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安成(浙江支边知青)
“小卖部”轶事(一)
小卖部,一般泛指经营规模小、门面较窄、只能容纳一至二人进岀,稍有盈利的小店铺。可我从来没经营过类似的什么小经营店,却有一个光荣的称号“小卖部”。
事情还得从七十年代初大兴安岭支边说起。
那时我们这个连队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市郊的轮胎厂附属工地施工干活(这是一个尚在基建的一排大厂房),我们三班是个力工班,负责排土运渣任务。那时的我们,青春年少,身強力壮,干起活来没得说。但也同样,年轻吃口好,肚子需求量大,容易肚子饿。这一天,时针指向了中午近十点,大家也累了,于是班长徐世妙就招呼大家休息一下。
屁股刚着地,一个年令稍小一点的战友说肚皮有点饿了,去小店里买点东西吃吃,我也接上说:“我也去买两个月饼”。话刚落音,班里的娄德平对我说:"安成,给我也带二个回来",接着刘民岐也讲:“给我捎些光头饼”,桂兆龙又接上:“给我也买一个月饼吧”。就这样,十人一个班,就有七八个都叫我代劳了。我从小店里把这些东西买回来后,就如数一一交给了他们,大家一拿到手里,有的马上往嘴里塞,有的要先给我钱,我说:“不急的,吃完再算也不迟”。
第二天我们继续在这个工地干活,当然也是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大家按惯例原地休息一会。我坐下后仿佛肚子在提示该吃点东西了,就忍不住说:“我又饿了,今天再去买些东西吃吃”。话一说出口,俞来法马上接着讲:“好的,帮我也买两只月饼吧”,然后就有好几个人又要我替他们代买。就这样,有的要买光头饼,有的要买月饼,我又成了跑腿的“代买”,用现在时尚的话就是物流或快递。
以后几天,工作照旧,而跑腿帮助“代买”的活就义不容辞地落到了我的身上。也是从那时起,不知是谁给我取了个绰号"小卖部”。
作者简介:
朱安成,中共党员,1951年出生,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人。1970年10月赴黑龙江大兴安岭参加边疆建设。1973年赴北京参军入伍。 1976年4月返籍,曾任嵊泗县五交化公司经理,县商业局工会干部等职务。
爱好读书、写日记、器乐演奏、海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