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 ‖ 一枚珍贵的军功章
文图/梁成芳
爹下葬的那一天,天色沉沉,阴云密布。张德顺和弟弟张喜顺说了声就匆匆忙忙回镇镇府了。
晚上,喜顺一摞下饭碗就打开了电视,央视台正播放抗美援朝出兵作战胜利70周年的节目。妻子“啪”一声把电视关了,气冲冲地逼问喜顺在抗美援朝中他爹得的那枚金牌牌的下落。喜顺心不在焉地说,兴许他老人家临终前托咐给大哥了呗。妻一听就变了脸:“你个不省事的蠢货!街上的人们说,那枚金牌牌是家里的宝贝疙瘩,无价之宝,要卖给收古董的一下子就’发’啦!啊唷——!怪不得一出完殡你哥跟偷吃狗一样耷拉着尾巴就溜走咧,备不注早卖大价钱了!” “大哥……不……是……那号人。”喜顺吭哧瘪肚地说。妻指着他的脑门说:“人心隔肚皮,知人知面不知心。这年头还有见钱不伸手、不眼开的人吗?”
喜顺急赤白脸地想反驳:
俺大哥26岁当镇长,28岁当镇委书记,十几年他都跟全镇的老百姓风里来雨里去滚打在一起才摘了穷困镇的帽子,变成了全县第一个先富起来的小康镇。谁不夸他身子正、脚跟稳,心明眼亮,办事公道。他家里挂着那副“两袖清风拂日月,一片丹心照山河”的对联,是乡民们在庆祝实现小康镇的大会上送给他的。谁不说他是咱老百姓的好书记,你又不是没见过连省电视台都放他的影呢!你少说那些没盐少醋的话,往大哥脸上抹黑……
但喜顺埋在肚子里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他从小嘴就结巴。越急越结巴,干着急没有辙。因此,只好把这些话憋在心里。喜顺又天生的蔫巴脾气,老实巴脚的庄禾人。喜顺妻伶牙俐齿,能说会道,家里的行政大权,她一人独揽,大事小情,她拍板定案,是一道街里的“管家婆”。
翌日清晨,妻下了道命令,喜顺马上去镇政府找德顺。豁出命来也得把那块金宝贝玩艺的下落弄个水落石出。
喜顺到了镇政府,秘书小王说,张书记早到县上开会去了。
喜顺回到家里向妻一汇报。妻那双鹰眸射出两道烈光:“他娘的,到县里开会是假,倒卖金牌牌发大财是真!”
第二天,妻吩咐喜顺,跟踪追击,去县城截住德顺。
喜顺到了县委,县上人说德顺去市里开会去了。
喜顺又回了家。妻一拍屁股蹦了三尺高,连声叫苦不迭:“你看你哥的花花肠子可长着呢,这明明是先在县里估了价,再到市里卖个顶高的价。”
第四天,妻令喜顺起五更,追到市里,德顺早到了省城。
喜顺回来,妻再无心听他结巴了,她扯破天的嗓门呵斥道:“不中用的东西,怎么不去省城追呀!人家把那宝贝在省城一卖,人家吃肉,你这个傻二小连味也闻不到喽!不行,我杨钱梅咽不下这口窝囊气!你不去,明儿我去省城。”
第五天,天刚麻亮,听见大门口有汽车喇叭响,她揪住喜顺就朝大门口跑,冲着小车高声叫喊:“张德顺,张大书记给我钻出来,你真发了大财呀!”
“发什么大财?”说话间下车的是镇秘书小王。
秘书小王对他们俩口子说,书记派我专程请你们全家做特邀嘉宾去省城参加“抗美援朝出兵作战胜利70周年纪念馆”落成揭牌仪式。张书记特别转告:爹生前荣获的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勋章——那枚珍贵的军功章及其事迹都在馆里陈列展出。
秘书小王还说,张书记现已荣升为县委副书记了。
杨钱梅低头不语,羞愧无言……
2022.2.16, 故乡狼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