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漓江碧韵
文/郑建岐
流金八月,骄阳似火。我怀着对“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向往,借参加全国在桂林召开的城市目标管理研讨会之机,兴趣盎然地游览了桂林的山水风光,使我感到真是名不虚传,百闻不如一见。特别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漓江碧韵更是让我留恋往返,陶醉不已!
到桂林次日晨曦微露,我在下榻的饭店里匆匆忙忙地吃过早饭,就随游人来到市内解放桥南的客运码头,登上了一艘“漓江号”游船。从桂林沿江而下,直到阳朔,全程83公里。船行江上,水环峰转,景色变幻无穷。导游小李向游客们说:“到了北京,不能不去长城;到了西安,不能不去秦始皇陵;到了桂林,不能不去游览漓江……;桂林的山水甲天下,漓江的山水甲桂林。”听导游这么一说,我迫不及待地跑到甲板上,举目环顾,只见两岸奇山秀峰,峭壁插江,山岩叠嶂,盘居奇列,巧夺天工,蔚为壮观,美不胜收;漓江的水面不算太宽,也不算太深,但她绿若翡翠,就像一面明镜,载浮着群山倒影。清澈翠绿的漓江,恰似青碧无暇的罗带,缠绕于万点峰峦之间。奇峰夹岸,碧水萦回,峭壁垂河,青山浮水,绿竹滴翠,碧水奇峰,一江碧流,一江醉人的风光,构成了浓墨重彩、绵延百里的山水画卷,真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峰顶上行”。古往今来,曾有多少文人墨客见景生情,为漓江的绮丽风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唐代诗人韩愈曾描绘漓江景色时写下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赞美诗句;郭沫若也以“玉带蜿蜒画卷雄,漓江秀丽复深宏”的诗句赞美漓江。1963年陈毅元帅陪同西哈努克亲王来桂林游览时也留下了“愿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的名言,这是对“桂林山水甲天下”最好的诠释。

游船沿着群山蜿蜒、清澈见底的江水缓缓前行,让游人饱餐秀色,畅览闯入眼帘的美景。碧绿的江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在游船向前的冲力和微风的吹拂下,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好象在江面上撒了一层碎银,令人冥思幽想,入迷如梦,神思飞扬。此时,导游小李向我们游人介绍千姿百态的奇山秀峰。她告诉我们环绕桂林的山都是以形似之物命名的。我顺着导游的指向,先后看到了诸多引人入神的奇山峻峰。有的酷似巨象伸着长鼻在江边饮水;有的宛如隔江相斗的雄鸡,翘首嘶叫;有的很象紫金冠镶上了金边,光彩夺目;有的颇像一头骆驼小憩于绿洲;有的如初升东山之钩月,露出半边脸脉脉偷情;有的活象一个浮水而出的大田螺……在尽情发挥想象的同时,我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船在江上走,人在画中游”哪!
观赏和谈笑间,游船所到之处的迷人景色,让我目不暇接,叹为观止。漓江两岸的象鼻山、独秀峰、半江渡、桃源险滩、杨堤飞瀑、鲤鱼壁、卓壁峰、二郎峡、九马画山等名山秀景,使我感到仿佛走进了一个美丽的、天然的大画廊。身边是一幅幅精美的画卷,头顶是风和日丽的蓝天白云,脚下是碧清的水波荡漾,迎面是微风的轻拂,山水含情,让人心旷神怡,犹如置身仙境。最让我感到神奇的是“独秀峰”和“九马画山”。独秀峰拔地而起,孤峰矗立,陡峭高峻,气势雄伟,故有“南天一柱”之称;“九马画山”是在江畔巨大的一面峭壁上“画”着一幅色彩各异、石纹纵横交错的九匹马。细看起来,仿佛是一群栩栩如生的骏马。有的好像昂首嘶叫,有的扬蹄飞奔,有的低头吃草……神态各异,妙趣横生。传说谁要能数出九匹马来,谁就能中状元,是最聪明的人。据说周恩来总理曾来这数出了九匹马。游客们都兴致勃勃地数,可许多人却没有找出九匹马。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数来数去,才找出了三匹马。虽说我成不了聪明人,也中不了状元,但仰望这幅“九马画”画卷,令我惊叹大自然神奇的是——“自古山如画,而今画是山;马图呈九首,奇物留人间”。

游船小心翼翼地进入黄布滩,生怕划破著名的“黄布倒影”。滩底有一块米黄色的大板,透过碧绿的江水往下看,好像一匹黄布。这里江面宽阔,绿水荡漾,七座青翠的山峰婷婷玉立,神态飘逸如七仙女下凡。黄布滩两岸的山形更为奇特,群山如千万株玉笋破土而出,青翠欲滴,秀丽非凡,碧波倒影,十分清晰。真是“群山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
下午3时,船泊阳朔。只见碧莲峰玲珑、俊秀,很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生意盎然。碧莲峰和她的倒影相映成趣,争奇夺艳,真是“一座妙峰堪入画,居然两朵碧莲花”。这段神奇瑰丽的美景,似乎神话剧引入高潮,从中闪了一位神灵大师,精心创造大自然的杰作,最后把奇峰大山、峡谷深壑,悬崖幽洞、碧水绿洲……汇集成天下美景,组成一个自然艺术宫苑。难怪人称“阳朔风光甲桂林!”

当我们乘船逆水而返时,游客们赞美的语言像漓江的水一样流不尽、讲不完。大家一致的感受是:能创造出像桂林山水、漓江风光这样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巨幅画卷的,只有大自然!
很快,漓江之游就即将结束了,但漓江这个天然“画廊”里的每一幅“名画”,“名画”后面美丽的传说,都深深感动了我,使我魂牵梦绕,不虚此行。尤其是漓江秀丽的风光和历史名人墨客的诗篇,不仅丰富了桂林山水文化内涵,而且也征服了所有游客的心灵,不由得为她赞叹,为她倾倒,也为她骄傲!
啊,我爱山奇水秀、风光旖旎的漓江碧韵!




郑建岐,男,(微信名天外来客)1949年12月生,中共党员,陕西凤翔县人。 1965年参加工作,从事过“工、农、商、兵”,2009年公务员退休干部。现为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诗词学会会员。先后有近200篇文章发表在国家和省、市级报刊杂志上,有20多篇文章获奖,有8篇文章被收入《中国新世纪经济理论经典文库》、《中国当代社科文库》。并出刊了《岁月有痕》、《案首墨痕》两集册子。
(刊头题字:育平 编辑:诗韵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