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和同学聊聊天

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如果一个人的平均寿命是80岁,那么最少有四分之三时间都要和学校有联系。先是自己从3岁呀呀学语上幼儿园开始,到大学本科毕业时23岁,大约20年时间在学校读书。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当了家长,你的孩子又成了学生,再把这20年又重复一次。好不容易退休了,再发挥余热带孙子,20年再循环一次。如此往复,只是角色不断地发生变化,可见学校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把你的孩子教育好,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每个人都是从寒窗苦读开始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少儿读书时”。回想四十年前我家所在的韩城山区的上学条件真是艰苦,那时的冬天比现在要冷得多,凿开河河面结了厚厚的冰,只有等来年春暖花开了才能融化,刺骨的西北风呼啸而过,吹得上学路上的小孩子直不起腰,只好佝偻着腰踟蹰前行。我的学校就坐落在河岸边的土卯上,教室是由村里旧庙改建的,白纸糊的窗户经不起寒风的吹打而四面漏风,教室的温度经常在0℃以下,时常做作业写着写着圆珠笔、钢笔里的墨水就冻住了写不出字来,只好把笔尖放在嘴边用热气“哈”一会,才接着继续写。放假期间,为了一道题的正确答案,经常翻山越岭走十几里的山路去请教老师,获得答案后,又不知疲倦地从崎岖的山路往回走,一点也不觉得辛苦,因为老师告诉我们,山外边的世界很大很远很精彩,只有好好读书才能走出去。

如今的教室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多媒体应用起来方便快捷,只要你对新知识有疑问,马上就能搜到标准答案,真是幸福呀。但是良莠不齐电子游戏、短视频等日新月异,充斥着日常生活,小学生抵御诱惑的能力差,容易上瘾,学习成绩下滑成了常事。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等我们长大了,到了社会上自己做了家长,经过社会的历练,才领悟到读书的好处,可惜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连打带骂逼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这就是所谓的网络流行词“鸡娃”。

有个非常要好的闺蜜,遗憾自己当年没有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非常羡慕那些上了大学的同学,可以轻轻松松赚钱养家,而自己只能在餐馆打工,每天累得腰酸背痛。于是抱定决心,不能让孩子再像她一样,要求孩子必须好好学习,避免重蹈自己简单劳作的职业。孩子却听不进去,难道学习成绩差还遗传?其实,良好的习惯、读书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崇高的人格、长久的幸福感,是孩子在成长中必须具备的,这些都需要父母在家中帮助孩子一点点养成。不要等到孩子出现问题,等到老师反映情况,等到孩子与你渐行渐远,才后悔莫及。我告诉她要停止抱怨,及时摸清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做朋友,自己以身作则,主动放下手机,少追泡沫剧,拒绝麻将等不良娱乐活动,积极学习提高自身技能,保持终生学习的竞争力,给孩子树立榜样,胜过一千句一万句的说教。

春节过后是新学期的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的老师又开始忙碌起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俗话说,一年树木当柴烧,十年的树木成器具,百年树木为栋梁。每个学生就是一棵小树苗,老师就是手拿锄头、镢头和锯子的园丁,为了每一棵树苗长成参天大树,日夜不停地松土、施肥和修剪枝叶。

清朝时期陕西韩城出了个状元——王杰,他受到乾隆皇帝的赏识,成为清代名臣。王杰曾经在嘉庆皇帝还是太子时,担任过他的老师。相传有一天,乾隆皇帝来视察太子的学习情况,恰巧遇见太子贪玩没有完成作业而被王杰罚跪,就命令儿子立刻站起。还说了一番话:“这个师傅教不教你,你以后都是要做天子的。”意思是嘉庆不应该下跪,这有悖“君臣之道”。而王杰直接回了一句:“教者尧禹,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意思是受教育的人将来像尧和禹一样贤明,不受教育的人将来就会像桀纣一样凶残,老师的作用就是这样的啊。言下之意,“为师之道”更为重要,说的乾隆皇帝心服口服。如今的学生福里生福里长,全家众星捧月,抗挫折能力差,我们的老师都应该向王杰学习,拿起心中的戒尺,严格要求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生人生道路的领路人。作为家长应该有乾隆皇帝的胸怀,敬畏老师,敬畏学校,家校联动,积极配合,共同把培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

草木会发芽,孩子会长大,岁月的列车,不会为谁而停下......孩子,不要抱怨读书苦,不要抱怨家长的唠叨,不要抱怨老师的严格要求,只有经历了,才能昂首走上去看世界的路。



《作者简介》
樊春亮,女,1970年出生于陕西韩城,爱好文学和韩城当地民俗文化,先后在《韩城文学》、《渭南网》、《都市头条》等公众号发表文章5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