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三湘文学杂志主办
本平台支持单位:湖南省经济报


别了,初中生活
- 交城职中65班 闫晓柯
- 转眼间,初三也即将结束。三年的初中生活,这么快就将被我们抛在身后。再也不会像七年级的新生刚进校门那样,以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校园,也不会在放学时以每秒一千米的速度狂奔出校门,不会再成天埋怨作业太多和老师的唠叨;不会在每天天不亮就埋头苦读更不会在夜深人静时还在写题……因为,我们即将被解放,我们也即将告别,告别这三年的初中生活,将这三年的点点滴滴存入脑海。
- 只一眨眼,记忆流年便流转出离散,散落一地,开出一场凄美决然的落寞荒年。曾经的美好渐走渐远,都依稀成了淡忘的回忆。只剩下我们,执着的坚持念念不忘。回望这三年的初中生活,眼中扩散出大片雾气。终于,这些雾气慢慢聚拢,形成一滴一滴的泪珠。滑出眼眶,掠过嘴角。是,这三年的初中生活给我留下了太多太多不可抹去的记忆。有感动,有欢乐,有伤怀,有拼搏,还有更多更多……可是我们即将以中考的形式来告别这三年的初中生活。朋友说过:“命运是无法掌握的东西,人生路上的门,在没有推开那刻,我们就永远不知道等待我们的究竟是什么。”可我否定了这种说法,因为我知道,在未推开门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我要即将面临告别。告别同学,告别老师,告别这多姿多彩的三年初中生活……
- 每一段时光镌刻的欢笑,努力,伤感,疼痛,斑驳了整个青春的颜色。我们即将面临告别,告别那陪伴我们依已久的初中生活,和这初中三年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忆,留在心底最柔软的那片地方,永久的被保存。挥一挥手,算是告别的行礼,算是定格了永久的回忆。即将步入高中生活的我们,会更加成熟,更加稳重。在这为数不多的日子里,再努力拼搏拼搏。算是对得起自己,和这三年的永久回忆。
别了,初中生活。

红楼圆梦
作者:绛珠草
题记:红楼梦故事新编(最后一回)
斩尘缘宝玉归本相 酬知己绛珠化原身
却说那宝玉自雪地别父,一袭大红袈裟,于茫茫白地中飘然而去,将那俗世繁华、凡尘风月从此抛却,倒也清净自在。
自思亦无处可去,因想起那大荒山青埂峰无稽崖下的悠闲岁月,便复归彼处,仍化作顽石一颗。又思,此番下凡历劫,种种悲欢离合、爱怨痴嗔一一历遍,不若如实录下,遇有缘人抄去问世,或能警醒一二痴情种子,度化几个失意之人,未尝不是一件功德。因将一段经历记在石上,种种琐事繁仪均一概实录,诸多闺阁诗词亦收录齐备,自谓纵不能警人于迷途,亦可消愁破闷,聊供酒后茶余于灯下品玩。至于内中深意,则恐怕惟有一二性情中人可大略推知了。
却说那黛玉自魂归离恨天后,依旧回到太虚幻境,警幻仍命为绛珠仙子,令司掌薄命司。
一日,正与诸仙姑议论各司女子种种情事,太息不已,忽见警幻自外而入,目注绛珠,曰:"那顽石亦归位矣!"绛珠先是一怔,既而淡淡一笑:"如此甚好,一段情债终可了解,我亦已将一世泪水还他,彼此两无牵挂了!"警幻含笑道:"恐怕木石前盟尚未了结,彼此还须经历一番缠绵纠葛,也不知最终如何。"绛珠只道:"姐姐说笑了,我与他早已两不亏欠,还能有甚纠葛?"
语毕,离坐告辞而去。只听得身后一声长叹,却是警幻所发。绛珠回到自己司中,心中依然是荡漾不已,有如投石入水,涟漪不断。
警幻之语字字令人惊心动魄,那一声长叹,却更有无名伤愁,令人无法自已。因想,我与那宝玉本是前世孽缘,今世业已了结,我已为他泪尽而亡,偿清了他灌溉之恩,他亦遁入空门,复归大荒,彼此恩怨已了,如何还有纠葛缠绵?且休管警幻之语,只须自己心如止水,任它何等魔障,亦不得沾染。何况自己在薄命司中这些年,早已阅尽天下女子种种恨事,但凡痴情女子,莫不为薄情男子所负,红颜薄命,此言诚不殊。自己更曾亲历亲闻,一段情事,哪堪回首?
回想临终之时,焚帕销稿,潇湘馆中冷冷清清,更无一人相问,此中凄凉酸楚,更有谁知?而遥闻远处笙乐细细,萧管悠悠,喜气洋洋,一样人间,却如此天差地别,怎不令人倍加辛酸?虽说下凡本是为了还债,但宝玉薄情至此,也实在令人寒心。
如今他悬崖撒手,斩断尘缘,未知对当日种种,可有些许留恋?又未知自我死后,可有些许愧疚,些许怀念?想到此处,只觉心神摇荡,无数前尘旧事兜上心头,便忍不住要去问那宝玉一声。待移步到门边,忽然醒觉,自己已是神仙之属,他亦已皈依佛门,彼此均应斩断七情六欲,那一句话又从何问起?
如此转念一想,便又回到桌边坐下,五内如焚,不能自已。
绛珠一番心事,虽不能对人明言,那警幻却已深知。因知他二人缘分未了,仍有一番缠绵恨事,此是宿命安排,未可更改,虽不忍见绛珠重堕情劫,再历苦海,但天意不可违,也无可奈何。因见绛珠终日郁郁不乐,强作欢颜,心中不忍。
一日,乃遣开诸姐妹,独与绛珠相对,曰:"妹妹心事,我已尽知。既然前缘未了,何必徒然自苦?你我本是性情中人,抛不开放不下的,总是一个'情'字,何况妹妹更是天分中生成一片痴情,因此才屡被情孽纠缠,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如今妹妹如此日夜悬想,坐卧无心,已非幻境中人,何不顺其自然,前去找他,拼着再经历一番爱恨情仇,最终了结这段孽缘?"
绛珠沉吟半晌,乃毅然曰:"其实我只是有一句话想问他,如今便去找他,问了这话,从此便两不相见,专心向佛。"
警幻也不去点破,只含笑曰:"既如此,妹妹便去找他罢。"
绛珠便辞了警幻,出了太虚幻境,往大荒山而去,一路上只觉得心中忐忑,只不知相见之时是何情景?该说何话?那一句话又如何问出口?不知他又会如何回答?
不知不觉,已到那顽石本来之地,绛珠四处环顾,不见宝玉身影。只见一块大石巍然静立,上面依稀写有文字。绛珠便知其为宝玉原貌,忍不住快步上前,以手抚之,一时种种往事皆涌上心头,也不知是悲是喜?
眼眶中一阵酸涩,却并无泪水流出,只因早已为他流尽了眼泪之故。如今顽石已与神瑛侍者融为一体,丧情灭意,无知无觉,心中这一句话又如何问起?思前想后,酸楚不已。
因发现触手之处,凹凸不平,盖石上有字之故。便稍稍后退几步,且看那石上文字,不想一看之下,顿时如痴如醉,那眼神便如胶着在石上一般,半点也移开不得。字字句句细细读完,只觉心中疑窦,豁然而解,往日种种,看得分明,那一句话竟不必再问。
因想,宝玉待我,原来深情若此!而我竟无端猜疑,屡屡生事,究竟不是他负我,而是我负了他!
当下心中既喜且愧,又觉前所未有之快意,有知己若此,夫复何求?如今他与顽石融为一体,我亦当化为芳草,以践木石之盟,亦可相伴于这大荒之中,更有何憾?
那绛珠便亦现了原身,化为绛色仙草一棵,日夜陪伴于顽石之侧。
从此天地罔罔,岁月悠悠,不知人间是何年矣。
戊戌年夏月
绛珠草于潇湘馆
作者系河南科技学院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