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稻花香,稻穗黄
熊攀 著
第13章 拳拳赤子心
坎耘昌一家人围坐在方桌四周准备吃晚饭。柯蓉芳见坎家福不在,看了坎家和一眼,“家和,去房里喊你二哥吃饭。”
坎家福的房间和坎家顺的房间紧邻在一块。两间房建在老屋前的左侧,房门坐西朝东,与老屋坐北朝南正好垂直。两间房是在坎家福上高中前两年,父母见孩子们一天天长大,老屋住不下,就请人用灰砖黑瓦搭建,挨着老屋的那间给了坎家顺,另一间给了坎家福。
坎家和蹑手蹑脚猫进二哥房间,见他在电灯下正在数钞票。桌上堆了好几叠钞票,最大面额的是贰拾元一札的,最多的是拾元一札的,其它有伍元、贰元、壹元的,还有伍角、贰角、壹角的,伍分、贰分、壹分的也不少。 这是他贩运梨子换细米,再把细米卖出赚得的钱。坎家福要念大学了,这梨是贩不成了,现在该统计这差不多一个月来的战果。
坎家福见弟弟进来,数着手里的钞票,“家和,来,帮二哥再数数。”
坎家和睁大双眼,喜出望外,“哇!二哥,你赚了这么多钱呀。好,我帮你数数。”他先拿起小桌子上贰拾元的一叠钞票。一张一张地仔细数了起来,嘴里小声嘀咕着。钞票一一在他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间过上一遍。数完贰拾元的,再依次数拾元、伍元、壹元,然后再数伍角、贰角、壹角,直到最后数完壹分,他才欣喜地放下钱,“二哥,共682块8角4分钱。”
坎家福一笑,“好啊,家和,你数得对呀。这样,你再数40张拾元的。”
坎家和应了一声,又仔细地数了一沓拾元的票子。
坎家福等他数完朝他说,“家和,你把那四百块钱给姆妈存着。走,出去吃饭,吃了我们再练练。”他将桌上剩下差不多300元钱放进桌上的一个木箱里。
坎家和拿着钱和二哥一同从房间里出来。一家人目光看向兄弟俩。坎家和走到父母跟前,把那沓钱放在母亲坐着的桌子上,“姆妈,这是二哥这些天梨子换细米赚得400块钱,二哥让我交给您存着。”
坎耘昌黝黑地额头舒展开来,一道道皱纹也随之褪淡了许多。柯蓉芳心里也暖暖的,她看着儿子满脸地欣慰,一丝笑意从嘴唇两边展开,“家福,你马上要上大学了,这些钱你自己拿着,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哩。”
坎家福在母亲身边坐下,看着父母,“伯伯、姆妈,我还留有一些钱,够用的,你们就放心吧。”见母亲未接钱,坎家福又说,“姆妈,您就收下,权当是给我存着,等我需要用时,再向您拿。”
坎家顺、坎家和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姆妈,您就拿着吧。”
柯蓉芳微微一笑,“好,姆妈拿着。哪天啊,我们家和赚了钱也能让妈存着,姆妈那才叫高兴。”
坎家和嘿嘿一笑,“姆妈,您放心,等我以后赚的钱,肯定都交给您存着。”
李银芝一听,脸上的皱纹骤然向四周拉直,“嗯,和孙儿啊,让婆婆给你存着好不好啊?婆婆存着你放心。”
坎家顺听婆婆这么一说,咯咯咯大笑看着家和,“家和,你赶明把赚的钱,让婆婆帮你攒着,等你娶媳妇的时候婆婆再拿出来。”
她故意把“娶媳妇”三个字声调抬得够高,大家一听,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坎家和看着婆婆,一脸着急,“婆婆,我把赚的钱交给您存着,到时候您要是不知道钱放在哪儿了,那我就惨了。”
大家又是一阵哄笑,然后看着婆婆。李银芝看着儿子和儿媳,“就放在这老坎家,总会找到的。”
大家又一阵哄笑,一家人十分地开心。
吃完晚饭,李银芝坐在桌子旁听坎耘昌和柯蓉芳说话,坎家顺收拾碗筷,坎家福和坎家和在房前场地练习拳术。牟美芬拉着坎家旺手走进自己房间,然后伸出右手后向家旺,“拿来。”
“拿什么?”坎家旺瞪眼看着她。
牟美芬右手食指戳他的太阳穴,“你这个没良心的,还给我装是不是?”
“我装什么装,真是的。”
“那好,你说说,你和二弟一起贩犁,你还贩西瓜、卖盐蛋皮蛋,二弟给了姆妈400块钱,你也只给我400,这怎么说?”
坎家旺见她生气的脸,知道再也无法隐瞒,于是一笑,“好,我拿,我拿。”说完,他从房间墙壁缝里摸出一个布袋,然后一把递给牟美芬。
牟美芬从他手里接过布袋,把钱全部倒在桌上,仔细数了数,有差不多四百块,于是她拿起布袋朝他的头打去,“好啊,家旺。你这个黑良心的,你竟然存这么多私房钱,是又准备哪天去赌钱啊?”
坎家旺一躲闪,赶紧上前捂住她的嘴,“小声点,我不是都拿出来给你了吗?小心伯妈听见。”
牟美芬仍不依不饶,“我就是要让咱伯妈听见,伯伯、姆妈。”
坎家旺又捂紧她的嘴,“好了,好了。我向你保证,以后我再也不存私房钱,我赚得一分钱都交给你,给我们儿子存着。”
牟美芬听他这样说,方才罢休,“这还差不多。”她边说边收起桌上的钱,“家旺,不是我小气,我是怕不知道哪天,你又去赌。我这也是为我们这个家着想。”
临近大学开学,坎家福和庞玉冰一起乘坐由川江县城开往江城的客运车去学校报到。庞玉冰报考的是中医药大学。自从那次在坎家福家帮忙“双抢”不小心用镰刀割破左腿,后来用夏枯草和车前子治愈,又听坎家福在不老湖边荷塘说了荷莲的许多妙处后,她就决定高考志愿就报中医大,终于被华中医药大学录取。
客运车在柏油路上稳健行驶。坎家福和庞玉冰并排坐在车左侧倒数第二排。庞玉冰从包里拿出本陈家扬先生著《实用中医精神病学》看。书是坎家和送给她考上大学的礼物。自那次庞玉冰和几个同学到他家帮忙“双抢”回去后,坎家和心里就一直盘算自己该给几位哥哥姐姐送份什么礼物好,并一直在不老湖的荷塘、水稻地沟壑处打鱼捉虾捉泥鳅,再拿到集市上去卖,所卖的钱都一一存放着。从二哥嘴里得知他的玉冰姐姐考取中医药大学,他独自骑自行车到县城的书店,买了那本中医的书;又到文体店,给坎家福和楚国良各买了一对五六公斤重的哑铃。
庞玉冰对坎家和送给她的礼物十分满意,一有时间她便拿出来看。她说,这是她上中医药大学的第一本教科书,她要好好读、反复学,即便读不懂,她也要把这本书的内容背下来,总有懂的那一天。
坎家福从背包里拿出两块棕色表带的‘宝石花’牌手表,打断了她的思路,“玉冰,你看。”随即递一只给她。
庞玉冰放下手中的书,欣喜接过表,“‘宝石花’手表?”
坎家福点了点头,“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来,我给你戴上。”
庞玉冰微笑伸出自己的右胳膊肘手腕。坎家福给她戴上表,然后拿过另一块戴在自己左胳膊肘手腕上。他将自己胳膊和她的胳膊并在一块,看着两块表上的时针欢快地跳跃,两人高兴地笑了。
庞玉冰感慨地道,“家福,这表是你用贩梨换细米的钱买的?”
“嗯,喜欢吗?”
庞玉冰柔柔地看着表,“我很喜欢。以后,不管你在哪,只要听到这表嘀嗒嘀嗒的声音,我都能感觉你的心跳。”
坎家福握住她的手,“玉冰,我也是。”
庞玉冰将头靠在他的肩上,脸蛋儿像花儿一样灿烂。坎家福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今天我们一同上大学去,四五年后,我们就是这世上绝顶的好人了。”
庞玉冰微笑地抬起头问,“绝顶的好人?”
坎家福点头,“人们常说,这世上有两种好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医生。如今,我上师范大学,你上了中医药大学,以后我们不就都是好人了?”
庞玉冰咯咯一笑。坎家福头向她的头轻轻相吻,“你说,我们两个好人结合在一起,那是强强联手,好上加好,不就是绝顶的好人?”
“哈哈,也是。”庞玉冰欢喜地看着他,“不过,我当医生,重在治病,治身体上的、精神上的疾病;你育人呀,重在塑造人的灵魂。想想,这也是很崇高的事。”她将头又靠在他宽敞的胸膛里。
坎家福送庞玉冰到华中中医药大学报到后,乘公交车在华中师范大学站口下车。他提着行旅箱向前望去,前面不远处“华中师范大学”几个大字依稀可见,前来报到的同学也络绎不绝。
他走到校门前站定,眼睛盯着校门前“华中师范大学”牌子看了好一会,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他正要往校园里走,忽听背后不远处传来一个女孩银铃般笑声,他觉得这声音有些耳熟,便转过身来。只见那女孩蹦跳着向校大门方向过来,她身后一男孩手拖两只大皮箱,脖子前挂部照相机,笑呵呵跟在她身后。
女孩转过身喊,“大哥,给我在校门前来上一张。”
男孩高兴向前跑几步,“好嘞,妹妹。”他端起相机,朝镜头瞄了一下,又抬头朝前面,“喂,那位帅哥,请让一下。”
女孩转过身看着坎家福,惊喜地喊,“坎家福。”
坎家福愣了一瞬,指着她,“你是胡医生的女儿,胡佳。”
胡佳兴奋点头,“是啊,坎家福,你也上华师了?!”
坎家福微微一笑,“嗯,我是华师中文系。”
胡佳欣喜地走上前向他伸出手,“太好了。我是英语系。家福,以后我们就是大学同学了,请多多关照。”
坎家福轻轻握她手,“多多关照。”
“妹妹,你这相还照不照啊?”男孩双手端着相机问。
胡佳转身挥手,“大哥,当然要照了。”她扭头看了坎家福一眼,“他是我大哥胡志远。”
(责任编辑 胡采云)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熊攀,男,出生于1966年,湖北汉川人。大学毕业后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市委组织部干部、市委党校副校长。先后在《青年文学家》《蒲阳花》《当代作家》《光明网》《湖北日报》《首都头条》及新媒体上发表多篇报告文学、散文及小说。其中短篇小说《飘逸的长发》获2021年度《当代作家》年度文学作品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