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纪大变局(139)
—— 东方古国即将飞龙在天
作者/三木秉凤(周凤森)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人物!中国文明历史自伏羲氏时起约六千年,其中夏朝之前三皇五帝时期二千年社会形态属于氏族部落自治制,其治邦理念是“道法自然”;夏商周三朝约二千年社会形态属于分封管理制,其治邦理念是“以德配天”;秦朝至清末二千余年社会形态是中央集权郡县制,其治邦理念是“德主刑辅”。在中华民国建立之前主要是一人专政,一家专政,或一个民族专政,而孙中山在中国开创了将志同道合之人组成一个政党对国家实行专政的历史!这将开启中华民族由政党管理国家的又一两千年历史大门,政党治国不同于一人专政如尧舜,也不同于一家专政如汉朝刘氏家族专政,也不同于一个民族专政如元朝与清朝,而是由不同年龄、不同民族、不同背景的人因为共同信仰所组成的政治组织对国家实行专政,其专政理念当胜过一人专政、一家专政及一个民族专政的执政理念。从清朝被推翻至今一百多年过去了,政党执政理念在摸索中逐露端倪,“法主德辅”下的“民本”思想回归将会得到全社会认同

《道德经》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从道致德、从德致刑,从刑致法,这是我们观察到的人类社会的治理层级的变化。远古时期人类没有迷信科技注重“道法自然”,因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人类将其活动限于自然大道之中。自夏朝开始统治者采用了“以德配天”的治国方略,此“德”是人德,而“天”是自然规律,就是德治规范合乎自然之道,实际上仍然实行儒道政治合一路线。但从古文献记载看,相对于远古统治者的依天道行事即“道法自然”,中古统治者更重视个人品德的修养。夏商时期原本儒道平衡政治的天平逐渐向“重儒轻道”转移,人类思想开始由“自然”嫁接到“人伦”,道中生德,德中生仁,仁者依义,行义依礼。

周朝初年周公制礼,其“以礼治国”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政治文化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同时颁布《吕刑》,由此法家思想抬头,儒道法三者的完美结合使周朝国运长达八百余年。《周礼》作为中国首部成文法比欧洲古罗马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早诞生五百年,但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却晚了800年。而德治与法治却代表了东西方的政治法律文化的两种不同走向。

很多人反问为什么周朝国运如此久长?我认为这与周朝采用了以“礼治为主,法道并举”的治国方略有关;同时与周朝权力下放,各诸侯国实行道德教化等有关,这些是国运长的原因之一。很多法律学家将《周礼》定位于习惯法,我却认为是成文法。虽然周礼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内容,既是对前人习惯法的一次全面总结,又是对后人政治社会思想的指导和制度的安排。周朝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在这期间对中华文明做出巨大思想贡献的领衔人物集中出世,如周文王、周公、老子、孔子、孙子、鬼谷子、列子、庄子、曾子、墨子、韩非子等等 。在中国的三教九流中,除佛教在东汉末年由印度传入外,其他流派如儒、法、道、墨、纵横、阴阳、农、名、杂等诸子百家在这个时期全部出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这个阶段文化灿烂的典型特点,周朝晚期的这种文化大爆炸现象在世界文化思想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流派的思想之深、作品之雅、境界之高、圣数之多自秦以后历朝历代再难企及。其后的汉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以及文革样板戏等各朝各代的精英文化与周朝时年的春秋战国文化之灿烂相比实如班门弄斧矣!
很多历史学家在研究周朝的文化现象,是什么原因致使其产生如此星光灿烂的领衔文化呢?我认为是中国《易经》文化在宽松的政治环境中生根发芽的结果!高端文化思想的形成需要政治宽容、社会文明、思想开放的良好环境。为什么如此定论呢?从因果关系说伏羲画卦是中华文化的种子,周末百家争鸣是《易经》文化开出的花果。历史告诉我们自伏羲氏画卦开始,《易经》阴阳文化就融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代表儒家的阳刚有为文化和代表道家的阴性无为文化从此开始主宰中华民族的思想走向,这些“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儒道互补文化深深地影响着华夏文明的内涵和外延,也体现了我们祖先的阴阳互补的高度辩证智慧,同时也符合自然规律中矛盾双方的相生相克统 一对立的发展变化之理。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抗争中形成的这些土生土长的阴阳文化,体悟出自然之道,圈定出人伦之序。以阴性儒家思想治世,故有为而有所不为;以阳性道家思想修身,故无为而无所不为。阴阳互补的易经文化,蕴含着多少古圣先贤的“祖宗遗爱”,令我们在“绵绵若存”之中“用之不勤”。儒家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形成中国特有的文化之道,共同支撑中华文明滚滚向前且无往而不胜!
第十六届“三木秉凤”杯全国大型征文正在进行中……

欢迎各界爱好文学的朋友们在新的一年里写出您心中最美好的憧憬,优美的文字,登上我们的平台!

一、征文种类:
现代诗歌、古诗词、散文,小说共四类。
二、征文要求 :
1. 现代诗歌类限投3首,没有字行限制。
2. 古体诗词类作品限投3首。
3. 散文、书评、随笔、杂文等散文类作品各限投1篇,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4. 小说类作品,包括即微短小说,也包括中长篇小说的某一章节或选段,但字数限定在1500—3000字以内。
投递要求:
1. 来稿请发裸文,并注明“三木秉凤杯第十六届征文”字样,无标注者将视作普通来稿不予参评。
2. 附作者简介及照片一张,并将作者真实联系方式主动告与征文主编,以备联系。
3.评奖结果公布只按投稿时微信网名,敬请作者不要轻易修改自己的网名。
征文时间:
本届全国大型征文自2022年元月1日起至 2022年4月底截稿。
奖项设置:
特等奖1名:奖金1000元。
一等奖4名:奖金300元。
二等奖10名:奖金100元。
三等奖300名:奖金50元。
鼓励奖200名:奖金20元。
投稿处:主编,希望之梦(木易)
微信:yangrrong123
邮箱:1628586637@qq.com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是战略学爱好者。
在中央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为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民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三木秉凤团队于2017年 2月正式创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该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以文化自信促文化复兴,以文化复兴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文化大同,以文化大同促世界大同。
自建队以来,不断吸引全国各地共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家媒体。在此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加入,为这支文化队伍发展壮大,为中华文化光耀四方一起努力奋斗。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