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画墨香●文学魅力●美的艺术

征稿投稿邮箱[564231311@qq,com]



刊头题字:葛裕钧(江苏)
著名书画家

刊头题画:张建新(山东)
中国书画名家



刊头题词:漆爱礼
中国书法名家
作家风采

作家简介
平书宪,山东菏泽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作家、诗人,现居济南。历任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任,菏泽市牡丹区第十三届、第十四届政协委员。作品多见于国家和省级新闻媒体和文学期刊,先后有200余件作品荣获全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山东新闻奖、山东省广播电视奖、菏泽新闻奖等奖项,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业务论文30余篇。被评选为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被中共菏泽市委授予“优秀新闻工作者”、“新闻宣传先进个人”;被牡丹区委区政府授予“干事创业先进个人”、牡丹区“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山东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平书宪散文作品选

故乡的村戏(原创散文)
作者 平书宪
关于村戏,百度百科解释为,犹社戏。乡村演的草台戏。元·睢玄明《耍孩儿·咏鼓》套曲:“做院本把我拾掇尽,赴村戏将咱来擂一和,五音内咱须大,我教人人喜悦,箇箇脾和。”
村戏属于农村,属于过去。今天的都市没有村戏,所有的热闹都散发着浓烈的商业气息,毫不掩饰地袒露着招涞人的魅力。夜空闪烁着色彩艳丽的霓虹灯,带颤音的歌声冲出楼群屋字随风回荡在大街小巷,掠过夜行人的耳畔。久居都市,乡情难舍,每每静下心来,愈加念想起故乡的村戏。思绪万千,剪不断,理还乱。多少次梦里回到故乡,追寻我童年的记忆,那村,那人,那方舞台,还有那台村戏……
我的故乡坐落在鲁西南黄河岸边一个人数不过千人的小村,村西有一座白玉奶奶庙,每年的正月里,举行一次庙会。此时,村里便会邀请县里的剧团来演出村戏,一演就是五天。《铡美案》《三哭殿》《收姜维》《刘墉下南京》《呼延庆打擂》《穆桂英挂帅》等传统剧目,演得惟妙惟肖,唱得慷慨激昂。十里八村的老少爷们、七姑八姨,走亲访友、齐聚小村,上演一出出亲情联谊剧。
故乡人秉性豪爽,讲究待客之道。村里过庙会时,每家都会邀请亲戚、朋友来家里赶庙,相互走动,增加交往。这也应该是一种时尚,是乡村最朴素、直接的特有交流方式。
每年过庙会最缺少不了的一项是唱大戏,请来戏曲班子,吹拉弹唱几天,藉以增加热闹欢快喜庆的气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民们的精神生活很贫乏,电视还没有普及,一年到头,娱乐项目除了村里安排的有限的几场电影就是看戏了。而看戏,往往就是在村庄过庙会的时候。那时,四里八乡忙里偷闲的农人才能欣赏到一场场高水平的视听盛宴。
在故乡流行的剧种主要是,山东梆子、豫剧、曲剧、大平调、二夹弦等等,县市一级都成立了剧团,他们常年在外奔波走村串镇为乡亲们服务。
在过庙会的前几天,乡亲们就准备开了,打扫卫生收拾庭院,买酒割肉,待一切都安排妥帖,就静等着庙会那天迎接亲戚们的到来了。
戏班子也在庙会前的一两天赶到了,在村中的戏台搭起布景,安装了灯光音响,戏台中央地面铺上了猩红的毛毡,往日破败、冷落的戏台,一下子打扮的花枝招展起来,就像一位布衣荆钗的村姑摇身一变成了待嫁的新娘。铿锵的锣鼓敲起来了,鼓点密集激昂;悠扬的二胡拉起来了,音韵绵长;唢呐声声,竹笛清亮,声音通过扩音器传出来,如落雨一般密匝匝覆盖了整个村庄,给朴素、简洁的乡村涂上了一层绮丽喜庆的色彩。庙会日前后几天一般演出是两场,下午、晚上各一场,所谓的“两开厢”。庙会那天,演出是三开厢,也就是说,上午、下午、晚上有三场演出,安排的全是精品戏目,现在能记起来的有《铡美案》《三哭殿》《秦雪梅吊孝》《穆桂英挂帅》等等。乡亲们早早的就安排自家孩子去戏台下占位置,不但要给自家占,还要给来赶庙会的亲戚朋友占。戏还没开场,戏台前就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椅子、长凳、小板凳、蒲墩,以及砖头石块等,密匝匝聚拢着静等着好戏的开场。
开场的锣鼓一敲,台下早已经坐的密不透风,黑压压的一片,各式各样的脑瓜,好像聚在一起大大小小的黑皮、花皮的西瓜。在离戏台稍远的周边,看客唯恐被前面的人挡住了视线,就站在高高低低的凳子上看,形成层层的梯田状。所有的人都伸长了脖子,眼睛盯着戏台,仿佛被一只只无形的大手捏住脖颈提将起来的鸭。还有小孩子骑在墙头上,或者趴在树杈上看的,他们想看和听的不是唱腔和唱词,而是翻跟斗或武打的场面,那样最来劲。正看着,有的被自家大人发现了,在叱骂吆喝声中,不情愿的爬下来。台上的戏唱到了高潮处,音腔高亢,节奏鲜明,锣鼓敲得密如雨点,人们的心被剧情和冲突紧紧攫住,似乎忘记了周边的一切,都沉浸在戏曲的喜怒哀乐之中。也有逛庙会不是为了看戏的,像那些少男少女们,一前一后相跟着,到戏台前转转看看,买吃买喝,这时男孩子都变得出奇的大方,对心仪的女孩有求必应。他们吃着东西,聊着闲话,时不时地往戏台上瞟上几眼,眉目传情间羡煞旁人。
记得县剧团有一个当家花旦,人长得俊俏,扮相也靓,人送外号“红牡丹”,唱腔字正腔圆、音韵婉转,宛若天籁,那一颦一笑、一静一动,摄人心魄。每当演出,四里八乡都聚拢观看,台下人山人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拥有不少“粉丝”。村子里唱戏都以请到“红牡丹”为荣,在戏风正盛的年代,红极一时。据说,有个“不务正业”的二流子让“红牡丹”迷的晕头转向,跟着戏班子转村看演出,把自己的地都荒废了,成为笑谈。那时候,串村看戏成为一景,为看戏跑个十里八里路那是常态,要知道当时的交通方式除了自行车就是步行,这种“执着”的精神很是难能可贵。这从侧面也折射出当时乡村精神文化生活的贫乏,以及大众对文化娱乐活动的迫切需求。
时光流逝,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村民们的生活日渐富裕,电视进入了千家万户,不出家门就可以炕头看戏和其他的娱乐节目,村戏不出意外的日渐衰败了。偶尔有次演出,锣鼓声节奏依旧铿锵,戏台下人头攒动的景象却不复重现,只留下了稀稀落落的老年看客。一些剧团养不住人,只好解散或者化整为零唱了小戏,沦落为办丧事人家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繁花落尽,背后是无奈的凄凉。我也好些年不曾认真地看过村戏了,儿时的那种热闹、宏大、人山人海追逐看戏的场面一去不复返,过庙时将整个村庄晕染的兴奋、激动、神圣庄严的情绪也不会再有了,一切都归于沉寂和落寞。
今年春节假期,在一个暖日融融的午后,我驱车回到故乡。恰逢村里正在演出村戏,村记忆中那简陋、破败的小戏台,早已改建成了乡村振兴大舞台。演出现场,铿锵的锣鼓,搭配演员传统的唱腔和惟妙惟肖的表演,让观看的群众大呼过瘾,在场的老人更是目不转睛,脸上洋溢着笑容,沉浸在戏曲世界里,乡亲们在家门口过足了“戏瘾”,享受了文化生活乐趣。镇里分管文化教育宣传工作的吴兴平镇长,是我的发小,恰好在活动现场陪着市电视台的记者采访,一见到我,便裂开大嘴笑呵呵地卖弄道:“这几年您没回来,咱村里变化可大了,脱贫攻坚成了全市的典型,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更是亮点纷呈。镇里积极推进基层文化建设,创新文化提升模式,让更多接地气的文化体育活动覆盖全镇的村庄社区。我们着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形成活动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覆盖面广、群众参与度高的氛围,激发了乡村文化振兴的活力。您是大作家,可得为咱家乡的乡村振兴写出戏,我来安排镇剧团演唱。”听了吴兴平的一番话,我不禁心头一热,急忙答应道:“好!我写!村戏赋予新时尚,乡村振兴是主题!”
吴兴平还告诉我,今年我们镇把“送戏下乡”活动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事项之一。全镇共有26个行政村78个自然村,今年送戏下乡活动开展到各自然村,实实在在地把群众所喜爱的戏曲演出送到老百姓家门口,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满意度水平。通过“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活动,镇里不仅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自然村,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大饱眼福、过足戏瘾;同时让文化惠民政策深入基层,进一步打通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此时,村戏演出的是新编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剧中王银环的唱段“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慷慨激昂振奋人心。演员们用“地道的”家乡话,“接地气”的表演方式吸引了大批村民的驻足,让观众大呼过瘾,喝彩声、鼓掌声此起彼伏,大家看得兴高采烈,赞不绝口,时不时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瞬间,场上场下气氛热烈。戏曲演员们像是一直在为自己表演,内心坚守着对戏曲的执着……
傍晚时分,我离开故乡,车渐行渐远,村戏的唱腔也时断时续丝丝缕缕的隐隐远去。此刻,我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感慨那曾经辉煌的村戏,儿时魂牵梦绕的记忆,在现实的时空中如一缕轻烟般袅袅消逝后,如今又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魂,只有加强乡村文化的振兴,才能帮助农民树立发展信心、振奋精神、生发激情,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投稿须知
1、【双槐文学艺术社】为文学和书画艺术综合微刊平台,欢迎您关注公众号shhwxyshy。投稿方式:邮箱投稿[564231311@qq.com]。为了扩大宣传,凡双槐文学艺术社刊出作品,同步在微博推出。优秀作品在城市头条刊发。
2、微刊欢迎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以微小说1篇,散文1篇(含散文诗2篇)、诗歌(现代诗3首、古诗词5首)、摄影书画不限,作品+个人简介+照片格式发。城市头条精选10人荟萃文选推送。微刊为每日专刊,城市头条为周刊。
3、请投稿作者认真检查后再投稿,文责自负。投稿15日内未刊登,请自行处理,恕不退回。
4、稿酬由读者来定。文章发布后,一周内到账的赞赏额,30%作为平台运营,20%奖励编辑和诵读者,50%归作者所有,所有稿酬按微信公众平台和城市头条平台扣除费用的比例计酬。稿酬以微信红包形式7天后发放,无赞赏就无稿酬,10元及以下不发放。领取赞赏请加主编微信,以便按时发放。凡无转发朋友圈或阅读量不足100者,本刊不再编辑刊发。
5、本平台所有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进行删除。
6、本平台所有作品诗作者原创授权发布,严禁未经平台授权转载,保护原创权益。




中国双槐文学艺术传媒中心
平台团队
社长兼总编:马诚
责 任 编 辑:潇潇
文 案 策 划:彦程
编委
现代诗部:春华秋实 周文东 伊晓雪
古诗部:白雪 祝汉波 孙师峰(火焰)
微小说部:窦秋昌(鲁秋)董永卿
散文部:苏保忠
书画部:王福源 墨缘
外联部:流云

本刊特约作家(诗人):
祝汉波(湖北)周文东(新疆)
董永卿(河南)苏保忠(河北)
伊晓雪(黑龙江)孙师峰(火焰)(河北)
窦秋昌(鲁秋)(山东)
张世民(山东)夕阳音(广东)
本刊特约书画家:
王福源(黑龙江)



(以下排名按发表作品顺序)
由于版面限制,部分列出,敬请谅解
本刊刊出著名作家名录

匡天龙(广东)中国作协会员
周铁株(广东)中国作协会员
王克臣(北京)中国作家协会
北陕(陕西)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辞赋社
马忠方(湖南)世纪百家高级创作员
周家俊(山东)军旅作家
胡世健(湖北)西部军旅诗人
张寿岭(甘肃)诗词作家
徐锦成(江苏)中国诗词文化传承者
许刚(山西)中国精短文学学会会员
李刚(四川)中华文化艺术推广联合会会员
雪潮 (湖北)省研学旅行导师
赵有成(陕西)西安市未央区作协会员
牛占才(宁夏)石嘴山市作协会员
李德山(山水行旅)(河南)省诗歌研究协会会员
萧成明(云南)省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张富礼(河南)中国文化管理协会
工作委员会会员
杭义才(江苏)中国诗词研究会会员
王楚雄(广州)香港诗词学会会员
高淦青(江苏)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
张金福(贵州)《当代作家协会》会员
张淸彦(河北)中国作家交流协会会员
邓友谱(湖北)海内外书画艺术联谊会会员
杨广武(老鹰)(吉林)世界汉语文学
作家协会会员
杨贵平(贵州)中国矿业作家协会会员
吴文琴(广州)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
邓林铭(广西)北流市科普作家协会
主席
黄昌才(湖南)中国诗书画家网
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
刘如春(广州)中华散文网创委会
副主席
林克胜(吉林)原长春市文联
副主席
张洪生(黑龙江)鸡西作协
副主席
赵放岚(云南)世界文学艺术家协会
副主席
杨洪超(河南)中国诗词研究会副会长
刘作礼 (吉林)长春日报社巡视员
马晓春(甘肃)中国少数民族作家
丁虎田(印清)(山西)普应寺住持
兼佛教协会诗人
李威(四川)实力派诗人
周凰(山东)中国著名百强
网红诗人
魏国成(河南)中国文坛百强榜
十大杰出诗人
王利全(云南)中华文化
十大杰出诗人
李立方(香港)著名诗人
施怡淡(香港)著名诗人
贺梅芳(香港)诗人
陈涛(北京)教授(博士生导师)
川鹰(福建)华东理工大学
客座教授
姚树元(江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文化干事
。。。。。。
本刊刊出海外作家和书画家名录
唐生趣经(美国)犹他大学
博士
谢世明(美国)金山中书画艺术研究院
会员
迦南美地(澳大利亚)华文报刊
福音栏目自由撰稿人
杨新华(澳大利亚)自由撰稿人
书含(西班牙)华文自由撰稿人
黄科(巴拿马)华文自由撰稿人
郭醒奇(加拿大)华文自由撰稿人
。。。。。
本刊刊出著名书画家名录
郝建华(北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梁超龙(广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郭东昌(广西)中国当代书画名家
彭梓校(湖南)中国当代书画名家
于顺生(湖南)中国五行画创立者
刘德芳(河南)中国根笔书法创立者
伊和君(山东)中国当代花鸟画院
副院长
余海军(湖北)深圳市传奇教育书画院
院长
张建新(山东)杜受田书画院
院长
曹大步(江苏)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
常务理事
余子(浙江)著名书画家
葛裕钧(江苏)著名书画家
于文京(山东)文化部老年書畫研究會
會員
吴成都(江苏)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刘保进(山东)中国书画名家网艺委会
副主席
李志明(河南)中国书画艺术指导委员会
瘦金体书法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
徐忠源(山东)中国书画家协会
副会长
杨瑞堂(山东)(英国)牛津艺术学院
客座教授
牛津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
杨福平(甘肃)南京市长江书画艺术
研究院教授
。。。。。。
友情刊出其他平台作者名录
张玉庭(安徽)《读者》
特约作家
朱建中(江西)“中国乡村诗人”
认证作家
高淦青(江苏)《中国作家报》
专栏作家
吴传中(江苏)《当代作家陈列馆》
专栏作家
张洪斌(河南)《美塑》杂志社
签约作家
王正平(上海)《新月小诗》
特约诗人
王成元(河南)筑梦文学社
特约作者
谦诚【中国】新时代诗典
签约诗人
崔凤芹(吉林)青年作家网
签约作家
马萌勃(甘肃)《中国诗歌网》
驻站诗人
陈国生(湖南)中国诗歌网
认证诗人
曾吉林(重庆)央视12频道夕阳红栏目
报道诗人
韩子君(黑龙江)《世界华人文学》
中国东北分社副社长、副主编
朱守平(浙江)中国远山文学网
副总编辑
王继杰(安徽)《三江吟苑》
执行主编
李忠会(广州)《南海老干》
主编
李江红《文艺作家》平台
副主编
马新(陕西)军地红色文学
副主编
袁子弹(湖北)中国诗词流派网
编辑
杨松(宁波)诗友之家
总裁
黄昌才(湖南)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
委员会副主席
徐克(江苏)东方文明传播会江苏分会
副主席
张峰(河南)南国文学总社
郑州分社社长
李振峰(山西)县诗词协会
副理事长
孙清华(山东)潍坊市奎文作协
理事
魏兴元(山西)《诗词世界》杂志社
理事
董峰(江苏)全球汉诗总会
理事
孙海勇(西魂)(新疆)中国青年诗人协会
理事
唐子岳(湖南)株洲市诗协
理事
刘卫军(湖南)益阳市老干诗词协会
理事
王朝霞(山西)全民悦读太原阅读会
宣传部部长
李桐林(吉林)松原市楹联协会
副秘书长
胡荣誉(学藩)(湖南)孔子诗歌协会
副秘书长


扫二维码
关注《双槐文学艺术社》公众号

点击下面点赞、评论和打赏,
您将感受到原创作品的力量,
您的赞赏是作者创作动力的源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