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意义
唐建武(甘肃)

但丁说,人不应该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美德和知识。巴金说,我们不仅单靠吃米活着。言下之意,人应该有一点精神上的追求,而不应以满足肉体而一味地追求物质。一味追求物质的应是"走兽"之类的动物之所求,而非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事实上,精神追求好多先哲都是这样做的,比如孔子、老子、庄子、佛陀等。甚至有圣者以为连吃饭的钵都是多余的,都需要"断舍离",可是看历次灾荒,甚至是人类的日常生活,要做到多一点的精神追求都是很艰难的,都是一种奢侈。
具体一个人,还是物质生活多一点。一睁眼就想着吃喝拉撒行,就想着一日三餐。每次经过学校门口,就看到孩子们或上学或放学,总是一边走一边往嘴里喂东西,或是串串,或是汉堡,或是包子,或是奶茶,或是冰棒等,似乎人生来就是为了吃似的。当然,孩子在长身体阶段,容易饿,多吃或随时吃也无可厚非的。
还有那些上班族,或一边走一边吃着包子或夹菜饼,或吃了一点外卖或盒饭,就着急地做事了。所以有人就自嘲说,所谓人类,就是人累。你不累能行吗?似乎劳碌是命中注定的。
还有人说,有人生来就是受苦的,刨着吃的;有人生来就是享福的,躺着吃的。连刘姥姥也认命了,说老太太是生来享福的,我们庄稼人是生来受罪的。
还有人认为"劳心者治人",是享福的,而"劳力者治于人",是受苦的。
那么那些"享福的"人是否就追求精神生活多一些呢?我看也不尽然。土豪有钱,不愁吃穿住行用,可你看他们,喜欢挎名包,戴名表,着名衣,吃名餐等。挎就挎了,戴就戴了,着就着了,吃就吃了,还要晒一晒。戴表不是一个,而是数个,成为"表哥"。买房也是几十套、上百套,名为"房叔"。我估计让他们去听交响乐,也未必听得懂,未必会坚持得下来。所以说,我感觉他们也未必就会追求比别人多一点的精神生活。真正的"精神贵族"的培养,是需要好多代的积淀的,不是你有点钱就可以的。
不论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还是冯友兰的"人生四境界"说来看,绝大数人的追求,都是处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或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层面,难以有真正的精神生活。
吃喝拉撒睡玩乐,柴米油盐酱醋茶,仍然是芸芸众生之所求。只有极个别的"人尖"或称为"人中之龙"者,才有真正的精神追求和精神生活一一所谓的"琴棋书画诗酒花"。
带着孩子到第四军医大给孩子看牙这几天,我压力山大,仅仅这几天各种检查,就花去了我好多银子。后续治疗仅治疗费就得十多万。需要在颌面外科和关节科来回穿梭,还有其他医疗机构的补充检查。钱受症,人受症。关键是我没有钱,还有房贷在身。十年前,双亲患病,我疲于应付。如今孩子这样,我又要疲于奔命,这样何时是一个头呀!
我也一直不舒服,我笑着对儿子说,小时候你不是说给我买宝马吗?我不要了,给我把这一口烂牙换了就行。他苦笑不语。
在中国,人之一生忙吃忙穿,忙学业,忙家庭,忙孩子,忙老人,临到最后,也许留给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何来精神追求呢?既如此,人生的意义又何在呢?
听说,我们这种人死后,用不了五十年,就被人彻底忘却了,就好像没来过一样。
写到此,做检查的儿子出来了,花了一千三百三十,就一个核磁共振。我也饿了,去吃个油泼面吧,算是早餐吧。时2022年2月15日上午10点28分。

唐建武,七零后,甘肃合水人,中学语文教师。喜好读书,业余写点文字,记录情感,记录生命历程。曾在省市报刊上发表作品。《孤寂怡人》是第一本散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