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让我圆了秘书梦……!
文/龙秀林

我能从一名小学教师,走到县委办公室工作,成为一名“笔杆子”。其间感慨很多,但最应该感谢的是湘西州委党校,是她给我传授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提供了平台和机遇;是书法为我敲响秘书之门。同时,也感谢发现我并为我打开秘书之门的伯乐--刘昌刚老师。
我出生在一个半边户家庭,父亲在乡政府工作,母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那个靠工分吃饭的年代,母亲含辛茹苦抚养我们兄弟姐妹4人。我排行老大,母亲没有读过书,但对我们的读书很是上心。宁愿自己多辛苦也把我这个帮手赶出门,跟着父亲去公社读书,住在乡政府里。

(这是28年前写的钢笔字,已经成为古董了)
父亲经常下村,总把我交给政府办公室的张秘书照顾,张秘书工作认真,待人接物很热情,特别写得一手好字深受领导和老百姓的好评,同时也深深的影响了我。我还记得五年级时,语文老师出了一道作文题《我长大了做什么》,同学们有的写要当科学家、医生、教师等等,唯独我写了长大要当秘书,当老师朗读我的范文时,同学们都哈哈大笑,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秘书是什么。然而从那时起,在我的心灵深处已经开始编织我的“秘书之梦”了。
那时,由于家里困难,而吉首民师包吃包住还分配工作,可以为家里减轻负担,我初中毕业后考入吉首民师。在这个培养小学教师的摇蓝里,我的秘书梦依然没有改变。我不断地加强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还在老师的指导下,重点学习书法和公文写作。直到毕业前,我已经是全校“四笔字”的第一名了,参加过全国书法比赛,获过优秀奖多次。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和书法作品在《团结报》和《中师报》上发表,成为小有名气的“才子”。

(现在看起来那时候的写字也很一般)
九十年代初,我从师范毕业,分配到边远的雅酉学校任教。我依然没有放弃对秘书工作的追求,在教学之余,我经常到乡政府办公室帮忙写写画画,比如:出黑板报、刻钢板字,还帮国土员填表等,深得乡政府领导的好评。

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高工作能力,尽早实现我心中的梦想,我参加了州委党校的94级经济管理大专班的函授学习。如愿以偿地走进了这座充满着神秘的州委党校,成为一名函授学员。

(在州委党校学习时,排练节目,我的表演天份就是那个时候开始显现了)
从小学教师到州委党校学习经济学管理,对我来说已经算是“不误正业”了,因此我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每次面授,我都克服困难,坚持到校学习,并且认认真真完成作业。
1995年5月的一天,这是我人生经历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我和往常一样,中午就在寝室里做作业。当时任花垣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刘昌刚同志在县级干部班学习,他中午就到我们的寝室,看望花垣籍的学员。我一听说领导来了,当时就心慌,连忙起身让坐。刘主任在我的床边坐了下来,和我们拉起了家常,问寒问暖。突然刘主任拍着大腿大喊一声:“哎呀!今天我发现一个人才了,我从未见过这样漂亮的钢笔字。”原来刘主任在和我们说话的时候,已经翻开了我的作业本,看到我做作业时写的字,兴奋不已。于是我成了刘主任的重点交流的对象,他仔细问了我的基本情况,然后高兴地离开了我们的寝室。
星期六上午放学后,我在组织部工作的同学通知我,说晚上别走,八点准时到刘主任的寝室,刘主任要见我。
当时年轻不懂事,根本就没有想到机会来得那么突然,来得那么早。心里又高兴又害怕,不知道刘主任因何事要见我?

(那件T恤,我整整穿了15年,去年夏天我还在穿,可惜破了一个洞)
当我忐忑不安地敲开刘主任的寝室门,刘主任正在看书,见我进来,连忙起来帮我倒了一杯水,并招呼我坐下来,我紧张的心情渐渐平静了。刘主任终于和我说到正题了,刘主任是叫我写一篇文章让他看看,题目自拟,但必须是公文,两个小时之内,要写2500字以上,并递给我一本稿纸。我心里暗想:刘主任可能是在考察我啊?我回到寝室,兴奋不已。我是补抽乡人,对补抽乡实际情况最熟悉的,写了《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镇经济——补抽乡发展战略之我见》的文章,结合该乡的环境和产业特点,把全乡划分为四大片区:以旱土面积多,有种烟基础的五个村划为烟叶生产区;以牧草资源丰富的几个村划分畜牧业开发区、荒坡较多的几个村划分册地开发区,种植药材;以水利灌溉方便的几个村划分粮食生产区。并层层展开加以阐述,有一些数据自己不掌握的就空着。在两个小时以内,写下了2650多字的文章,并交给了刘主任。

(那件T恤就是在南宁买的,后面穿的时颜色都退了,那时不胖,头发也不白)
刘主任边看边夸:“很有观点!不错不错!小龙,你不仅字写得漂亮,文章观点鲜明,中心突出,非常好啊,现在的县委办特别需要象你这样的优秀年轻人,我想把你调动县委办公室去从事秘书工作,不知道你有什么意见?”
“报告刘主任,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只是,只是担心教育局不同意放人。”我做梦都没有想到幸福来得那么突然,因为刚毕业时,公安局也准备把我调到办公室当秘书,教育局就是不肯签字,所以也担心同样的结局。
“小龙啊,县委需要的人才,教育局能不同意吗?你回去等着吧,两个星期以内要落实到位!”刘主任被我的幼稚逗乐了,哈哈大笑起来。
果不其然,两个星期不到,组织部黄光锦部长亲自找我谈话,并鼓励我到县委办要好好工作,不要辜负县委和刘主任的期望。就这样,我到县委办公室工作,成了一名县委的秘书,实现了多年的秘书梦。

(这个时候已经是十八洞村的扶贫队长了,但那件衣服还穿,人胖了,明显不合身了。左为刘明顾问,右为朋友常雄)
这已经是26年前的事了,现在回想起来,要是当时我没有到州委党校参加函授学习,我会遇到刘主任吗?要是没有州委党校这个平台,我能实现秘书之梦吗?更不可能有后面的荣誉了。刚好今天好友刘明给我分享一篇“洞见平台”发表的深度好文《人性中最愚蠢的事:把自己当回事,把人脉当大事,把平台当本事》,读罢深受启发。

(这是我的一个龙氏兄弟为十八洞村捐赠200万元,我写的一个牌匾,目前挂在安仁县龙氏乡的祠堂里)
这篇文章也在告诫我:不要把自己当一回事,更不能把平台当成本事。联想自己在脱贫攻坚所做出的成绩,都是因为平台的优秀,如果能回到没有任何资源的家乡懂哨村,能为乡村振兴做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模式来,也许才是真正的本事。
如今,刘昌刚主任已经光荣退休了,而我也是白发苍苍了,而党校却永远年轻。

(在党校学习时的同学们,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这辈子,经历过很多挫折,也创造过多次辉煌。挫折也罢,辉煌也罢,终将成为过去,唯有真情永恒,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个时代与我相遇过的人。

(这是十五年前写的,水平也没有提高,只有退休以后再练习了)
钢笔字已被电脑字代替了,昔日那自认“漂亮”的钢笔字,也变得苍桑和老气,唯有少年时代追求梦想的憧憬、执着,依然是那样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