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聚雅阁文学 关注精彩

聚雅阁文学投稿邮箱:
553952083@qq.com
“雨水”,让早春
充满了灵气
——唐元龙/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这是唐代大诗人韓愈写的巜初春小雨》。作者通过对小雨和小草的细微观察,敏锐地感知了春天的气息,从而独劈蹊径写出了早春第一诗。它让人们读到了东风的赠予,读到了大自然的赏赐,也读到了地大物博的华夏之国立春后的第一波变化。这,就是“雨水”的降临。
“雨水”是中国农历的第二个节气,俗称雨水节,2022年雨水节的交节时刻为2月19日(农历壬寅年正月19日,星期六)0:42:50 。

雨水,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此时的天气,变幻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季节之一。其特点是:时而太阳当空,天气暖和,让人格外舒心;时而细雨纷飞,寒风又至,使人感觉又回到了冬天;就是又无太阳又无雨的天,依然十分阴冷,让人感觉压抑而郁闷。所以,在这个季节,绝不要急于脱掉冬衣秋裤。这在民间叫住“春捂”。是人们在多年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请注意此时天气的特点是:忽冷忽热,乍暖还寒,就是一天之内也是变化不定的。民谚说得好:“雨水看天,乍暖还寒”、“雨打五更头,午时有日头”。这让我想到了诸葛亮与民谚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有两处绘声绘色地描述诸葛亮“草船借箭”和登壇作法“借东风”的故事。这登壇拜神是作秀,而他通晓天文地理,能准确地判断“今夜必有大雾”、“三日之内必有东南风”是真。有人会问:诸葛亮“借东风”的师傅是谁呢?让人难予置信的是,诸葛亮丰富的气象知识是源于一条农家谚语。这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当年,诸葛亮与阿丑定婚后,便常来黄家,一是有疑难问题向先生兼准岳父的黄承彦请教,二是为黄家做点农活,聊尽准女婿的义务。接触一段时间后,阿丑发现,诸葛亮博学多才,但有些狂傲,应让他正视自己的不足。

一日,天亮前后下了一场雨,诸葛亮打着伞到了黄家。未进屋就看见阿丑正在打扫晒谷场,于是高声说:“下雨天晒谷子,这不是瞎子打灯笼,白费蜡吗?”
“先生怎知天不放晴呢?”阿丑知道他不懂天象,于是计上心来,也高声地对未来的夫君说:“我俩打个赌,若是午时还沒有太阳,我拜先生为师;若午时出了太阳,我今天要晒的20袋粮食,全由你搬出晒好后再搬回去。”诸葛亮听完,看了看天,乌云还未退去,看不出有天晴的迹象,便击掌答应。却不料,未及一个时辰,太阳却不知从哪里钻了出来,似乎在向诸葛亮打招呼。好诸葛也不含糊,知道自己输了,不用吩咐,径直去仓里搬粮去了。阿丑也指挥书僮们一起,很快把粮食晒出去了。

待歇息下来,诸葛亮便虚心地向阿丑请教。阿丑便轻言细语地说,对于天象,一要从书中学,二要向老农们学。几千年来,农民都靠种田吃饭,这天气与收成有密切关系。那怎么预知天气呢?老农们总结了很多谚语,如“燕子高飞晴天告,展翅低飞雨来到”、“蚂蚁搬家蛇过道,倾盆大雨马上到”……她见诸葛亮不甚理解,就举例说:“今天天不亮就下起的一场雨,正好符合农谚'雨打五更日晒衣',也是人们常说的'早雨晚晴',所以我断定今日午间会有太阳……”
从此,诸葛亮更加重视从实践中总结气象经验。他还在襄阳隆中山上修了一个观星台,把理论知识与农谚结合起来,并在观星台上去验证,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天文地理知识。在以后的行军布阵上,他都用上了这些知识,为蜀军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雨水节气,从七九第六天一直到九九第二天,民谚道“七九河开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所以,雨水节气正好为农忙做好了准备。而古代文人们也用诗歌这特定的艺术形式,准确地记录了这一节令的特点。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开始就直奔春雨这个主题: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則是与韓愈的巜初春小雨》有异曲同工之妙: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雨水也和其它节气一样,有许多民间习俗。但最独特的有两点。一是回娘家,二是拜保保,都是曾经时兴于四川和重庆的习俗。
回娘家曾流行于川西一带,是说到了雨水节,出嫁的女儿必须和夫君一道回娘家,一为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女婿上门拜见岳父岳母。去时,一定要带上礼物。这个礼物,除农付产品外,还有一项很独特,名曰罐罐肉。是用沙锅炖猪蹄和雪山大豆(如找不到雪山大豆,也可用海带代替)。炖好后,还要用红纸红绳封了罐口。称之为为岳父岳母接寿。
如果是新婚女婿雨水节上门,则应另送两把藤椅,上缠一丈二尺红绸或红布。岳父岳母则要回赠雨伞,其寓意是,让女婿出门奔波,能遮风挡雨,也是祝愿女婿女儿一家人生旅途一帆风顺幸福美满的意思。据说这一习俗源起于四川成都东山的客家人。

雨水节的习俗之二是拜保保。
庄稼人都知道一句俗语,“水是庄稼血,没有了不得。”当代人有一句歌词叫“雨露滋润禾苗壮。”在古代,人们将水与庄稼的关系移置到了养育子女上。于是出现了一个不成文的做法,那就是为小孩找一个父母亲认为能夠保护孩子健康成长的人。比如孩子身体弱,就找一个身强力壮的人。你想让孩子长大有知识,就找一个有文化的人……叫什么名字呢?既然是保佑小孩的,那就叫保保好了,也就是干爹的意思。

这一做法始于何时何地何人,没有明确的记录,但凡事都有个过程,拜保保也如此。开始是在左右邻居、乡间街坊的熟人中拜保保,时间也没有规定。后来此做法越来越多,就逐漸发展到在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地点拜保保了。 时间就选在雨水节,这是一年中最恰当的日子;地点呢?在一些乡、镇或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往往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地方,雨水节当天,父母带上孩子,还要带上一篮香烛酒莱,选中了保保,就要举行简单的仪式:点上香烛,先由小孩向保保磕头,此为敬告天地。接着请保保喝酒吃肉,也有嫌带酒菜麻烦,就在附近酒馆饭店请吃的。

以后的发展有两种情况,一是从此各奔东西,二是逢年过节,父母仍带小孩前去问候的。
据说这一做法最盛行的是川西。 我的夫人小时候就拜过一个保保,是当时四川省荣昌县一个院落的独居老人,上世纪60年代我们还去拜望过他。此人身材高大,一生未婚,活到了九十多岁。
今年的雨水节与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立春伴冬奥开赛,开局大顺;雨水送冬奥闭幕,结局一定圆满。因为这正应了中囯的一句老话:春雨送君归。

雨水仙子经历了350天的艰难奔波,她翻越崇山峻岭,穿过江河湖海,最后搭乘万里春风,终于在2日19日回归华夏,是要欢送万国的运动员载誉归去,这正是中华民族的待客之道啊。
让我们举杯,预预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
2022年2月13至16日
草于文昌


【作者简介】:
唐元龙,笔名荒田,男,汉族,1941年生,中共党员,原重庆市龙门浩职业高中常务副校长,现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重庆市诗词学会党支部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