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铿锵岁月 感军旅情怀
——记一颗手榴弹爆出的心灵感念
幸福闲人:高万意
时光蹉跎了我们的容颜,但始终不变的是那份对战友的思念和对军旅难以忘怀的情感。作为军旅出身的人,犹如泥土被烧成了陶,永远也回不到泥土的状态,即使成了碎片,也依然坚硬,依然掷地有声。

(连队坚守作战25周年纪念应邀参加)
离开部队十多年了,许多感人肺腑的人和事令我记忆犹新,久难忘怀。这当中,一颗在身边爆破的手榴弹好比一枚拨片,时时拨动着我的心弦,是我至今作为一个幸福闲人茶余饭后经常翻腾的心底相册。
(我任连长期间最得力的排长李万举)
那是1997年4月12日,团组织步兵连进行手榴弹实弹投掷考核,一连是施工连队,我们红二连是全训单位,更是标兵连队,所以由我们连先投。开始干部先投,我是连长首当其中第一个进行了实投,接着在投掷线指挥其他人投,三排长胡某某领上手榴弹行进至我面前时,上身发抖,见状我还说了一句,不用紧张,不就一枚手榴弹吗?他用抖动的嘴唇说,连长说实话还是有点紧张,我说不用怕按照训练的要领大胆的投,他做完准备工作向我报告后,我下了投的命令,这时他将右手十指张开,顺势手榴弹滑了出去,致使手榴弹拉线未拉断,手榴弹未爆炸,顺地势向低洼处滚了下去,(我们是在平地上向山沟里往下投),我便跃身下河将滚下去的手榴弹检了起来,拿上来,虽然是有惊无险,但在场的团首长们都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作者➡️王亚斌孔瑛主任的秘书,现任陕西省军区政治工作部副主任➡️指导员王锁堂)
团首长简单的做了进一步安排部署后继续开始投弹,我们连108人就剩下7人了,当年的新兵李某由于过度紧张,右手举过头的一刻,操作失误,将手榴弹掉在我们俩人的身后,当过兵的人都知道一枚手榴弹近距离爆炸的威力。参加手榴弹投掷的官兵都大惊失色。说时迟那时快,作为连长的我一个飞身而出,将新兵李某扑到在一测,就在我们倒地的那一刻,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手榴弹在我们身边三米处爆炸了……顿时,只觉耳朵里嗡嗡作响,扑鼻而来的全是呛人的尘土味。隐约中只听有人在大声叫我的名字:高万意……高万意……
(作者与指导员王锁堂和当年复员的四川籍老兵合影)
现场一片狼藉,时任团长的汪海江(现任西部战区司令员、上将军衔)、政委李卿君(曾任陕西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齐声高呼我的名字。我抬头看了看爬在我身边的新兵李某,推了一下他喊:你这新兵蛋子,你这是要炸死我呀?李某脸色苍白,霎时无语,相视片刻,我们俩人爬了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李某微笑着对我说:对不起连长!

(➡️沈红军排长➡️严智斌副指导员➡️作者➡️干部科长王凤平➡️指导员张德军(己故)➡️副连长王奋仁➡️排长高俊华)
这时卧到在地的参谋长傅军(现任国防大学教授)和营长丁文斌(现任天水市人民检察院纪检书记)跑来前后左右、上上下下检查了一下我和李某两人安全无事,大家这才松了一口气。
(九七年度退伍老兵和干部合影)
汪团长当即命令二连停止实弹投掷,迅速组织全体营连长召开会议,重新调整投掷方案,总结教训,明确分工,细化方法步骤;李政委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教育动员,并对投弹考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接着我给全连官兵进行了再动员,号召大家振作起来,按照训练前统一的方法勇敢的进行投掷……
(九七年老兵退伍时全连官兵的合影)
事后,团领导高度评价了我的果敢坚毅,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化解了手榴弹爆炸险情,把危险降低到最小,也保护了战士的生命!本应表彰奖励我的,见我在元月份开训动员大会上刚刚表彰的是“连一对”好主官,个人荣立三等功,连队被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并荣立集体“三等功”。我荣升一营副营长的命令师里己经批下来了,就没再专门表彰奖励我。
时隔多年,每每和当年的老首长及战友们聊及此事,我们都莞尔一笑,按照当时团首长的话说,幸亏是高万意,要是别人可能就出大事了……
(指导老师:朱建刚)

(97年在山丹县参加原兰州军区组织的“97兰盾行动”实兵演习中全连官兵的合影)
作者介绍
高万意、字耕夫、号幸福闲人。1969年2月出生、甘肃静宁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职业军人,副团职,中校军衔。获国防服役银质纪念章。
现为北京当代翰墨文化艺术院甘肃分院执行院长;新时代艺术名家网副主编;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中华杯”诗书画印大赛副主席;甘肃省退役军人文化艺术联合会会员,天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麦积区书法家协会理事,麦积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新媒体西部书坛总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