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晚上好! 你在我心中,我在你身边! 这里是 Fm98.2 兆赫,北镇广播电视台调频广播:烟语如歌 我是:云烟。 愿我们每个周六、 周日晚上八点半准时相约在 98.2. 我会陪伴在你的身边,与你共同体味那如梦的年华、如诗的青春、如 歌的岁月、 如烟的往事,和你一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亲爱的朋友:寂寞的时候,别忘了你在我心中,孤独的时候,请记得 我就在你身边! 朋友们:都德说,书籍是最好的朋友。 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 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要读书,莫等闲,白 了少年头,空悲切!读书,是有窍门的,怀疑是知识之钥。 王豫说: 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当以读书通世事。读万卷书,才能行 万里路。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读书也是有方法的, 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读书和经验相辅相成,读书补 自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普希金说,读书是最好的学习。 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不学而求知,犹愿 鱼而无网。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所以,在读书时,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那么,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 得和别人一样多。
关于读书,王力光姐姐有这样的读书感悟 —— 高尔基说过 :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 古人说 : “ 一日无书, 百事荒芜。 ” 可见,书是知识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书是指 路明灯,永不熄灭。读书能陶冶人的心灵,就如同锻炼身体一样,使 人精神世界充实饱满。 多读书,书是获取知识的渠道,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涵养精气 神的摇篮。 正如莎士比亚说 : “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 我认为 : 读书至少可以 滋养心灵,开启心智,增加阅历,去除愚昧,明辨是非,解除烦忧, 振作精神。 我小的时候,最早接触的是小人书。那时候大约四五岁光景,买 不起小人书,就从大姨家的表姐借,自己看图,领会意思。有不认识 的字,就问只有四年文化的母亲。我记忆力很好,能磕磕绊绊把一本 小人书 “ 读 ” 下来。 上小学四五年级时,我就能看《红旗谱》《艳阳 天》《金光大道》。 这也渐渐成为一种求知的途径。 我认为 : 读书,确实好,不仅开阔眼界,提高自己的修养,还 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我想读书,但家庭经济条件有限,特别是下岗以后,家庭人口多, 四个孩子分别上小学,初中,高中,正是大把花钱的时候,我们打工, 摆小摊也难以维持生活,更别谈花钱买书。我就看孩子们学过的课本, 这期间也增长了不少知识。后来我退休了,但儿子上大学,费用是天 文数字,我节衣缩食供儿子。等儿子结婚,我的生活相对宽松点。可
以买喜欢的书。每月我都去锦州,盘锦老祖书屋买书,宁可不买化妆 品,衣服,即使粗茶淡饭也要买书。 我每年买书,订报刊的支出都 在 3000 元左右。 一次,我去锦州,想买一条裙子。结果在单洞旧书 市场就改变了主意,把买裙子的钱都买了党史,中国历史,中国文学 史,唐诗宋词,小说等旧书,中午饭都没吃。 回来时,花了三百多元 钱,我背回了一丝袋子书,当时心里特别高兴,好像太阳山的老大看 见金子一样。 我读书有了收获,在退休后,拿起了拙笨的笔,书写人生,抒发 心灵感悟。我忍受着脑动脉硬化,眩晕症等病痛,克服了接送孙子上 学,丈夫患病,家务繁重等困难,挤出点滴时间看书写作。先后在辽 宁日报,辽宁职工报,锦州日报,锦州晚报,辽西商报,北镇报,黑 山报,《闾山文学》《闾山大观》梦圆医巫闾融媒体平台,今日头条, 都市头条,关东文学平台发表近八十万文字。 2014 年出版有正规书 号的诗歌散文集《魅力之光》。 现在是锦州诗词学会会员,辽宁省散 文学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读书,看似平凡,实际上是心灵与古今中外一切民族的优秀文化、 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它不但改变一个人的气 质,生活,精神状态,而且使人拥有健康的人生态度,坚持做一个有 仁德,有智慧的人。 读书,让我体会到别样的乐趣,尽管我现在年龄大了,患有多种 疾病,但我依然 “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 生命不息,读书不息,让 书陪伴着我生命的每一息。
亲爱的朋友,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人离开了书,如同鸟儿离 开了天空。 王安石曾说: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 契坷夫也曾大声 疾呼:学问是光明,愚昧是黑暗,读书吧!读书也要有慧眼,谬误百 出的书可能十分有趣;而充满哲思的书也许十分乏味。 有时间,读一读书,明理、 增智、 晓物,无论是“曲水流觞 ” 的 优雅,还是“人约黄昏 ” 的浪漫,亦或是“风起云涌,威加海内归故 里” 的豪情,都能带给我们一种感动和幸福。
好了,亲爱的朋友们! 别忘了:你在我心中,我在你身边! 这里是 Fm98.2 兆赫,北镇广播电视台调频广播:烟语如歌 感谢您的收听,我是云烟。 再见!
本节目 —— 策划编导:程占全 主 播:高锦霞 撰 稿:王力光 编 辑:艳玲 佳美 合 成:苏佳美 监 制:王 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