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荐文//中华诗艺九江格律诗词社
审稿//欧阳炳辰
主编//完美人生
图片//来自网络
音乐//来自网络
列号//001384
本期上刊诗人(按投稿先后排序)【李谷良③】【许石清】【完美人生】【刘光荣④】【刘林赐】【白荷②】【张秀祥】【王世金④】【熊宗江②】【丹水情韵⑤】祝各位老师写作愉快!

【一】
《贺元宵》三首
文/李谷良
(一)
远古唐朝兴观灯,流传历代气氛升。
月正月半元宵节,锣鼓花灯节目增。
手舞飞龙戏珠乐,高跷足道久乡情。
年年至此十五日,徹夜游灯到天明。
注: 1、飞龙~龙灯。2、各地组成的各种花灯,於:船灯、龙灯、狮子灯、蚌壳灯、高跷灯、板櫈灯丶花鼓戏等等,多如牛毛。
(二)
捕风捉影至盛唐,佳节元宵由此张。
始发各家灯龙起,后传多样五彩狂。
花招方止灯会息,期盼来年永吉祥。
子子孙孙持续展,当今夜况更辉煌。
注:1、灯笼~手提照明灯笼。2、花招~据史料记载,农历二月十五日为花招节,各种灯会玩到此日止。转入耕种,来年再续。3、夜况~元宵灯况。
(三)
元宵佳节史悠长,各式花灯表演彰。
陸色五颜输眼底,心情愉悦喜洋洋。
童年好耍参与乐,老迈回思记忆详。
重返青春佳岁月,身姿舞蹈逗人狂。
注:入伍前我曾参与家乡灯会,扮演王大娘补缸中的补缸老汉!滑稽过人,逗人笑痛肚皮!

【二】
七绝·话元宵
文/许石清
元宵十五月团圆,多彩龙灯不夜天。
惜是有人求职远,无缘赏景苦心煎。

【三】
闹元宵
文/完美人生
元宵佳节喜连天, 炮竹烟花难入眠。
万户同心邀皓月, 金杯翠碗醉乡圆。
新茶玉液迎宾客, 舞曲观灯福寿延。
华夏今朝歌盛世, 书家雅韵妙诗篇。

【四】
七律·靖州风雨桥
文/刘光荣
春煦靖州风雨桥,亭檐莺燕语轻爂。
引来碧玉舒红袖,望去丹霞映绿潮。
河岸垂杨柔曼舞,水舟雪鹭拔高翲。
江边画匠登楼阁,调墨涂鸦景色描。

【五】
七律·元宵节
文/刘光荣
火树银花不夜天,点燃爆竹闹团圆。
元宵节里狮龙舞,新岁春来鸟雀怜。
明月清辉夸窈窕。高歌妙曲唱婵娟。
观灯猜谜敲锣鼓,满面欢容乐逸翩。

【六】
鹧鸪天·天红石鱼麻鸡沟
文/刘林赐
山涧养生泉水游,鱼鲜百类不随流。
经年食藻无斤两,一碟千金何惜求?
形若豹,体滑溜。席中餐客誉声牛。
麻鸡沟味美无比,可叹濒危谁解忧!
注:天红山间小溪有一稀少鱼种,当地民称麻鸡沟,长年生长终不足一两,其肉质嫩鲜异常。

【七】
七律(平水韵)元宵节快乐
文/刘光荣
元宵节日踏歌声,狮舞龙吟闹夜城。
饮酒猜拳陪贵客,投球射箭入诗情。
又逢秧鼓交欢乐,更有高跷游戏评。
街巷花灯映明月,新春十五喜盈盈。

【八】
南乡子·夜思
文/白荷
(一)
长夜不眠。更有凄风冷透衫。 谁道迷香方寸乱,如幻,欲去寻君路漫漫。
(二)
月畔星环。珠露浑圆更夜寒。忆起伊人心海乱,书传。将我诗花头上串。

【九】
七绝·问春(新韵)
文/张秀祥(山东)
借问春风几日柔,摇技翠柳皱眉头。
谁知节序难如愿,二月天寒雪映楼。

【十】
春歌谣(四首)
王世金(大连草根吟叟)
〈一〉
濯濯烟条拂地垂<唐.张旭句>,依依粉蕊绕亭时。月留高处摇波影,天许长歌响树枝。
〈二〉
解冻风来末上青<唐.牛峤句>,争春雨过欠飞翎。何须厚地闲中问,也晓高天静处听。
〈三〉
杨柳宫前忽地春<唐.王建句>,家园尽是种花人。今时开罢他时谢,此日荣光此日亲。
〈四〉
灞岸晴来送别频<唐.罗隐句>,山江雨后赋归春。扶将知己酬明月,借得相思慰故人。

【十一】
元宵报喜
熊宗江(贵州)
爱凌爱国心
冬奥金银献母亲
举杯荧屏庆
注:壬寅年(2022)正月初十日,谷爱凌获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冠军;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早上,谷爱凌又获女子坡面空中障碍技巧亚军。

【十二】
七律·壬寅年元宵节感吟
熊宗江(贵州)
元宵自古闹花灯,狮舞龙腾欢乐增。
不幸毒株续变异,严防瘟疫再繁生。
每天早晚广场走,闲看金牌冬奥争。
华夏健儿多技巧,奖牌不负国精英。

【十三】
七绝.宜昌名人
文/丹水情韵(湖北)
【文安之】
明朝宰相宜昌任,鸦鹊登枝喜讯知。
文氏安公抒壮志,且看《文畈晓发》诗。
注:文畈即今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文畈村
【王永彬】
宜都先圣永彬者,学术专书互切磋。
终始一生教后世,《围炉夜话》益颇多。
【杨守敬】
一生勤奋始任教,博古通今涉广多。
享誉世殊皆赞许,石金地理《水经》说。
注:《水经》即《水经注疏》一书。
【张雨三】
出生寒舍学不怠,科举乡推中秀才。
传道授书拨惑者,峡巴名噪楚江开。

【十四】
七律.夷陵春早(新韵)
文/丹水情韵(湖北)
正月中旬春浪笑,滨江夷地闹元宵。
承辉万古同穿越,福运长青华夏骄。
两处烟花齐绽放,六篇画卷尽心描。
真抓实干创佳绩,故土明天更艳娇。

【十五】
七律(平水韵)人生感言
文/刘光荣
天赐人生数十秋,时光荏苒似风流。
交情古有是非乱,世故今随成败忧。
常爱金钱存梦想,深思功禄去追求。
回望经历终醒悟,年迈总归霜染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