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江的浪花
一一中国人民志愿军回族老战士马文林访记
马有常(回族)
他缓缓地走在大街上并不是游,街景的五光十色他不在心,车流,人流,高楼大厦他看俗了。他着情散步,是农家老人的朴素常出现在人流中,不引人注目。风尘岁月,人世沧桑,世态万象见惯不怪。他常想,能活着对自己来说是奇迹,活到这个年龄不容易,知足是他的立足点。
他平静的生活着,像点缀在黄土高塬深处的山花,少有人看见。大街上人多了他是俗?或是他的苍老就俗了?他是否从平俗已到低俗呢?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2020年10月25日,甘肃省信用联社领导慰问马老合影。
峡谷形沟壑向远山延伸,两边的豁岔散乱的划分出山域,地界,村庄,山梁的两帮是残缺不规的田地。白色的山道像网络交错,远看村庄,田地,沟壑像一片网络关系连接,把亲友的土院牵系,把塬里塬外牵系,把小伙与姑娘牵成一对。山路上多少个娃娃来往倏尔笔直的身子似一张弓,多少个黄花少女在山路上来去,不觉被岁月染白了头发,长着荒草的坟地就像苦诉人生的文字。山干沟枯,村庄便是东沟西洼,梁顶崖畔,多则百户一村,少则几十户依邻为居,山野在日头下犹如火烤后的干裂,月下是一片古寂空犷的荒野,周边人称“平凉北塬”。

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平凉农商银行领导2020年10月25日在马文林家中慰问。
1931年马文林出生在北塬山沟的梁东村。
他祖籍在陕西省西安市,商户人家,民国初期,家庭兴盛。他爷爷民国十八年因逃辟灾情来到平凉,他记世时,父亲给地主拉长工,他从年少时给地主放牛,犁地,担水。脏活,累活都干过,冬天,手背,脚面上裂伤密布,一使劲裂缝就流血,那疼痛像蚊虫撕咬。封建制度,阶级时潮伴随着他成长,刻在记忆中,受压迫者成灾,蒙昧,麻痹成疾。
1950年后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在全国掀起热潮,热血青年积极报名参军,那时,马文林报名多次,一心走朝鲜。1951年1月参军,先后在平凉白水打虎沟,十字塬集训50天,再坐大卡车到西安训练,学习多日,他和新兵坐火车到辽宁训练。

马文林回国后在吉林留影
通过学习,他正式成为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
最难忘的情景是父母亲知道他参军,就像重病缠身,整天流泪,说尽了好话,苦苦挽留,亲友们再三劝说他不听,村里老人们说,当兵的死了没埋,死不了的活受罪。再说,咱是伊斯兰教人,吃饭要清真呢!他说:“我自己有分寸!这是小事!部队有特殊安排。”
说到这儿他一声长叹。接着说:“我坚决要走,临别那天,真是骨肉难分,父母亲硬挡着不许走,我看两人苦愁多日,心里纠结,思前想后咬着牙,横下心走了。”
9月初他和部队从辽宁安东出发,为了隐蔽,晚上过鸭绿江。第一站到朝鲜的内东扎住,他的任务就是看军械库。
过了一段时间,部队士兵随时调整,他新的任务就是挖地道,常听见远处不断的枪炮声,有些地方烟雾弥漫,火焰燃烧,有些土地被联军炸弹粉碎成焦土,脚踩下去就像踏进稀泥里。以马老的话说,炮声如雷鸣,枪林弹雨是真的,有时不能准时吃饭,也不能按时睡觉,时刻要保持警惕性。不久他被转为炮兵部队。那时,部队根据情况不断整编,几个月后他被编入山东回族物资押运连,之后编制为后勤部队2分部十大站运输团4营12连。专负责军用物资,后勤储备的运送,保证前线需要。

马文林回国后在吉林留影。(吉普车是道具)
联军想法为切断我军后勤运输线路常常免不了恶战。他说着情绪激动,上级规定,运输行动都在晚上,若遇路被炸断,要及时抢修,若听见敌人轰炸机声,或看见我军信号弹,把车开到隐蔽处,以最快速度要人分离车,躲进防空洞,遇到敌人随时就是战斗。
上甘岭战役著名,战斗很惨烈。在给前线送物资期间,有一次离我军驻地不远的路上,突然敌军轰炸机就像一大群乌鸦飞在上空吼叫着,炸弹像麻雀成群飞落,一名回族战士没来得及躲进防空洞被炸死,当时没找到尸体,两天后战友们在一条河边找到残缺的尸体,他们就按伊斯兰葬礼简单安葬了。
老人叙述着抹了把泪,他说,一天中午,他们全连正在吃饭,突然联军的飞机吼叫,接着投下炸弹,顿时,眼前真像山崩地裂,烟雾过后凡战友们活着的都站起来,一清点人数,有一半人伤亡,两位战友腿被炸断,因流血过多当天下午就牺牲了,活生生的战友很快就是永别,这样的例子很多。
一次,连队正在转移中,敌军投下炸弹,地上炸起的土块砸在他背上,他被塌倒,身被土覆盖,当战友们扶起他发现还活着,才说认为他牺牲了。
在战争期间,因部队编制不断变动,他挖坑道,挖战壕,修路,做哨兵,在高寒
区挨冻,在五圣山挨饿是他终生难忘,那时的朝鲜没有安全的地方。
他听觉有些下降,记忆,理智还好,说话状态正常,他接着讲,电影《上甘岭》,《英雄儿女》真实性强,还有些不同环境产生的惨烈情景电影当时没有条件系统的反映。
老人郑重,严肃地说,有人至今还模糊不清,认为志愿军单和美国对抗,不了解与美国纠集的20多个国家作战。当时联军把不想的办法都想到了,用最残酷,最卑鄙的手段给志愿军下毒手,最后被志愿军打得没有招架之力,才提出停战谈判。
在朝鲜黄继光牺牲后,正义感驱使,怒火心中燃烧,他写下血书。第二次因美帝在停战谈判中,若谈判不成,他做好牺牲的准备,于是,他写下血书。
他边述边打着手势,“战争结束他被留在朝鲜搞重建工作,他从识字到能读书是部队培养的。
他指着自己胸部对我说,第一次过鸭绿江我想着能回到祖国吗,还能看到鸭绿江的流水吗?第二次过鸭绿江是凯旋的,看见江水平缓流淌,我想,再能不能来朝鲜呢?能不能散步在鸭绿江岸?还会走向战场吗?怕战争的话就不参军,战争胜利了,而我再不愿意看到战争。”
当人类中的兽类产生,什么残酷的事也会发生,人性沦丧就会产生剧毒,发动战争就是向人类投毒,历史上一代霸主,今领地何在?王权何在?赢得了什么?日本人从来没有学写过投降书,而投降成全了自己。美国想在地球上称帝,其联盟20多个国家,认为胜券穏操,自豪他们不会输的,结果输了也不认输,便提出停战协议,狂野极致便适得其反。正义绝不会是放纵者的战利品。真正的赢家赢的是和平,赢的是“爱”。

马文林(中)1982年和本单位两位同事留影。
我感情涟漪荡漾,是鸭绿江相伴青山与岁月长流,是马文林老人的一腔衷情。


马文林在朝鲜用过的缸子
1956年他回到祖国,上级领导要求他在部队院校学习,他立志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尽微薄之力,于是申请回到黄土山沟,被组织安排在大秦信用社任主任。
他走进大山深处,投身在贫困山乡扶贫第一线,不计功名,沉默中履行新的使命,在群众的视野里他是“马主任”,主任定格为他的名字,他一生工作没有任何失误,没有向领导提出任何要求,对上级表彰从来只字不提。
1976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无私无我可想而难逢,刚正不阿本来是无我之德,人生的水平线就是真善美的行迹,而今为世俗禅语。
他在职期间本单位有人考虑到他的身份资历,提出他可以安排一名子女,被他委婉谢绝。
在旁人看来这是他一生很大的失误。
他到退休和家乡任何人没有谈过朝鲜的日子。以他的观点,因为当时偏远山区信息闭塞,文化教育很落后,有人认识问题有局限性,你给他们讲战争惨烈,志愿军的英勇,为啥我国坚决要抗美援朝?哲理性何在?深远意义是什么?有人还以为说神话,或着认为吹牛。
老人露出一股勇气,显得恳切,他说:“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那些开国元勋就是英明啊,没有我们党的革命历程,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有些人忘本了。”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电影《英雄儿女》插曲歌词)
英雄动力经典,珍视英雄教材,珍重志愿军的伟大行迹,唯有真诚奉行才能开拓你的人生,优化你的灵性。
江山为何多娇?安逸无忧忆沧桑,从那里说起?忠魂守和煦,千言难尽。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取得胜利,无疑是世界战争史上的经典之作,他们的精神是经典生命力,犹如鸭绿江的青流 ,马老像其中的一朵浪花,
告别马老,走在路上,瞬间的恍惚,飘然错觉在鸭绿江边徜徉,一江两岸情,幽静,肃穆,安然唯是。远山烟霭缭绕,白云轻浮,身在无我之境是一种特殊享受。环视山野,一片清新。
忽然《我的祖国》在耳边清晰,郭兰英老师声音轻灵,深情,优美动人。我肃然凝望着鸭绿江的碧水浪花。

马文林同志
注释:《朝鲜战争加入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有那些国家?》电子版。是当时以美国为首的盟军。
16国前线部队,1美国,2英国,3加拿大,4土耳其,5新西兰,6法国,7荷兰,8澳大利亚,9哥伦比亚,10比利时,11希腊,12泰国,13菲律宾,14埃塞俄比亚,15南非,16卢森堡。
意大利,丹麦,挪威,瑞典,印度属医疗队。
日本派出扫雷舰队。

作者简介,马有常,回族,祖籍西安市,生于甘肃平凉,先后任媒体主任编辑,记者,著名的作家,文艺评论家,批评家。