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稳 祥
人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牛归虎临、喜迎新年,冬去春来、由冷转暖。万物复苏、草木泛青,百花盛开、春意盎然。蜗居了一冬的龟 蛇等动物,伸伸久卧的懒腰、慢慢地复醒了。真个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南宋·叶绍翁)
崖畔上垂挂的迎春花藤条上面,朵朵小黄花绽放着开心的笑容,数它开放的最早,第一个迎接春姑娘的到来,故名为 “迎春花”。池塘岸边江河岸边的垂柳枝条上、吐出了葱绿色的嫩芽,随着徐徐的春风 轻轻地摆动摇曳,载歌载舞、欢庆着新春来到人间。
不然 唐朝诗人贺知章曾在《咏柳》中歌咏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又形象而又逼真,真乃是称雄诗坛的绝妙高手!
农谚 ‘九九歌’ 中曰:“七九河冻开,八九燕子来……” 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风拂煦、春暖人间。随着春回大地,严冬避寒于南方的燕子 也成双成对地飞回来了。燕子是益鸟、也是吉祥鸟,老百姓常说 ‘燕子不进恶人家’ “燕子爱住吉庆人家”。若还燕子进入家门、就是吉利之兆,寓意吉祥 象征财富。

勤劳的燕子 敏捷地飞来飞去,选择能避风雨的吉庆人家,也说明这家洁净为人良善,就在这家的房梁上、墙拐角等地方,衔泥衔草 筑巢垒窝、繁衍后代。家里的大人以身作则,也教育孩子们一定要爱护燕子,不准骚扰它们,以利于燕子又年年光临 带来吉祥。
唐朝诗人刘禹锡曾在《乌衣巷》中写道:“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 谢 指东晋宰相王导和太傅谢安,他们都是左右东晋朝廷的著名的豪门望族。
南京 秦淮河边的乌衣巷 是旧时王谢两家的府邸。时过境迁,到了唐朝之时,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而是野草丛生 荒凉残照。当年的雕梁画栋 深院豪宅、已变成了寻常百姓人家。燕子如期归来,但业已人事皆非,怎能不感慨这沧海桑田的世事巨变。
古曰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在这春光明媚、寸阴如金的宝贵时节,正是莘莘学子们勤奋攻读的佳时良辰。今天的下苦 是为了明天的不下苦,唯有 ‘知识方可改变命运’。为了祖国 亦为了自身,加倍珍惜这大好的青春韶光,自小立壮志,努力奋拼搏,明朝定辉煌!

春天里,社会的精英 — 科技界的科学家们,为了祖国的强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呕心沥血、昼夜拼搏,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技术难关。原子弹 氢弹 导弹 核潜艇等不消说,宇宙飞船登月 遨游太空,全球瞩目 刮目相看!
特别是为了强国强军,涌现出了钱学森、邓稼先、钱伟长、钱三强、郭永怀等。‘水稻之父’ 袁隆平,制服新冠的钟南山、李兰娟、陈薇等一大批科技精英,他们真是人中龙凤、民族的脊梁!必将名垂青史。“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在春天,工业战线上、服务业、商业等各行各业,千千万万 平凡而勤劳的工人兄弟姐妹们,含辛茹苦、为国实干,是祖国最伟大的劳动者,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从古至今,广大的农民遵循着千年流传的老传统:春耕 夏耘 秋收 冬藏。古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勤劳的农民们不误农时春耕忙,一年一度的春节即将过完,人们也开始了新的一年的各种活动,赶时节播种下充满希望的种子。

在春天,我英勇伟大的人民解放军举世无双、天下无敌,今天更是今非昔比。除了枪炮 坦克等常规武器外,现今拥有了第二炮兵、火箭军等。原子弹、氢弹、东风导弹等,更使敌人闻风丧胆。
我英勇的人民海军,驾驶着巡洋舰、驱逐舰、护卫舰等战舰,踏波破浪、驰骋在祖国的蔚蓝浩瀚的千里海疆,更有敌闻丧胆的航空母舰、核潜艇等,共同捍卫着伟大祖国母亲的领海的安全。正象李白在《行路难》里所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碧蓝的万里晴空,我英勇的人民空军,驾着B20、轰6等世界一流的先进战机,翱翔在祖国湛蓝的万里长空,捍卫着伟大祖国母亲的领空安全。
特别是咱西安 在牛末虎首、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的袭击,迫使封城抗疫一整月。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终于打赢了这场人民战争。用“一语双关、春回人间” 来欢庆,真是恰如其分!
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诗书画 门门优秀,可谓三绝,名垂青史。广为流传的名句有:“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靣花”。“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欣阅他的散文“春词”有68个春字,我今亦乘兴模仿,向先贤学习之。(43个)

仿 春 词
1
春 色 春 辉 春 日 升,
春 暖 春 田 忙 春 耕。
灞 水 两 岸 满 园 春,
诗 朋 文 友 舞 春 风!
2
春 山 春 水 好 春 景,
春 郎 春 女 放 春 声。
春 娘 赏 春 卖 春 酒,
春 季 游 春 春 意 浓。
3
春 药 催 春 人 怀 春,
春 花 春 香 春 杏 生,
春 雨 春 装 满 面 春。
春 草 春 韵 春 辉 明!
4
阳 春 惜 春 写 春 秋,
踏 春 春 光 春 鸟 鸣。
咏 春 莫 负 嘉 春 时,
春 天 春 发 春 潮 涌!
2019、3、22、早习、

正是:
春 回 大 地 秀 秦 川,
万 象 更 新 尧 舜 天。
古 都 抗 疫 夺 胜 利,
载 歌 载 舞 喜 空 前!
—— 武 稳 祥
2022、2、13、完稿

作者简历:
武稳祥:男 系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三益村(大鲍陂村)人。于1953年11月17日出生于少陵原上一个普通农家。8岁上学,1966年在本村学校高小毕业。恰逢文革,无奈辍学,回乡务农。自学木匠,服务城乡。苦谋生计,四处漂泊。栉风沐雨,历尽艰辛,暑来寒往,二、三十年。
自幼好文爱诗,常常忙中偷闲 练笔习写。1992年底,在陕南惨遭车祸,九死一生。十几个昼夜昏迷不醒,水米不进,
日夜竭力抢救,终于起死回生。医治十载、重伤转轻。仰天长啸、不甘消沉! 拙手抖笔、泪洒毫端,三个春秋、苦成长篇回忆录《蹉跎年华》,约30万字。赠送亲朋好友,多获好评! 2002年8月13日在长安作协常务副主席王渊平的带领下,长安电视台闻讯前来摄像采访。后来播放了4遍。2002年8月20日《长安报》专题报道。2004年春,在长安区残联会长张萍的带领下,一行五人前来专访。后来此事被收录在《共创美好明天》之书中。无论炎夏寒冬,坚持笔耕不辍。2012年紧随国家 农村城镇化的形势,在众友的鼎力协助下,为故乡撰写村史。起名:《千年沧桑古鲍陂》。朝乾夕惕,呕心沥血,春华秋实,终于报捷。图文并茂,争相传阅。桑梓流芳,聊慰平生!
数十年来,每逢要事,触感动心,无论悲喜,辄有笔记,积稿成摞。屡屡喟叹:时乖命蹇 但是总不甘心!由于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因而习作只能以顺口溜居多,无奈之间 只好望洋兴叹了。但不论优次 每一篇都是竭尽全力,煞费苦心 修改再三,无一篇不是倾吐心血凝结而成的。因而,且不管别人如何看法,甚至不屑一顾。但他自己永远是敝帚自珍、弥足珍贵的。2016年冬集结成册,取名:《诗苑雅韵》。诗选书成,引起多方关注,备受左右好评。
2017、2、17、长安电视台前来摄像采访,2、20晚及后来长安新闻播放了多遍,并发到了腾讯视频网上。2016、12、入编由陕西柳青文学研究会编辑的《长安文学集结号 — 长安作家及作品名录》。仅一农民 又非作家、忝列风雅之班,都岂不有辱大雅之堂?惭愧,惭愧!
2017年春末夏初,有幸赴北京一游,大开眼界。归来乘兴撰写游记《春暖京华》,意为留念。也可为没去过北京的人作一些简略介绍,亦乃初衷。2018、5、4、在“京兆文学”网上首刊(第一期)。实在没料到,反响强烈,评价颇佳。第一天就有500多人阅读,这些天来阅读者陆续竟逾千人。还有许多人抒情留言,热诚点赞。喜出望外,甚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