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可否再等等我
文/杨金高

余干哟余干,您定然晓得。晓得我是您的小弟弟:东乡!您的面积是我的两倍;您的人口是我的将近三倍;您的历史是我的四倍还长!
您怀抱地球之肾,怀抱浩瀚的鄱阳湖。辽阔。大气。优雅。美丽。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我神思万里,视通十方。余干,您可否等等我?

(一)
余干,您可否等等我?您已经等了我2340年。等我在2019年仲冬时节结缘冕山公园。是日,冬阳恰似春阳,园内云白风清,但见天蓝水碧,古色古香。更有那满腔正气的长沙王、赣文化的重要人物吴芮,手执书卷端坐天地间,红褐色的巨人塑像有五、六层楼那么高。他静观四季轮回,俯视芸芸众生,加持这方水土,让人学有标杆,见证活力余干、健康江西、美丽中国……

(二)
余干,您可否等等我等我?来到乌泥枝叶园。在这太阳照耀的沃土上,感受人杰地灵,祈盼风清气正,打造廉政主题教育公园。
余干文友、地方史专家卢新民先生告诉我:枝叶园取名来自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的诗句“一枝一叶总关情”。此园20多种类型的青翠竹子迎风歌舞,诉说着人间慈母爱,诉说着太阳土地人,诉说着自古好人难中出,诉说着厚德载物是真谛,诉说着穿越千年的红丝线,还有那来自北京中南海的关爱……
这里向往着共产党人的形象:当真公仆;
这里记录着吴官正的理念:民贵泰山;
这里镌刻着方志敏的《咏竹》诗:“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三)
余干,您可否等等我?等我朝圣忠臣庙。此庙是您的金字招牌。600多年前朱元璋与陈友谅的鄱阳湖大决战惊天动地。血雨腥风,炮火硝烟,悄然远去,如今化为空而不空。36位忠臣义勇刚烈,无畏牺牲,视死如归,血洒鄱湖。他们用生命铸就经典传奇,铸成世界的景仰。眼下的忠臣庙,积极保护核心景区,投资1.5亿元重新打造包装,传播忠义文化,牵手佛教观音,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点,成为余干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规模之大,全国罕见;具主题之纯,全球鲜有;其影响之广,泽被海内外……
朝圣忠臣庙,我看见忠臣庙呼唤忠臣,忠臣庙滋养忠臣。忠臣是国之瑰宝,忠臣是民族精英。忠臣应生生不息,忠臣当为民请命。圣人云:国不可无忠臣,民不可无忠风。缓步走进忠臣庙,我走近了敬畏,走亮了圣洁,走美了人格,走香了精神境界,走上了灵魂新高度!
在忠臣庙,我看到怀忠楼、寻根园、皇帝馆……默默昭示着天心月圆,留下了千古真谛。我的感慨化做无形的清风,拂过鄱阳湖,融入苍穹……
余干,我真想,真想请您等等我?

(四)
余干,您可否等等我?等我驱车康山大堤。我看到了水上长城,幸会江西水利事业的历史奇迹。36公里曲曲弯弯恰似游龙的巍巍长堤,10万多民工的号子声。还有红旗猎猎,还有喇叭高歌。一个冬季120天的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依靠最原始的肩挑手提、铁锹锄头土推车,凭借那个年代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孕育出难以置信气壮山河的社会主义胜景。时过半个多世纪,依然香飘如昨,造福余干人民,惠泽千秋万代,传唱成灿灿丰碑!

(五)
余干,可否再等等我?等我伫立江豚湾。我看见波光鳞鳞的鄱阳湖湖面上,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此“老先生"悠哉游哉,时不时探出背脊露个脸儿,引得康山大堤岸上响起一片又一片欢呼声:“哇!真美!哈!真棒!"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候鸟、天鹅在余干鄱阳湖里悠闲过冬,逍遥堪比活神仙。
沐浴暖人的冬阳,我与部队战友、诗友彭正毅尊兄,与余干作协主席白国安先生推心置腹,顿见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生根开花,花红果硕。天人合一、万物同体的绚丽画卷在当下徐徐呈现……

(六)
余干,您可否再等等我?等我来到河埠老街。我看到无限风光无限路,有为时代有为人;看到壮志凌云段岩君,儒雅谦和真富贵;能文能武能经商,开明豁达神飘逸;看到有为艺术现佛光,扶贫超市接财气;看到文化驿站通信江,多姿多彩甲江南。河埠老街,您谱写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曲,是青年儒商段岩、余干才女刘夏牵手余干县各相关部门领导高远眼光、爱民务实挥洒的大手笔。老街古树古建筑、红头笼,人民公社大食堂,为人民服务的鲜红标语书写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旧仓库墙壁上,演绎激情燃烧的岁月,古朴鲜活的乡土气息,甜入心脾,绿化心田……
在河埠老街,一群来自东乡区作家协会的朋友,穿上明朝官服、才子服,戴上官帽、才子帽,过足了古人瘾,仿佛回到600多年前的大明王朝。他们在古戏台翩翩起舞,开心游戏,鲜活了童趣。“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由我们装扮,手持折扇,一步一摇,摇得围观的人们捧腹大笑,还真个摇出了古典韵味……我把我穿才子服的图片发在家族微信群,有人说我是祝枝山。我回答他:笑阳并非祝枝山,真实应是杨修心。只有修正心和身,方能通达久久春。

(七)
余干,您可否等等我?等我坐山水闲堂,等我游一里小溪。等我品福州军区老战友、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余干县文联主席史俊在鄱阳湖编织的“电影梦”。史先生质朴厚道,是鄱阳湖的骄子之一,他的《母亲湖》,《鄱湖浪》,《花香岁月》,《山鼓声声》,《父债如山》……一部又一部电影剧本被搬上银幕,喜获“夏洐电影文学奖"。握着史俊战友温暖的手,我感到:史俊使劲真才俊,出水才看两腿泥。他为部队争了光,他是余干一面旗。他为鄱湖鼓与呼,痴心不改电影梦!
哦,余干,呼吸您香甜湿润的鄱阳湖空气,走在秀美的河埠老街,我情不自禁联想到您怀抱的古埠,黄金埠……我想说,余干,谢谢您用真诚耐心等候我!麻烦您再等等我,等候清新脱俗,等待梦圆大同。
2019年12月18日初稿

作者简介
杨金高,1965年9月出生,江西东乡人,系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西诗词学会会员,曾任《江西日报》特约通讯员、《抚州日报》首批特约记者。先后在福州军区《前线报》、南京军区《人民前线报》发表诗歌、散文诗、小小说。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人才报》等全国近百家报刊发表文章。著有格律诗词集《龙山行吟》(与人合集),参与编著《龙山师水总难忘》《王安石故里上池村》《品质东乡》系列丛书。
(图文供稿:杨金高)
《赣雩文艺》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