的宝贝女儿,谁让你遭这份大罪呀,啊?妈一定要找他算帐!”
胡德好十分心痛走上床头,“佳佳,看到你这遭了大罪,爸妈好心疼!”
胡佳不说一句话,只是不停地哭泣流泪。 父亲用袖口给女儿擦拭了脸上的泪珠,她仍不愿看父母一眼。
闯了祸的刘海涛当天也给父亲发了电报,让父母筹钱赶紧到学校。第二天下午五时左右,父母赶到学校。刘海涛带父母走进了胡佳住的病室。他见一对中年男女守护在胡佳身边,心里估摸着是胡佳父母,于是怯生生上前小声说,“叔叔、阿姨,对不起。我……和我伯妈过来看胡佳同学……”
胡母一听,满腔怒火腾腾从心底升起,她转身上前一把抓住刘海涛的衣领,厉声质问,“这么说,是你把我们女儿害成这样的?啊?你差点要了我两老的命?就算我女儿明天好了,不知道今后还落下什么后遗症?你把我女儿害惨了!”说完,她一巴掌狠狠打在刘海涛左脸上,随后上前,又一巴掌狠狠打在他右脸上。
胡德好见状赶紧上前劝止,“孩子妈,不要激动,有话好好说啊。”
刘母看着胡佳父母,匆忙走上前,“这位老哥、大嫂,都是我们没把孩子教育好,才让你们的女儿遭这样的大罪。我和他爹在这里给你们赔不是了。”说完,夫妻二人一起恭敬地鞠上一躬。
胡母愤怒地瞪着刘海涛父母,哭泣地用手指斥道,“赔不是?赔不是有什么用?你们就算给跪下叩头,我女儿都不能恢复原来的样子。你们知道不知道,标枪剌中了我女儿的胸……医生说再深半公分,我女儿就没了。现在她命是捡回来了,可她缝了17针……她终生都留一大圈伤疤,你们知道不知道?”她大声哭嚎起来,“我恨不能打死你。”她又狠狠地向刘海涛踹了一脚。
胡德好赶紧制止妻子,不让她再动手动脚。刘母胳膊肘拐了丈夫一下,“快把钱拿出来。”刘父从腰间袋子里,拿出一把十元的钞票,“接到海涛的电报,我们把全部积蓄全拿来了,共1400元。如果不够,我们回去再把牛、猪都卖了,孩子治伤要紧。”
胡母噘起嘴,“哼!1400块?一万四千块也不能把我的女儿医治成原来的样子。”
胡德好劝慰妻子,“行了,孩子她妈。看看人家,多么朴实的情义呀。消停消停啊。”他转身向刘父,“老弟,你们这份心我们领了,说实话,我把全部家当带来了。走,我们一起去缴费。”
他向刘海涛父母使了个眼色,于是,胡德好和刘海涛一家三口离开了病房。
胡佳在医院住了10多天,经过医生的治疗和母亲的调养,她的伤很快趋于稳定,也很快回归正常的学校学习生活。这天周末下午,她肩挎个书包打算去找坎家福,以表示自己对他的感激和由衷地爱慕。
坎家福肩背个书包,正好和周文光、李子文等人一起从宿舍出来去学校图书馆。周文光上下打量了坎家福新穿的那件中山装,“家福,这身衣服穿在你身上真不错,很有学生领袖的风范。”
李子文呵呵一笑,用手在坎家福中山装的衣领和衣袖上轻轻拍了拍,“周‘关关’,家福本就是我们的班长,长得也一表人才,穿什么都显得有风度和气质。”
周文光睨了他一眼,看了看前面,忽然眼睛一亮,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唉,你们看,那不是中标枪的那姑娘吗?”
几个人向前一看,只见一位漂亮的女生站在前面不远的地方,正向他们这边走来。
李子文伸长脖子一阵鬼笑,“唉,正是送照片给你的那位姑娘。班长,莫非她是专程来感谢你的?”
周文光哈哈一笑,“李‘关关’,有好戏。”
李子文狡狎一笑,“关关雎鸠,在河之州。谦谦君子,淑女好逑。家福同学,你的‘关雎’在前面等你了。哈哈”说完,他猛地往前跑去。几人一听,哈哈大笑起来。
坎家福猛地向前追赶李子文,哪知那李子文跑到胡佳前面,忽地又往她身后一钻,坎家福来不及止步,就要撞上胡佳。于是,他一把抱起她,自个儿摔倒在地上,胡佳在他怀里安然无恙。几个同学一看,都拍着双手哈哈大笑起来。
坎家福赶紧放手,起身扶起胡佳,关切地问,“胡佳,没摔着你吧?”
胡佳脸一下子绯红,嘴角边掠过一丝微笑。她摇了摇头,“没事。”
坎家福看了她一眼,“没事就好。胡佳,你刚出院不久,不宜剧烈运动,也不要让自己受碰撞,还有,这段时间要好好调养身体。我们去图书馆,再见。”
“等等,家福。”胡佳叫住了他。坎家福回过头看着她。
胡佳从书包里拿出一套《红楼梦》,“家福,感谢你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这套书是我送给你的,请你收下。”
坎家福没有接她手里的书,“胡佳,我们是同学,又是老乡,我们相互关心、相互帮助,是不需要感谢,也不用回报的。你的心意我领了。这套《红楼梦》我在图书馆已经读过了,而且不只读过一遍,你自己留着好好读读吧。我去了。”他转身向图书馆方向跑去。
胡佳赶紧大声喊,“家福,坎家福……”见他已经跑远,胡佳悻悻拿着书转身往回走。
刚才发生的一切,被站在他们身后不远处的杨爱君看在眼里。杨爱君向胡佳快走几步,“胡佳同学,胡佳。”
胡佳转过身,见是杨爱君喊自己,立刻喜上眉梢,“杨老师,你好。”
杨爱君上前拉起她一只手,“胡佳同学,身体恢复得还行吧?”
胡佳点了点头,“还行。杨老师,前段时间,多亏了你和同学们的热情照顾,我都没来得及向你和大家道谢。谢谢你。”
杨爱君莞尔一笑,“胡佳,我们年龄相差无几,你就如同是我们的好妹妹,以后别客气啊。”她伸手拿过胡佳手中的书,“《红楼梦》!你在看这部书吧?非常优秀的古典名著,很值得一读的。”她将书递还到她手上,“胡佳,经历了这场磨难,你瘦多了。不过也越发漂亮了。这段时间你好好保重身体,营养要跟上,不要剧烈运动。等完全康复了,你还是那个人见人爱的快乐天使。”
胡佳听她这么一说,刚才的不快即刻烟消云散,她感激地看着杨爱君,“杨老师,你真是我们的好老师,也是我们信赖的大姐。谢谢你。”说完,她向杨爱君鞠上一躬。
杨爱君拉起她的右手,热情地看了她一眼,“你们呀,都很可爱,我喜欢。”
(责任编辑 胡采云)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