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议女人婚恋
作者:白菊敏
爱情婚恋是一个社会永恒的主题,不管发展到哪个阶段,爱情婚恋观,直接影响人们一生的幸福。应该引起社会及所有人重视。随着不婚族、婚后不育族人群的大量出现,社会是进步还是倒退?是只有房贷、经济压力造成的吗?难道父母们不该反观自己的爱情婚姻、来个彻底反思吗?
千百年来,对妇女“从一而终”封建没落思想的束缚,依然在一些人思想深处根深蒂固的存在着。笔者就是一位传统保守的受害者,年轻时曾有女人的肢体被男人触摸了,就要守贞,情定终生的错误思想。在走过漫长的心里反思之路后,所固执坚守的并不是爱情,而是自己的灭顶之灾。所以,打破思维禁锢,敢于面对自己的真实,才会有幸福的人生。人生短暂几十年,既应有事业的繁盛,更应有爱情婚姻家庭的幸福,甚至后者在女人人生中更重要。
走进婚姻,如遇渣男、出轨、三观不合、性情不和等等,应该尽快考虑能不能融合。一旦在一起一地鸡毛,纠缠牵绊,彼此消耗,痛苦不堪,最后是两败俱伤,甚至伤害到无辜的孩子。彼此分手未必是一件坏事,也许是对彼此更好地成全,对孩子的更好保护。传统观念的只有亲爹妈好,再婚就是对孩子伤害的想法未必正确。社会是多面的,孩子必须知道生活的真实及复杂性,不应该只让孩子看到虚假的和谐,尤其反人性的禁锢。我一闺蜜说:“在我记忆里,我父母从未同床休息过?”我惊呆了。她家对外人呈现的是母贤父慈,家里人来戚往,高朋满座,热热闹闹,很风光。这个三口之家的表面风光背后,谁会有幸福指数?闺蜜从上学,心思就用在纠结父母的不和上,影响了学习,学会了虚假。从不到二十岁扭曲的恋爱,到近三十岁结婚都是心酸悲剧。最后导致一片狼藉,人亡家毁。
更有甚者,夫妻不和,经常打架,给孩子带来阴影,长大后拒婚、恐婚,其例子不胜枚举。很多孩子最低读到研究生毕业,可到了谈恋爱时,女孩子还没有学会穿衣打扮,不懂得怎么扮靓自己,不会生活,谈不成对象......“妈妈,我周一穿什么服装啊?”这是我亲耳听到的一女儿千万里之外打给妈妈的电话。请问,一个学习遥遥领先的女孩子,这样的生活能力,她研究生毕业,就是博士后毕业,会有婚姻家庭的幸福吗?表面维持了一个家庭的完整,就像一个心里烂透的苹果,表面光华,还散发着苹果浓郁的香味,实质是一口不能吃的,吃了有毒反胃。
多少家庭,女人忍辱负重,包容男人的坏脾气,不敢反抗男人的打骂,委屈忍受男人婚外情,甚至接受“小三”光顾家庭,同床共枕。这个女人得有多爱其丈夫,才能忍受这一切,并有身心健康?一个家庭“内核”烂了,男女身心都会受伤,不和谐的家庭,怎么会有夫妻健康的身心呢?结果是疾病缠身的到来,及孩子对婚姻逃避等种种问题的蜂拥而至。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男女,已经离心离德,连最基本的人性本能都不愿意付出或导致丧失,在一起就是痛苦的捆绑,身心的折磨,疲惫无奈的等待生命结束。
爱情婚姻可遇不可求,不是人为设定的。父母想控制孩子的婚姻,把握孩子的未来,是不太可能的事。如果一个孩子到了而立之年,还不能自理自立,那不是孩子的错,而是父母管得太多了,只有孩子敢于对父母说不,才意味着孩子的独立开始。不管是丧偶还是离异,要教育女孩子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学会爱自己。知道自己的美丽之处,更要及早引导孩子正确的婚姻爱情观,思路对了,路就走对了。什么样的人适合,是孩子自己成熟后的决定和选择,不是父母看好的决定。在爱情和婚姻中同样需要父母的榜样力量。有的孩子,失恋一次,就再也不敢谈恋爱了。回望其父母,就会发现:母亲在父亲的否定中卑微,从来不想自己可爱的事,穿衣打扮、个人形象均不注意。尤其丧偶的母亲,守贞其父,为了孩子,不去选择再婚。父母是孩子第一位最好的老师,你不敢大胆追求真爱,接受真爱,或者说你本身就不可爱,孩子怎会懂得如何面对爱情的到来?很多因不懂珍惜擦肩而过的爱情,造成一辈子伤害,谁来对孩子未来负责?眼前的学习和孩子的幸福未来,究竟哪个更为重要。很多家长把自己不能实现上高校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考得好,实现了自我价值,满足了虚荣心。
笔者认为,孩子不管上学好坏,有个健康的身心,快乐幸福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才是父母养育的真正成功。一个老师,决不能用一把学习的尺子衡量学生。一个被老师判定考学无望,并多次因不守纪律撵回家的孩子,走了艺考之路,还总被老师刁难。结果,凭艺考进入大学后,一跃成为优秀生,大二的他,就在本次奥运会分会场做开幕式前的节目主持人。这人生命运的改写,也彻底改变了那位老师的认知,把自己的亲人,也送来学习走艺考了。与时俱进,改变成长。思维固化,害人不浅。老师、家长出于对孩子的负责,更应把正确的理念、信仰、价值观、爱情婚姻等美好传递给孩子。
记得一次老外的反问:“你们中国人很怪啊?没有同居过,怎么可以结婚?太不人性啦!如果结了婚发现不合适怎么办?你们太不文明啦!反人性啊!简直不可思议!”我听了一时刺耳的无法接受!沉淀下来思考:什么是人性与文明?离婚率的上升、试婚同居,是文明进步还是混乱倒退?有人说“任何不以婚姻为前提的恋爱,都是耍流氓。”如果人人都知道什么是文明,那么还会有那么多婚姻悲剧吗?父母都不懂得什么是爱情,甚至讳莫如深,经营不好自己的家,怎么祈求孩子会走好自己的路?
时代在飞速向前发展,社会应该越来越文明进步,观念同样需要更新,用最前卫最正确的思想引领人们,追求有真爱的幸福婚姻家庭,应该是社会导向。女人肩负着繁育优质后代的重任,好母亲,旺三代。所以,做一个好女人,是社会进步所需,也是每个家庭所需,更是每个孩子所需。
做个好女人,一生不忘提高自身素质,用最超前的思想意识,敢于突破创新的理念,给孩子更宽阔的视野,让孩子优秀的同时,活得更加幸福灿烂。
2022 年2 月 16日

作者简介:白菊敏,河北,教师,早年作品发表于报刊杂志百余篇。近年报刊微平台发表数百篇。上都市头条近百篇,均精华、热点。多篇文学作品获各级各种奖励,曾获各级各种荣誉无数。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沧州作家协会会员等。作家地带签约作家,世界汉语作家协会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