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
高旗
昨晚发送的朋友圈美图
今天被覆盖得无影无踪
葳蕤的夏季来临时
早已覆盖了光秃的寒冬
故乡的一场大雪
把远行的足迹,覆盖得很深
热焰蒸腾的城市
梦想也覆盖了乡愁


高旗简介:江苏盐城人,一九六七年出生,大专学历。2002年来深发展,从事石材行业,业余爱好写作。

“覆盖”悖论的颠覆性美丽
南成赏析
此诗的中心词是“覆盖”,但四节“覆盖”的意思是不同的,甚至是矛盾相反的,形成了反一一正一一反一一正的两组对比,由此突出了美好事物的蓬勃活力及其对于世界的覆盖性美丽。
第一节写“朋友圈美图”,只一夜之间,被“覆盖得无影无踪",美丽在埋没中消失了,这是可惜,但更是无奈。第二节的美被显示出来了,“葳蕤的夏季”“早已覆盖了光秃的寒冬”,这种季节的转换而带来的葱郁美丽,也是必然的不可阻挡的。同是“覆盖”,有埋没美丽,有催生美丽,而且是必然的。英国学者布鲁克斯指出:“诗的语言是悖论语言。”这就是新批评家所说的“诗是矛盾语”。这种矛盾的对比结构,使人们更深刻认识了美,因而更热爱美。
第三、四节也是一组矛盾对比结构,“故乡的一场大雪"“覆盖”了远行的足迹,这是一种象征与暗示,乡愁埋没于冰雪中,孤寂、冰冷的感觉,刻骨铭心的无助与绝望。第四节也是写乡愁,由城市的繁荣进步,“热焰蒸腾”而产生的“梦想”,“覆盖了乡愁”。与第三节相比,这是个悖论“乡愁”,“乡愁"不“愁”了,城市的现代化必将促进农村的现代化,他们由此产生了希望并分享城市的繁荣,悖论的“覆盖”产生了深远厚重的意境。
此诗四节的四个“覆盖”形成了两组对比,前一组是视觉的,后一组是感觉的,这种不断深入的“覆盖”,碰撞出诗意的悖论与矛盾,造成了强烈的美感冲击力,意境在矛盾纠结中更加优美而丰盈。

赵南成简介:记者、诗人、作家。参加了三十多个文学、朗诵组织。有五百多万字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见诸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诗刊》等报刊或网络平台。由广州出社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三本诗集、两本诗歌评论集。2021年获“中国散文诗优秀诗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