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书亦飘香
——杨舒凌
喜欢淘东西, 街头巷尾的各色小店常常是我闲暇时频频光顾的地方。衣服鞋子、首饰包袋,每每在我的闲逛中成为我的囊中之物。除了服饰,我还有一爱,那就是“淘旧书”。于是乎旧书店、旧书摊自然也是我空暇时日流连最多的去处。
说起淘旧书,还真有不少值得回味的事情。
小的时候我家住在小南门百货附近的闹市区,那里有卖各色“好吃的”的东风副食商店,还有卖各种好看的小人书的新华书店。
那时候,每当考试得了双百或得了“三好”奖状,除了让爸妈给买一根 “嗦啦蜜”之外,还得让他们奖给我一本小人书。像《王杰》、《列宁在1918》、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全套的《敌后武工队》……等等一大箱子的小人书,就是这么得来的。那个时候去新华书店买小人书,拿着小人书去学校显摆,曾让我那么自豪和骄傲,于是收藏小人书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我的爱好。
八几年九几年的时候,老新华书店斜对过的胡同里,曾经是个小的古玩旧货市场,我不懂古玩也不敢上手,只对那里的小人书感兴趣,每到周末必去那里翻检一番,见到那些散乱地堆放在塑料布上的小人书,犹如见到失散多年的儿时伙伴,我必会千方百计地把它们买回来。那本《智取威虎山》和《雁翎队的故事》我小的时候把它们弄丢了,这会子看到了。怎能再失之交臂。那段时间,怀着“寻找回来的世界”般的心愿,我淘了大半个书架的小人书回来。
闲暇之时亦或是时下这样阴雨连绵的日子,斜倚在沙发上,几本小人书,一杯菊花茶,尘封的书页里,藏匿了多少青春年少的美好。
随着年龄渐长,淘旧书的范围也渐广,不只局限于小人书,书报杂志、古籍版画也成了我淘的对象。
白天有时间我会到金街旧书市场转悠,晚上若去夜市也是直奔那几个旧书摊。接连几年下来,我淘到了不少好书,有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曲波的《林海雪原》,有过去收音机里播放的《红旗谱》、有在大学里读过的《宝姑》等等,这些书全是正版的,书虽然是旧了些,书页发黄,可是它的价值却没有半点减损,依然是值得收藏的珍品。
在我“淘旧书”是件乐事。旧书虽无法代替新书,却也非新书可比。旧书自有旧书的韵味,更带着过去的沧桑时光。淘到一本绝版旧书的欢欣,发现一本签名旧书的狂喜,沙里淘金一般的体验,非身临其境实难以体会。
在我“淘旧书”亦似寻缘。人与书之间冥冥中似乎也有某些机缘。记得小时候在同学家看到一本王蒙的《青春万岁》,封皮是蓝绿底儿旁插一支白色花枝,当时看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同学说是她姐姐借来的,我就坐在人家一直等到她姐姐下班,央求姐姐借给我看,回去还把那首“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工工整整地抄在笔记本上。这本书一直印在我的心上,接连着好几年,我都在找这本旧书,可她就像“寻隐者不遇”般“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问过许多旧书摊就是没有。可是就在去年夏天,在夜市的一个偏僻的旧书摊上,我一眼就觅到了她,没错就是她!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刊印的,她披着一袭蓝绿静静地躲在一堆旧刊杂志中,似乎为她迟迟的赴约感到羞愧,而我则是“踏破铁鞋”觅得至宝般的狂喜!这是怎样的可遇而不可求的缘份啊!
爱旧书,如痴似狂,每逛到旧书摊,便觉书香扑鼻,心醉神迷。旧书如玉,兰心慧质,温之如空谷幽兰,弥久更芬芳;旧书亦是席慕蓉笔下一株开花的树,因前世因缘,修炼经年才不期而遇。旧书重读,更是老友重逢,充满了温馨与怀旧。
如今,我已深得个中滋味,不信,你也去试试,那旧书的韵味,也会让人上瘾呢!





作者简介:

杨舒凌,财务工作者,性情散淡平和,眼中尽是美好。热爱生活,喜爱阅读朗诵,信奉人都应该诗意栖居,细数那些生命中的典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