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逃亡者
四十四章
化解灾娲
舒守伦著

第二天逢大乘院庙会。吕禅要到庙里烧香许愿,早早就起了床。古一鸣对她问佛念斋的事不置可否,只是吩咐她早去早回。大乘院离新镇只有两三里地。吕禅是步行去的,道上人多,开车反而不便。吕禅走出新镇,就见通往寺庙的那条道上人来车往,热闹非凡,离寺庙还有半条街远,人群就拥挤不堪了。吕禅无心观看街道两边一家挨一家的零摊小食、杂玩古耍,随着人流挤到了庙门口,买了香烛纸钱,进到庙里,在跪拜着的人堆里,寻了个空隙,面向佛主跪下,点燃香烛纸钱,双手合十,望着佛主;佛主面带微笑,仁慈的眼睛里流露出的都是怜悯的眼光,那眼光给跪拜着的虔诚的可怜的人们带来了好多福音;佛主嘴唇微启,一只手放在膝上,另一只手稍稍前倾,似乎正在召唤着迷途中的人们,给他们祝福。吕禅低下了头,把心里的话都向佛主虔诚默念。
她有很多话都想向佛主说。这些天,她的心里总是忐忑不安。她需要一个真正属于她的家庭,需要一个真心实意爱着她的丈夫,需要一个她爱的孩子,需要平静的幸福的生活;当她的梦想正在变成现实的时候,贾世懋的出现,像在她平静的胸海里投进了一块又一块沉重的巨石,那些巨石压在她的心中,不断堆积起来,压碎了她的心,击碎了她的梦。她担心贾世懋已经认出了她,她担心他还会出现。她不敢向古一鸣讲出她的担心,更不敢给他讲她过去不光彩的经历。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他了,她怕失去她心中的爱人。除了佛主,她谁也不能讲。她深信大慈大悲、无所不能的佛主知道她的心,谅解她的过去,洗尽她身上的尘埃,保护她免受灾难的袭击,指引她走上光明的路。

她是佛主虔诚的信徒。还在小的时候,佛主已经在她的心中留下了无人可代替的位置。那时候,她常常跟着母亲到庙里去向佛主许愿;母亲给她讲得最多的故事,就是佛主降福给人间的故事。
她被贾世懋禁锢的那些年,贾世懋允许她作的社会活动,就是让她到庙里去给菩萨烧香还愿。说也奇怪,对金钱顶礼膜拜的贾世懋居然也信神,他怕神惩罚他,隔三差五给寺庙捐点钱;他把收买人的理念变成了收买神的理念,好像拿点小恩小惠就会收买神心,神就会保护他。他允许吕禅到庙里去,只是想借吕禅的口向神为他许愿。那时,吕禅从庙里回去,他总要问她:“你替我许愿了吗?”吕禅总是回答他:“许了,我祈求佛主保佑你财源滚滚、大富大贵。”其实,每一次吕禅都没有给她许愿,她想要给他许愿的时候,他恶心的面孔就出现在她面前,他想得到的对他的祝福,都变成了对他的诅咒。贾世懋出事后,吕禅更加深信是佛主的威力所致;佛主把世间的所有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给善的人善报,给恶的人恶报,佛主不会偏心。

此时,吕禅把该说的话都向佛主说了出来,她的心也变得澄清明朗,好像受到了佛主的荫庇度过了苦海,看到了从万复不劫的彼岸露出的微光。她的震颤着的心平静下来,如释重负地张开口长长地吸着气,呼吸着弥漫在殿宇里的浓郁的焚香。
接着,她又为杨玉娇许愿。她可怜那个重病缠身的人。她想到一旦她死去,她的孩子总有可能得到她的死讯,孩子将会摆脱不开没有母爱的凄凉,她的心又震颤起来。她祈求慈悲的佛主把那个可怜的女人从地狱的门口拉回来。
她在向佛主祈求的时候,她紧紧地盯着在她面前燃烧着的香烛的火焰,她想像着会从那火焰里闪烁出一幅又一幅她祈愿的图景。她期盼着的美好的图景没有出现,倒是看到了,几只焚香慢慢燃尽,变成了白色的灰柱,那些灰柱没有落在地上,而是倒垂下来,往中间弯曲,连成了一体。她看了好不奇怪,百思不得其解,弄不明白那些灰柱构成的图像是吉兆还是凶兆。
当香烛慢慢燃尽的时候,当那些图像还挂在焚香底部的竹签上的时候,她给佛主叩了三个响头,站起身来,从佛像的左侧绕到了大殿的边门,走出了大殿,向寺院的后院走去。
有一个双手捧着茶水的小尼向她迎面走来。她向小尼双手合十,恭敬地问道:“小师傅,空寂大师在吗?”
小尼把目光落在她的脸上,仔细端详着,认出了她。自从她来到新镇以后,她就成了这寺庙中的常客,跟空寂大师常来常往。小尼不敢懈怠,指着身后落底的一间禅房,说道:“在房间里诵经,让房间外的师傅通报一声,你就可以进去了。”

吕禅谢别了小尼,在花丛掩映的禅房外立住了脚步。另一个小尼给她通报后,把她引进了禅房。
空寂大师脸罩祥云,眼露和善之色,让吕禅落座后,和颜悦色地问道:“施主找我,莫非有难解之事?”
吕禅没有向她求教自身的祸福,倒向她讲起了杨玉娇身处的恶境。她向大师讨教化解的方法。
大师皱了皱眉,问道:“她是你的至亲?”
吕禅说:“不,她除了一个孩子外,没有另外的亲人了,孩子还很小,不能亲自来为她母亲祈福;我代为她祈福,只是不忍看到她悲惨地死去。”
空寂大师说:“你的慈悲心肠会感动菩萨的,我为她祈诵一篇经文,再求菩萨给她降福。”
于是,大师亲手敲动木鱼,口中念念有词,祈诵了一遍多心经。
她祈诵完了经文,那祥语吉言的潺潺余音,却还在吕禅耳中萦绕。又听大师说道:“我给她化一碗神水,带回去给她吃了,有消灾去难的妙处。不过,最终能否去除她的病根,就要看她的造化了。”
吕禅怀着虔敬的心情,聆听着大师的箴言,不敢出一口大气。大师说完话后,拿出一张黄纸条来,写下了逢凶化吉几个字,又从缸里舀出半碗水来,把黄纸覆盖在碗上,再念念有词一番,那碗水就化好了。她把那碗水装进了一个塑料瓶里,递给吕禅,吩咐道,喝水时切记,心无杂念,只求静心,方可显出药力。
吕禅这时才问出了,她在向佛主祈福时,焚香上白色的灰柱构成的图案有何预兆。
大师听了,细细想来,说道:“这是很少见的。那灰柱不落地,说明了你祈福的人的命还不会绝;灰柱弯曲下来连在一起,构成的图案就像是一座桥梁,那是一座通天的桥梁,有了那座桥梁,人在世间就有路走;灰柱横七竖八构成的桥梁又很凌乱,则可看出在那条路上走不会顺利,还会遇到很多挫折。‘前头有路,路不平坦,命不该绝,把握机缘’,这是我送给她的几句话。”
吕禅听完了大师的教诲,千恩万谢,捧着塑料瓶,像捧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唯唯诺诺,告别了大师。
期待第四十五章

作者简介
舒守伦,退休教师,业余爱好文学,曾在网络上刊发过长篇小说及散文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