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宵过,春耕忙
作者/妍惜
要说百年一遇,当西方的情人节偶遇东方的“元宵节”,似乎这人间又唱了一首有关于爱情的歌,这双节相遇恐怕妥妥地来歌颂人间爱情来了……
古时候的元宵节那是有在元宵当晚有看花灯、猜灯谜的习俗,甚至深居闺阁里的女子也可以到街上,逛庙会,寻情郎,“月华今夜满”就是一句很好的说词。在祖国的南方更有营老爷的传统的仪式,比如跨火盆,护神明,虔诚忠实,热闹非凡,有诗词说:“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而现在的元宵,主要传达家人团圆和睦,如同汤圆,吃起来甜甜蜜蜜,而这个习俗,记忆中从奶奶辈传承给妈妈辈,而妈妈辈又传承给我们这一辈,不曾断层,即便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如今身为人母,到了元宵节也是少不了给孩子仪式感。只是变了花样地给孩子做橘灯的水果灯笼,或者用小南瓜制作了一个农作物的元宵灯笼,买回来的汤圆少了制作的麻烦,多出了亲子时间,放慢脚步,也是新时代里一种乐趣,给孩子换一下过年来十多天的口味,如此,也是一种幸福的仪式感。
回想儿时的记忆,从过年开始,一直到元宵节,是我们最为贪玩的时光,因为有节日放假的庇护,我们可以有看不完的电视剧,还有在户外玩不完的游戏比如踢毽子,翻花绳,赏雪景等,也不用担心各种调皮被数落。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以说吉利的话开始,以不舍为结束,开始一年的生活;这时候的大人们,从农历的年底忙碌到元宵这天,才算着实的结束,说是过年放假,只不过换了一个工作的地方,继续忙碌,从前前后后的打扫卫生开始,到年夜饭,到正月的走门串户吃年例,窑鸡,也没有消停,那是最美好的时光。在我们孩子眼里,成为大人真是累,直到自己成了父母,才知道这可是在人生中一种极致的天伦之乐。元宵一过,春耕也跟着开始了,带着愿景,耕地播种;去远方的也出发了,他们告别家人互相珍重,规划未来,带着希望和梦想远航,而儿时的我们也开始了在期盼中回到成长中的日子,周而复始,四季年轮。
而2022年的元宵,似乎更有别样的期待,祖国的运动健儿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健儿相聚在祖国的首都,他们带来一场冬的盛宴,一场没有硝烟的决战在这里悄然进行,他们不负青春,不负梦想,为荣誉而战,更多了一份牵挂和感动。有诗说,“金牌,的确让人眼眶泛红,而永不缺席才是值得歌颂”。
元宵过,春耕忙,万物醒,花开了,蓦然回首处,那人在万家灯火处,月满西楼,相思度;年年元宵快乐过,山河无恙团圆路。
作者简介:笔名,妍惜,80年出生,居住广州,热爱写作,热爱生活,平潭作协会员,国际诗歌协会会员,世纪新诗典签约作家,美篇话题主持人,2021年获得“华夏杯”中外诗歌散文大奖赛优秀奖,部分作品发表在报刊和网络平台,部分作品获奖,代表作有《渡口的故事》《台湾新娘》《世间已无你 情却满人间》。
人生格言:文字也可以温暖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