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奥梦交织中国梦。冬奥文化之美、冬奥绿色之美、冬奥科技之美,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智慧”,尽显“中国风范”。
说到中国文化的精神,首推书画,中国的书画中有气韵有形象,有精神有胸怀,展现出独特的中国之美。

王洪春,又名王泓椿(一竹),天津人。199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3-2005就读于天津美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班,师从何家英、李永文、颜宝臻、俞建十、姬俊尧、霍春阳等诸先生。2009年就读于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新中国画班,师从于石齐先生。现为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艺术学会员、天津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工笔人物画研究会会员、广西东西方美术院特聘教授,中国天津致公画院副院长,天津市第17届人大代表。
作品自1993年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美术作品展并获奖,作品先后在英国、法国、德国、奥地利、菲律宾、香港、台湾等地展出。多件作品被国内外相关艺术机构收藏。2004年被中国文化艺术协会评为最具影响力的画家。
现出版工笔人物画专辑 《中国画坛九十家—王洪春》、《王洪春国画写意花鸟教学》、杨柳青画社出版国画教学技法丛书《写意芙蓉》、《梅兰竹菊》等。
【艺术评论】
清新隽永 万象文心
作者:王宝贵
王洪春的工笔人物既师承了导师何家英的清秀娴静,又彰显了自己的笔墨特点和艺术个性,在呼应时代气息,感应时代脉搏的同时,又备受青春的眷顾,散发着浓郁的朝阳讯息,让人耐看,耐读,经得起细细的咀嚼和品味。
第一次看到王洪春的画,是去北京参加致公党天津画院与致公党北京画院的联展,这次展览中有她的一幅工笔人物画,内容取材于西藏的藏民。作品以浓墨重彩的表现形式,全景式的铺垫,精致的人物刻画,以及缜密的细节交代,主题突出,笔触流畅,使得这幅作品显得凝重、厚重,欣赏起来绝对没有障碍感,而且还不觉中升起一种社会责任感,在众多的展品中显得格外惹眼。整场展事多以传统笔墨充实展厅,而她的作品就尤其显得异峰突起,似一阵清风使你为之一爽,精神为之一振。
随着不断的接触和不断的了解,读她的画逐渐多了起来,发现对艺术是投入的,更是执着的,她在不断的以她的画笔滋养着艺术的生命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同时,也在享受着艺术带给她的精神上的愉悦,她的作画是一种感情的宣泄和诗意的重塑,体验着含蓄的那份优雅和健朔的生命律动。她讲究意境,追求韵味,不仅注重形式上的笔墨交代,更注重章法上的关系处理,引进了大量的现代构成因素,而在艺术创作的流程中有着鲜明的现代特点和时代发现,从而奠定了她独具匠心的心路历程,以及不断创新、不断否定自我而脱颖于自我的艺术轨迹。
当今中国的艺术圈很是热闹,展示规模越来越大,评奖出书越来越多,各种途径渠道线索越来越丰富,搅得许多浮躁、不安分的艺术家们很是闹心。如何抵制诱惑,已经成为画家们创作之外的必须付出的很大精力,同时也造就出一批知名度与作品质量不成正比的艺术家。他们大多有两种特性,一曰,自我,没有社会属性;二曰,金钱,以创收为成功标尺,来衡量艺术的价值。当你与他们对话,总有一种错觉,以为是在同商人谈话,这不是俗,也不是低俗,而是恶俗,是对艺术的践踏与侮辱。而只有当我们离开“展览规格”、“双年展”、“价位”、“排名”这些系统里的游戏时,当我们不再被流派、材料、样式犹豫不决困扰时,属于艺术的部分才会出现。可喜的是,王洪春是不张扬的,低调的,潜心艺术的,没有被当今变味的艺术圈污染的。
王洪春是智慧的,她的艺术感觉和艺术直觉,总是把她引向对艺术真谛探索。她不知疲倦的在艺术王国里流连忘返,痴迷地吮吸着先贤们留下的艺术营养,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践行着自己对艺术的独特理解,苦心经营着自己对艺术见解诠释,一步一步描绘着自己的灿烂和辉煌。
王宝贵;天津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天津市文史研究馆
王洪春作品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